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小苹果撬动大经济:iPhone5或带动美GDP增长0.5%

2012年9月12日 09:23  上海证券报  

通过计算模型,再综合考虑iPhone4推出时的实际效果,可以得出结论:每卖出一部iPhone5,美国GDP就会增加400美元,如果iPhone5如期大卖,那么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长率将提升0.5个百分点之多。图为去年10月份iPhone4S推出时,“果粉”们排队等待。iPhone4S大卖使美国GDP增速提高了0.1至0.2个百分点。

就在美联储可能宣布QE3的前夜,iPhone5也有望正式亮相,分析师预计几周卖出1000万部不成问题。经济学家的观点更大胆:QE3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不如一部小手机来得直接、有效。

旧金山当地时间12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3日凌晨1时,备受粉丝和投资人期待的苹果新一代iPhone有望揭开神秘的面纱。随着谜底揭晓的时间临近,各界对于苹果新iPhone的期待有增无减。

在一些分析师看来,iPhone5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消费电子产品,预计仅仅在本月内,这款新产品的销量就可能突破1000万部。经济学家甚至认为,苹果新iPhone的推出如果大获成功,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美国经济。

几周卖出1000万部?

上周,苹果公司正式发出了12日新品发布活动的邀请函,活动定于美国旧金山当地时间上午10时(北京时间13日凌晨1时)开始。根据目前透露出的信息,业界认为,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周三很可能发布新一代的智能手机——iPhone5。这也将是苹果公司自去年乔布斯逝世以来首度发布新的iPhone产品。

据悉,新iPhone在硬件设计方面会有较大改变,屏幕会更大,机身会变得更纤薄,另外新机型还配有新的地图软件,并能兼容速度更快的下一代数据网络。有分析师称,新的iPhone或许是有史以来推出的最重要消费电子产品。

机构相当看好苹果新iPhone的“钱景”。Piper Jaffray的分析师穆恩斯特预计,仅仅到9月底,苹果就可能卖出多达1000万部iPhone5手机。相比之下,三星电子的旗舰产品Galaxy S III智能手机花了50天才达到1000万部的销量。

行业研究机构IDC的分析师拉马斯也非常看好iPhone5的前景。他表示,苹果眼下握有一张绝对的好牌,而公司显然也不会轻易错失这样的良机。不少分析师预计,到今年年底,苹果iPhone5的销量可能达到5000万部。

而经济学家们的观点更加大胆。摩根大通本周发布报告预计,如果iPhone5如期获得成功,那么第四季度美国GDP增长有望提升0.5个百分点之多。苹果眼下已是美国乃至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8月20日,苹果市值一举突破6200亿美元,超越微软在1999年网络科技泡沫时期创下的前纪录。

关乎生死存亡的产品

用“千呼万唤始出来”来形容苹果预期中的iPhone5可谓再合适不过。

今年7月底苹果发布的季报低于预期,股价也一度大跌。但此后公司股价很快摆脱颓势。分析师的解释是,因为苹果即将推出新产品,消费者都在推迟购买,等待新品出炉,这影响了苹果的销售业绩。

上周五,苹果的股价成功突破680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尽管周一该股跌至662美元附近,但其总市值仍高居美国上市公司之首。自苹果新一代iPhone将于9月12日面世的消息一个多月前传出以来,苹果的股价发起了又一轮猛涨。从7月26日、也就是苹果发布最新季报算起,苹果的股价涨了超过100美元,涨幅接近20%。今年迄今为止,苹果股价涨幅超过60%。

作为苹果的拳头产品,分析人士指出,iPhone5这次的推出容不得有半点失误。

苹果有约70%的利润来自iPhone。去年全年苹果108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中,有高达43%来自iPhone产品。上季度,苹果iPhone的销售额高达162亿美元,比谷歌公司的单季总收入高出33%,接近微软当季181亿美元的总销售收入。

“对苹果而言,iPhone是关乎生死存亡的产品。”Forrester研究公司的手机行业分析师艾普斯表示,“苹果拥有的优势毋庸置疑,但是要保持这一地位,他们必须不断创新。”

迫于iPhone5的巨大竞争压力,苹果的竞争对手们近期纷纷抢在12日之前发布新产品。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和亚马逊等公司都赶在上周甚至更早的时候,发布了新的智能手机或是手持电子设备。

编 辑:马秋月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