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波导另类生存法:近四成利润靠放贷 已成非主流

2012年8月2日 07:16  第一财经日报  

    波导股份(600130.SH)的一则公告引发轩然大波。

    7月30日晚,波导股份公告称,公司通过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向淮安弘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弘康”)发放5000万元委托借款,用于弘康的业务经营,贷款年利率为15%,期限为一年,委托贷款将用于借款人的业务经营。弘康成立于2007年3月,是为了投资兴建弘康兴旺角项目所成立的项目公司,该项目是淮安市富士康集团工业园区重点招商配套项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手机厂商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波导作为手机厂商的身份在业内已经是非主流了,“现在对手机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动辄研发费用就要上千万元,以往的手机厂商要想重新回到舞台已经很难。”该人士表示,波导在过去几年已经开始寻求转型。

    昨日,记者多次拨打波导股份相关联系人电话,截至发稿时,均未能接通。

    于2000年登陆A股市场的波导,是以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及相应维修服务为主业的公司,当年,“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广告词曾广为流传。在2000年到2004年间,波导与科健、熊猫、TCL等国产手机品牌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成为第一代国产手机的代表性品牌。但好景不长,随着诺基亚、三星和苹果等国际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本土山寨手机品牌异军突起,中国传统手机企业腹背受敌。2007、2008年两年,波导分别亏损5.93亿元和1.72亿元,公司股票也在2009年被戴上“ST”帽子,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在手机业务滑坡之后,波导曾在2007年尝试转型汽车,但以失败告终。业内人士分析,把一些资产变现,通过委托贷款的形式维持公司运营也属于无奈之举。

    “委托贷款”已成为波导的重要盈利手段之一,记者在翻阅波导公司2010年和2011年年报时发现,其期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一项显示,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分别为1629万和2258万元,分别占当期利润总额的38%和36%。

    波导股份董秘马思甜曾表示,公司有闲置资金资源,社会上也有资金需求,放贷是对金融机构的拾遗补缺。波导2011年年报称,公司还将立足移动通信产业,充分发挥在采购、研发、生产、质量方面的优势,积极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领域,做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

    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则表示,波导放贷并不新鲜,从去年开始,上市公司中就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放弃主业而做委托贷款的群体。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还是可以从银行拿到钱的,拿到钱如果投入主业可能亏钱,而若拿去放贷,则可以稳赚。

    有统计显示,2011年共有85家上市公司发布关于利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总投资额达304.7亿元,约有70家上市公司披露发放委托贷款相关公告,累计贷款约140亿元,较上年增加近三成。

    “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委托贷款发生在关联企业之间,上市公司变身为资金枢纽,给控股子公司提供低利率贷款。”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向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对外委托贷款则大多流向受政策控制的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年利率最低为12%,最高则达到24.5%,但经过几道环节,真正到借贷人手中时,资金利率已经达到60%。

    显然,与银行理财产品约5%的年化收益率相比,超过10%的委托贷款利率显然更具诱惑力。但主次颠倒不仅令上市公司持续发展面临风险,也让投资者难以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数据显示,2011年*ST科健的投资净收益仅为4600万元,但与其营业收入之比竟高达840%。科健曾是“国产手机一哥”,2008年进行重组,转身成为地产企业。

    “但手机企业中真正玩金融产品的并不多,因为手机企业对现金流的要求非常高,赊账30天已经属于非常长的了,但也不排除一些老板用自有资金做一些投资。”科通芯城负责人朱继志向记者表示。

    资深产业观察人士洪仕斌则对记者表示,一些大的家电企业其实有很大的资金去做一些类金融平台的事情,但这样会助推产业的不良结构,“有钱还是要投在主业上,基业长青。”

    据波导股份2012年一季报,营业收入为1.9亿元,营业利润0.12亿元,利润总额为0.14亿元。

    附表波导股份近几年业绩数据

    2012年第一季度201120102009

    营业收入1934259386103435 115368

    营业利润118252312459 -4353

    利润总额147261724227 1572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损益30422581629 -

    处置金融资产的收入292503-17 9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编 辑:赵宇新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