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各地运营动态 >> 正文

浙江联通2G“随意打”:打破铁幕还是自杀式袭击

2012年4月10日 07:33  新浪科技  

    4月10日凌晨消息,浙江联通从今年3月20日开始推出“2G用户随意打”活动,用户只需缴纳月费3元,本地拨打浙江联通用户完全免费。此举在通信业内引发了大讨论。有业内人士称这是联通的打破铁幕的一种尝试,也有人称之为“以己之腹攻彼之矛”,是一种自杀式袭击。

    浙江联通推出“2G用户随意打”套餐

    3月20日,浙江联通开始推出全省“随意打”叠加包产品,除了预付费用户,其他用户只需缴纳月费3元,本地拨打浙江联通用户(含固网、移动)免费。此举在浙江11地市全面推广,各地市可在此基础上推出适合地市的优惠套餐。

    运营商以往推出的市话、长途通话资费最低标准是0.1元-0.15元之间。如果用户办理联通2G“随意打”套餐,用户在本地拨打浙江省联通手机、固话,不管长话、市话都享受全免费,其优惠力度前所未有。

    从浙江联通流出的宣传标语来看,“随意打”直指虚拟网和亲情网。与传统的虚拟网、亲情网相比,浙江联通“随意打”的优势也很明显。一是虚拟网有分钟数限制和人数限定,“随意打”两者皆无;二是虚拟网需要使用特定的短号拨打,“随意打”不需短号,直接拨打原号即可。三是,传统虚拟网只能加入一个,“随意打”免费范围面向全省联通用户。

    如此优惠的“免费午餐”效果显著。4月5日,一位昵称为“hzpolo”的网友发微博称,“浙江联通的2G随意打十分火爆。新增用户从最早的每天大约3000个,现在至少每天在5000个以上。估计2012年剩下的9个月至少净增270多万2G用户。按照净增270万用户,每个用户ARPU30元,9个月共计增加收入3.3-3.6亿。可以造成竞争对手流失营业收入至少5-6倍的,大约18-20亿。”

    打破铁幕还是自杀式袭击?

    明眼人看得出,浙江联通推出2G”随意打“产品是于英涛(微博)掌舵浙江联通后烧的第一把“火”。

    去年12月,中国联通(微博)销售部总经理于英涛调任浙江联通任总经理,此前,他曾任中国联通集团市场部副总经理、联通华盛总经理、联通集团销售部总经理等职。

    对于此次推出2G”随意打“产品之后的效果他也发出了自己的疑问。4月7日早间,他发布微博称,“最近浙江联通推出的2G产品包月畅打套餐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我想这确实是竞争带来的结果。面对竞争对手大面积的V网封锁,渠道双禁,收卡换卡,大幅度提升佣金导致产品包价格倒挂这种恶劣的环境,联通怎么办?请制定这些政策的友商同行帮我们支支招,如何面对竞争?”

    此微博既出,似让“友商”支招,也似对当前运营商竞争状况的抱怨。通信业界多位人士也就此话题各抒己见,在微博上甚至针锋相对。

    有支持此政策的,且很多都是中国联通各省市公司的员工。一位叫“网通屁屁”的网友认为,浙江联通“随意打”剑指移动的虚拟网,你有牢不可破的虚拟网,我组全省的超级虚拟网。联通2G用户数和ARPU值与移动相差甚远,“随意打”对原有收入影响不大,关键这是釜底抽薪的一着狠棋。我更愿意相信浙江联通“随意打”是联通集团的敲门砖,语音免费本是大势所趋,这只是数据为王时代到来的一声号角。

    中国联通总部员工、知名博客博主毕朝晖(微博)将此举看成是浙江联通一种打破铁幕的尝试,认为至少在提升内部执行力和士气方面有很大促进。

    昵称为“嘉兴联通潘育雯”的人也在微博上表示,“这是难得基层员工一致认可叫好的政策,但需要宣传接受以及面对打压的过程,我们一线员工会务实认真坚持做。”

    原联通视频公司负责人张磊也表示,“这次必须赞浙江联通于英涛推出的2G省内免费打服务,如果你知道联通2G平均每个用户发展成本在数百元,如果你知道2G用户平均在网时间屈指可数,如果你知道2G网络闲置资源有多少,如果你知道浙江联通要扛住多大的渠道商压力,你就会支持浙江联通的举动。即开源又节流。希望能开通全国免费打业务。”

    在被联通员工肯定和支持的同时,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

    浙江移动市场经营部的葛长伟认为,“市场竞争讲究顺势而为,今年联通在节后外来务工回流高峰无声无息,却在高峰结束之后搞‘自杀式袭击’,这算哪门子竞争策略?”

    他认为,这是寡头竞争环境下的“囚徒困境”。“这些年,运营商KPI考核文化之毒深入骨髓,因丢了份额而丢了位置的事情屡见不鲜,结果就造成了为保份额不择手段的现状。这个问题,根在上头,不在一线。”葛长伟在微博中写道。

    昵称为“ClairDe”的网友也认为是“以己之腹攻彼之矛,自杀式袭击。”他认为,“2G是联通论网络没有网络优势,论成本没有成本优势,论用户没有用户优势。拖垮自身本就很差的2G网络,做实网络差的美名。用户通话时分请现在使用的是W网还是G网,对方是否联通用户。面对包打套餐里多出的通话费用,显而易见的投诉压力也将陡增!只为争取低质用户?糊涂。”

    靠语音业务还是流量业务?

    抛开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从浙江联通推出”随意打“业务来看,业界也开始掂量语音业务和流量业务孰重孰轻。

    网友“开眼视点”认为,“浙江联通随意打开战,势必导致语音整体利润进一步下滑,导致运营商3G流量经营整体进程加速化,从而渐渐向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转型。”

    从三大运营商发布的2011年财报来看,语音依然是运营商收入的主力,且增势不减。

    中国移动2011年,用户总通话分钟数为38872亿分钟,比上年增长12.3%,平均每月每户收入(ARPU)为人民币71元。中国电信2011年收入增长最快的是移动语音业务,收入为386.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289.1亿元增长33.6%。中国联通2011年3G服务收入327.4亿元,同比增长182.3%,占移动服务收入的比例达到31.7%。

    相对而言,三大运营商中,3G业务对联通的带动最大。

    葛长伟则对当前运营商推崇流量看轻语音的做法表示不满,“按照当前流量资费,每一份流量都是在赔钱的;流量越高,赔钱越多。不管大家怎样地美化流量收入,可事实上语音依旧贡献了75%以上的移动业务收入,贡献了150%以上的利润!”

    对于这样的看法,“开眼视点”反驳道:“送流量不能等同于贱卖流量,而是在3G发展初期合理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等人气起来习惯养成,自然会走向正常的盈利模式。而语音的未来生存空间,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还能坚持多久呢?”

    世导通讯运营商合作部部长兼北京区域总经理邹学勇认为,语音的竞争,已经从有序走向无序,形成你生我死的价格局面。突破此局,不在于在语音方面的功夫,而在于数据业务绑定语音业务的深度应用,通过数据业务提升用户黏性,语音业务为辅。

    “语音作为明天的附加业务,从双向收费>单向收费>亲友免费>集团免费>网内免费>套餐免费>全部免费的路程是可以预见的趋势,不确定的是流量完全替代语音的转折点。”名为“中国3G”的网友在微博中写道。(秀倩)

编 辑:霏雯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