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企业报道 >> 正文

无线充电国际标准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首发

2012年9月10日 20:12  CCTIME飞象网  

    2010年8月31日,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PowerConsortium,以下简称“联盟”)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隆重宣布将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引入中国,该标准即日起可在联盟网站(www.wirelesspowerconsortium.com)下载。来自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电子商会、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等政府及行业领导,以及数十家国内外知名通讯企业,如中国电子、桑达集团、桑菲通信、飞利浦等企业高层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在无线充电国际标准发布会上,联盟还宣布,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加入该组织。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隶属于中国最权威的计量一级站——国家通信计量站,承担着通信设备与其它有关设备的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验任务。

    根据联盟的专业研究,无线充电技术攻克了AC适配器必须配合电子设备才能使用的技术瓶颈,统一的工业标准将突破互用、兼容、交流和转换协议的重大障碍,使这一前沿技术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未来的几年,无线充电技术将在手提电话、PMP/MP3播放器、数字照相机、手提电脑等产品领域得到快速应用和发展。2013年,全球无线充电潜在市场容量接近140亿美元,到2014年,无线充电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2亿5千万台。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无线移动通讯市场,对于便捷、易用、互通、兼容的无线充电产品的需求,更是成几何级别增长。无线充电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势必推动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和研究这一市场,有效拓展中国企业的产品宽度,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能力。

    目前,Qi已获得全球超过50家知名企业的鼎力支持,这不仅有助于不同企业的产品或设备之间保持互通和兼容,而且也能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只要将Qi植入任一产品中,就可尽享无线互通的充电体验。”无线充电联盟主席MennoTreffers先生自豪地表示,“正是得益于联盟会员坚定有力的持续支持,我们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就制定出了Qi标准,并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成功推出了第一批Qi认证的产品。”

    Qi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发布,为电子设备的互通开拓了全新的领域,将有效帮助中国的消费电子企业向市场和用户提供全新的低能耗、高兼容的无线充电设备。作为无线充电行业唯一的技术标准,Qi无线充电标准包括界面定义、表现要求、认证测试三个组成部分,只有获得认证的产品才能允许使用Qi标识。获得Qi的授权后,手机制造商可以将无线电源整合至终端产品,半导体行业可以将无线充电功能植入芯片,基础设施建设供应商甚至可以在酒店房间和办公设备中安装这种无线充电装置。可以说,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享受Qi产品带来的无限便捷。

    作为Qi标准的支持者和此次活动的承办方,对于此次无线充电国际标准的成功发布,中国电子桑达集团董事长兼桑菲公司董事长张永平表示诚挚的祝贺。张永平董事长认为:“无线充电国际标准的成功发布,必将推动无线充电市场往纵深方向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和应用指日可待。通过不断加强国内外合作,桑达集团正在国际市场扮演重要角色,而隶属于桑达集团的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作为无线充电联盟的十家常务委员单位之一,积极参与了联盟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此次推动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在中国的发布,不仅是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成果之一,也体现了中国电子和桑达集团致力于推动中国通信产业更快发展的承诺。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期望加强与无线充电联盟的深入合作,充分挖掘无线充电市场发展的潜力,为推动无线充电技术在中国的广泛应用作出贡献。”

    作为联盟常务理事成员中唯一的中国企业,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玉镇兴奋地表示:“在所有联盟成员的群策群力下,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无线充电标准迅速升级至1.0版本。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移动通信终端与服务’板块的核心力量,借助Qi国际标准的支持,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将会为中国及海外用户提供更多高标准的无线通讯产品。”

    对于此次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在中国的发布,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电子商会、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等政府及行业领导给予了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

编 辑:霏雯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