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1日至8月22日,中国移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第六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聚焦于云、管、端、“台”,更广泛、更深入地探索构建合作共赢的产业新生态,打造移动互联新生活。以下为华为数字天堂总裁王安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速记:
王安:大家下午好!我们下面来做一个互动,第一个问题,大家手机上装有无线城市的有多少?第二个问题是,经常使用这个业务的有多少人?第三个问题是,大家成功地把自己周围的非业内的朋友发展为无线城市用户的又有多少?这个调查让我们看到一个相对严峻的现实,大家坐在一起积极探讨各种各样的事情,可是在用户那里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反响,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做用户爱用的无线城市”,要做就要做到好用爱用,给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对待无线城市也是一样的,如果不能把无线城市做到让老百姓满意的爱用起来的话的,我们其实不如不做这件事情。
我们来看一下刚才在移动那边的一个展示里面讲到了这个广告,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广告,就是在阐述无线城市的愿景是什么。他提到一个截图里面讲到幸福就是堵车时为您指明方向,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愿景的现实中是怎么样的一个反差。实际上在堵车时为您指明方向的大多数情况是是Google Map,我们做了一些本来有特色的违章查询业务,可是像小米这样的业务也开始杀出来和我们抢用户。我们做了很多商户联盟的信息方面的服务,这个不是大众点评和我们抢用户,但是是我们想去抢人家的用户,事实上也是很难的事情。我们还做了其他的工作,但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情况,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管是竞争对手的原因,还是我们业务本身没有做透的原因,或者是设计定位产生一些偏差的原因,我们没有让用户真正做到非常爱用我们的业务。
那么我们需要简单分析一下用户为什么爱用APP?一般他是希望他得到的业务别人没有,你有,而且对用户来说是比较常用的。第二就是体验,你要做的比别人的体验用起来更舒服、更好玩。还有其他环节的要素,比如说你的应用在我的手机里内置了等等营销方面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引发一个用户去使用APP的兴趣。
我们再换另一个角度,刚才站在用户的角度去看这个业务,站在业务提供者角度来讲,业务成功一般有十个要素,从业务定位开始,我们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把一个业务真正做好,做落地。但是其实在所有的要素里面,有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说重中之重、关键中的关键,其实也恰恰是刚才用户所关心的那两点,就是功能和体验。说穿了,功能就是说你提供这个东西有没有用,而体验就是说你提供这个东西好不好用。其实总结一下,我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一个让用户爱用的无线城市,它要有用且好用,我们最需要的是把关键的要素做到极致。
接下来我们展开讲一下怎么才能有用。在阐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经过这么几个步骤,第一是我们先简单分析一下目前我们做的16000多个应用,可能我估计此时此刻18000个多有可能了,那么这一万多个APP有哪些没有被成功使用起来?原因是什么?首先第一块是你做的APP是给谁做的?用户毫不关心的东西,为什么要去做它?给领导做的业务,只有领导会喜欢,不是给用户做的,用户自然不会喜欢。第二个是你有没有独特的优势,相对于其他已经取得优势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我们有没有一些更加优势能够把用户拽过来?还有一些业务没有取得成功的一块,是因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貌似没有做透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做了一些预约挂号,但是在很多城市是挂不上号的,还有就是我们设计了一些不需要在手机上使用的业务。
