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电信南方21省和北方部分省份加快光小区改造

2012年5月4日 08:10  CCTIME飞象网  作 者:吉利

    飞象网讯(吉利/文)只要聚齐同一小区内的50人,在网上点亮光小区计划,中国电信将即刻启动该小区的光网络升级,让用户从此即可享受稳定、高速的光纤上网服务。从2012年5月1日起,中国电信在南方21省份和部分北方省份正式推出“点亮光小区”活动,用户通过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进行登记,即可成为中国电信光宽带用户。宽带提速升级活动将持续到2012年底。

    中国电信推动宽带普及提速 发力光网络

    据悉,2012年5月1日起,南方21省份和部分北方省份用户登录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www.189.cn,进入自己所在的省份,点击“立即点亮”,将出现一个入口弹窗,填写相关信息后点击"登录"进入,输入自己所在的小区,点击搜索,如果小区已经具备光网条件,点击"立即办理"即跳转至光宽带办理界面,可免费体验极速宽带以及优惠的光宽带套餐。

    如果所选择的小区还不具备光网条件,点击"我要点亮"按钮,进入点亮小区的申请页面,填写信息,点击"点亮"完成,成功后会弹出一个窗口,点击"确定",页面跳转至宽带套餐办理界面。如果此小区不在列表内,则需用户对小区进行补录。当用户所在小区内申请用户数达到50户后,中国电信将立即启动对该小区进行光网改造,并承诺在50个工作日内完成改造。

    2012年新增光纤入户2500万户 加快光小区改造

    随着工信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实施,中国电信拟实施光网建设、宽带提速、宽带服务领先、智慧云海四项重点行动计划。"点亮光小区"活动实际上是中国电信全面落实工信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服务民生的一项具体措施。

    据了解,2012年中国电信将新增光纤入户覆盖家庭2500万户,达到5500万户以上。新增固定宽带用户1600万,用户规模突破1亿,其中,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家庭1300万户,达到8300万户以上,促进全国家庭宽带普及率提升3.25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农村宽带普及,全年新增1万个以上的行政村通宽带,帮助农村改善上网条件,缩小数字鸿沟。同时,进一步提升上网速率,使用4M及以上宽带产品的用户比例超过50%,力争达到60%;持续扩大公共热点区域无线局域网覆盖,全年新增WiFi热点30万个,达到90万个;年内继续降低单位带宽价格。

    另据了解,为实现“宽带普及提速工程”规划目标,中国电信将加快光小区改造步伐,大力推广"评估一片、建设一片、平移一片"的发展模式,推进光网小区的规模建设和用户向光纤入户的整体平移转换,为用户提供更快更好的光纤宽带服务。

    拓宽服务渠道 缩短装移维时限确保宽带速率达标

    在加快光纤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域网、骨干网、国际出口、互联网数据中心扩容,全程保证用户的高速互联网应用体验的同时,中国电信还将进一步推动宽带服务领先计划,拓宽服务渠道。除实体营业厅外,为客户提供10000号,网上营业厅、QQ客服、微博客服,掌上营业厅等多种渠道,实现业务受理、变更、续约、费用查询等服务;根据政府标准,建立用户自助测速系统,确保宽带速率达标;缩短宽带装移维时限,快速解决故障;进一步完善用户宽带套餐余额余量的主动提醒。

    “光宽带”是指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光纤接入模式FTTH(FiberToTheHome)所支持的上网宽带,顾名思义就是一根光纤直接到家庭。接入到每个家庭网速最高可达100Mb。光宽带究竟有多快?就拿电影下载来说,原来的4M宽带,下载一部容量几个GB的高清电影,需要4、5个小时,但如果用中国电信的20M光宽带的话,大约十几分钟就行了。

编 辑:吉利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