刚才提到的是一些现状,我这里有一个三环理论,讲到怎么样做一个无线城市的业务才是一个有用的无线城市。无线城市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要素,分别是用户即老百姓,还有政府、还有手机。用户是我们任何业务最重要的主体,政府在无线城市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是政府的管理者,是众多信源的提供者。手机是无线城市发展的载体,在这三环的每一个环里面都有很多的需求在里面。
比如说我们把现在的16000多个APP可以在这里做一个对标放到不同的环里面,比如说政府新闻可能在这个环里面,比如说公积金查询在这个环里面,因为它并不需要随时随地在手机上使用。类似的情况会有很多,我们通过这个三环理论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我们希望让用户非常爱用这个应用的话,我们需要在三环的聚焦点去做文章,努力寻找那些老百姓需要的、政府能提供的,并且有独特优势的、适合在手机上使用的业务,这样的业务挖掘得越多,无线城市的有效价值就会越高。我们也经过很多的摸索,找到了在交通出行、旅游、办事和看病的这些业务的需求场景下,会存在大量的政府垄断资源,但是市民会离开他的电脑,在移动的状态下需要去接入到政府的信息服务里面去,就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刚性需求。
如果说我们找到这样的业务的话,就需要不停地聚焦、把它做精做透,因为聚焦是任何业务成功的基础。这里列了一些聚焦的减法,当我们把一万多个APP真正缩减到几十个非常精品的APP的话,用户在打开无线城市之后,他体会到的都是非常有益的业务。有些用户已经在使用无线城市应用了,你又多提供了一些服务,这个服务也算是有用,那么这就称之为锦上添花,我自己的建议是开始不需要浪费自己的精力去做它。比如说像政府提供了一个叫保育常识,这里讲到孕妇应该注意事项和常识性的介绍。我的一个同事在孕期就觉得这个东西挺有用的,我就问她,你会因为这个东西去做无线城市吗?她说不会。
我们在做业务设计的时候,经常容易走到一个误区里,叫做面向信源设计,而不是面向用户来做设计。我们会看到一个例子,比如说下面这个实例,比如说政府提供一个停车场查询,我们把它做成一个应用,做成图上左边这样一个界面,这个界面是用户输入停车场的名字,点查询搜索,或者输入地理区域,会得到一个停车场的信息,得到市民车位的信息。这个设计是非常典型的,按照接口去设计业务。我相信业务做成这样,用户是不会爱用的,因为不会有任何一个司机在他开车的时候去输一个停车场的名字,这种事情不太可能发生。那我们看面向用户的需求来做什么是什么样的?首先在名字上,他不会叫停车场查询,而应该是叫找车位这样一个名字,他在点击以后,需要首先启动第一个界面,实际上是列出周围的停车场信息和数据,在这里显示剩余车位,不要有二次点击,要一键导航,点按纽就可以直接到达这个停车场,这样的一个业务才是用户真正去关心的爱用的一个业务。
回过头来讲到业务设计原则,其实就是说信源和用户之间是需要产品的,我们不能把信源直接丢给用户,我们需要加一层产品的设计理念,或者产品经理在中间,产品经理他向用户分析需求,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向另一边去寻找用户需要的信源,这个需求的解决需要哪些信源去组织来完成这个产品,也就是说信源是产品的一个组建,而不是产品,这样的做法会让无线城市业务变得更加有用。同时,我也很支持于所长刚才提到的观点,信源要做大做强。如果我们把这件事一下分离,一方面产品很强,用户更加喜欢,另一方面信源做得更强,建立中央数据服务平台,把各地政府信源全部接进来,并且保证好质量的话,他会反过来促进这产品的活跃,会有很多互联网公司一起来做好无线城市。
刚才进到的是一个业务怎么才能有用,接下来我讲怎么才能好用?业务的好用就是讲用户理念,我觉得无线城市的用户体验要分两个模块去看。一块是应用导航的体验,还有一块是应用本身的体验,因为无线城市其实是一个应用的聚合体,它注重不是由一个业务构成的,在众多的业务里面,如何设计应用的导航就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就像一个APP Stroe也是需要设计导航。我们原来的一些误区做法可能是这样的,就是以业务为中心来设计应用导航,我们把交通、医疗、教育分栏目去列,然后用户点进去,看看有没有想要的进去再出来,我称之为以业务为中心设计导航。事实上我认为应该面向用户为中心去设计导航,这样的导航应该怎么做呢?比如说原来的应用分类把它放到次要的界面去,比如说在最右边这张图上,这个叫分类应用,在这张图上显示交通、医疗,让用户少点击就可以看到一些精彩的东西。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他需要在前面做两个跳板,通过两个跳板能够让用户更快地感觉到无线城市的价值。第一个跳板我称之为热门服务,热门服务其实非常像APP Stroe里面的精选,无线城市它其实也需要这样的一个精选,就是把这个无线城市里很出彩的一些亮点的业务放进去,或者说根据用户行为的数据去推荐给他一些应用放进去,这样的话,放到这个栏目里面,用户可以很快地在这样一个栏目里面去找到无线城市里对他有用的价值。这是一个跳板。
第二个跳板是什么呢?叫做我的城市。我的城市就是这样的一个界面设计,它的主要定位就是说让用户有一种归属感,我在这个业务里面是参与到其中的,我最常用的业务,我订阅了提醒,我配置好了,比如说我配了车的违章信息,它会自动提醒我。我收藏了一些引用都可以列到这里来使用,这样的业务会让用户感受到更多的以他为中心的设计。通过这样的一个跳板,能够让业务导航做得更好一点。
刚才讲到应用导航应该怎么优化体验,再来看看应用本身的体验应该怎么优化。这也是一张对比图,左边是一张网页应用,右边是APP应用。网页应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在手机上它其实并不合适,因为在手机上,大家现在的手机都是需要拿指腹去点击,如果做成这样的话,就很难接受,如果做成现在这样的话,就会更加美观也易于点击。同时我们在应用体验设计上,要充分挖掘手机设备能力的调用方便他去操作业务,比如说公交卡的业务里面,我们看到这个业务需要用户在这里输入起点、终点,点击公交的查询,事实上在手机IP里头,我们完全可以调用位置,去说我不要输入起点,我的出发点就是我当前的位置。目的地我可以用语音,然后点一下搜索它就自动查询了,这样的体验可以充分调配好设备的能力,使得用户的体验变优秀。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说我们的竞争对手做成这个样子,而我们还在维持前面这个样子的话,我们就很难跟他们去抢这个用户。
刚才讲到的是怎么做,我们来看一个实例。我们做的一些例子,首先是需要讲到我们做的工作并不是无线城市里所有试点都在做,我们大做几块内容,第一块是在平台上提供统一客户端的解决方案,然后在精品应用提供爱生活和旅游易,在百强业务里提供百强业务模板加SOP,业务开发工具。它需要非常强大的好平台,需要非常精品的APP,才能够拉动用户的快速增长,然后就是N,N就是产业链在爆发以后形成的百花齐放的业务。
我们来看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在统一客户端层面上,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说现在的客户端设计,它会含这三种业务接入,含中间件的应用、Native原生应用和WAP应用。这个平台首先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统一客户端在上线以后,我相信各省的业务都是要往里接的,现在各省大量的业务,我们刚才提到16000多个应用可能大多数都是WAP类的应用,如果这样的应用直接丢上去的话,可能会很难吸引用户,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属性的话,能够把这样的WAP应用体验快速变成客户端类的使用。然后我们还做了很多百强用的模板SOP的流程,把公交查询应该怎么做,位置业务模板应该怎么设计,办事类业务应该怎么设计,做了很多梳理和设计的工作,把它做成一个实践,并且配合SOP流程规模化地去做业务。
在精品应用层面,我想通过一段视频给大家展现一下。我希望大家在看这段视频的时候,以用户的思维来看,不要以业内人士的思维看。这是一个精品旅游,点击颐和园,直接就进入到这个里面。我想这段视频它表达的不再是一个愿景,而是一个实际的应用,这些APP在我们的展台都有,大家一会也可以体验一下。我想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如果说做成这样一个无线城市的话,用户就可能会真的去喜欢用这个业务。
刚才在爱生活那个产品里面,有一个很可爱的卡通形象叫海狸鼠,这个精品应用其实是围绕着天气气候、交通出行和纪念节日等一系列的提醒去给用户做的一个温馨的关怀,它体现了一个城市和这个产品设计员对用户比较浓烈的关心和关切在里面。比如说在下雨天的时候,小海狸鼠会打着一把树叶提醒你带伞,冬天的时候它会系围脖,在七夕节,它会手捧鲜花,提醒你给你的爱心买礼物。如果我们的12580提供了鲜花业务的话,还可以直接打通。它会在你下班的时候,去提醒你回家道路上有交通拥堵,你可以晚点回家或者是绕行。通过各种场景去体现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在下雨的时候、在空气质量糟糕的时候会戴一个口罩,会有很多特点去体现变化。我相信像这样的一种对用户的浓烈关怀,能够取得客户正向的反馈。
最后我们再简短地过一下,这个业务开发平台的特点价值是很鲜明的,我们以某个城市作为一个比较的话,不适用开发平台和使用开发平台在代码行数、和应用数量方面都会有差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一个好的平台去提高我们的效率,我们就会避免被其他更坏的吃掉,这个时代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欢迎大家去我们展台了解一下实际情况。虽然我们现在还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有这么多人在热心地去思考无线城市业务怎么才能做好,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明年我们再开这个会的时候,在座的各位手机里都会装上无线城市应用。谢谢大家!(本文为现场速记稿,不代表移动Labs及中国移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