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社会责任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石。作为国内重要的通信运营企业,中国联通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责任融入核心业务,聚焦提升客户感知共同践行社会责任”为指导,把“诚信、绿色、平安、活力、责任”的履责要求融入公司运营的全过程,将自身发展与更广泛社会责任相结合,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目标的和谐统一。
保障通信 践行服务社会使命
中国联通自成立以来一直担负着保障国家通信安全、畅通的任务,为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通信保障服务。“两会”的成功召开、“神九交会对接”让我们看到中国联通作为主体运营商在重大事件面前的使命和责任。
2012年“两会”期间,中国联通共派出通信保障人员20516人次、通信保障车辆3466辆次,通过实施全方位、立体化、全业务的通信保障,实现了27个代表驻地无线网无缝隙覆盖,213个重保基站连续6万小时无故障运行;为63家重要客户1184条电路提供66.75万小时通信重保。

联通员工高空架设光缆保障通信
2012年6月29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承担本次卫星发射和交会对接任务的通信保障单位之一,中国联通配合有关部门,安全平稳地完成了历时14天的神舟九号发射交会通信保障任务。保障期间,中国联通总计投入保障人员3236人次,各类通信保障车辆806辆次。保证了西安至瑞典、巴西、法国等测控站的国际、省际、本地传输链路的安全畅通。
在特色服务方面,中国联通114查号业务覆盖北方10个省区市,年均呼叫量约8亿次。116114作为全国性接入号码,通过整合自有信息和行业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医疗健康、法律咨询、教育导航、就业、交通指南等信息服务。例如116114教育导航及时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在线学习辅导和教育资讯服务;116114就业信息服务面对农民工和毕业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查询、职位信息推荐、就业辅导、招聘会信息查询等服务,并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招工信息发布等服务。
不仅在特色服务上力求完善,在3G网络及宽带工程建设上中国联通也全力建设。截止到今年7月底,中国联通已完成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和重点乡镇的覆盖,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了升级换代和容量翻番;并推进“宽带提速工程”,提升宽带网络服务能力;全面启动光纤到户工程,改善宽带网络质量,为推动三网融合做出贡献。2012年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启动“光网世界·沃宽天下”宽带提速工作,计划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城市区域逐步普及10M~20M,部分区域和用户可达100M,为广大网民带来前所未有的上网体验。

中国联通“光纤入户”
为推进农村通信进一步发展,2012年工信部向中国联通下达了305个自然村通电话和4247个行政村通电话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分别由联通的内蒙古、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新疆、湖南、湖北、重庆、青海等10个省分公司承担。截止到今年6月底,各省分公司正在加紧工程建设,确保年底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规范服务 提升用户满意度
中国联通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用服务促发展"的服务理念,以为用户提供优质通信服务及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倾力做到"消费请客户放心,服务让社会满意”。
为有效化解社会舆论和电信客户对话费有效期和话费余额不退的异议,中国联通宣布从2012年3月15日起不再推出带有话费有效期的预付费产品。从5月1日起,全面取消有月租或有月租最低消费的预付费产品的话费有效期。妥善解决了客户对话费有效期和话费余额不退的投诉和争议。
除了取消话费有效期,中国联通还提供全业务消费提醒服务,让客户明明白白消费。为解决用户反应较多的垃圾短信问题,中国联通启动了专项治理项目。截止到2012年6月底,联通已在全国31个省(区、市)完成垃圾短信发端拦截系统建设,7个试点省完成了收端拦截系统建设。
中国联通客服热线以“打得通、说得清、办得明”为宗旨,不断丰富服务产品,提升客服热线的综合服务能力。通过培养客服代表的全业务受理技能、对客户使用量较高的话费查询业务提供更加方便的自助服务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客服热线的人工接通率。2012年上半年推广的遇忙未接回应、查询咨询结果短信推送和宽带客户端延伸服务,有效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截止到2012年6月底,中国联通北方10个省区市已经全部实现“72小时装移机、城市24小时修障、农村36小时修障”等宽带业务公开承诺服务。同时,南方地区也结合本地特点,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承诺服务工作。
抢险救灾保障通信生命线

河北联通出动移动基站车 确保救灾现场移动信号覆盖
作为国家的主体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在危难时刻体现了作为大企业应具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2012年5月10日的“抗击岷县特大泥石流灾害”中,中国联通各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集抢险人员、车辆、应急发电设备等物资,充分发挥对口支援的优势,共调集7支100多人的抢险队伍进行抢修,敷设临时光缆180余公里,以最短的时间恢复了灾区通信。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来年最大强暴雨灾害天气,北京联通立即启动防汛通信保障应急预案,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展开抢修救灾工作。据不完全初步统计,大暴雨期间中国联通共出动人员4000多人次、车辆300余辆,抢通恢复基站一千多个,漏水渗水点三十处,同时客服部门最大限度进行用户投诉受理回复,整个抢险过程积极、平稳、有序,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北京市通信平稳、网络运行安全,未出现重大人身伤害事件及重大通信故障。
面对大暴雨引起的房山地质灾害,北京联通机动局配合北京市政府,于7月22日凌晨派出两辆基站车,一辆卫星车,一部发电车,5部海事卫星电话、其他便携式通信设备等深入房山灾区一线,为无法与外界联系的几个乡村建立海事卫星通道,打通通信网络,在持续一夜的抢修和通信保障过程中,北京联通通信网络承受了建网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网络整体平稳正常。
此外,在这场罕见的大暴雨中,北京电视台进行了16小时新闻直播,及时向民众传递信息。在报道中约有1/3记者使用的是北京联通3G电视信号回传设备。暴雨中,北京电视台记者带着摄像机及信号回传设备奔赴救灾最前方,为现场报道提供了高清晰、流畅的电视画面。事后多位记者表示,北京联通3G回传技术在这次的暴雨中作用相当大,值得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推广。
绿色低碳 保护地球家园
中国联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以持续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树立低碳发展理念,推进企业高效、低成本、绿色发展,营造绿色“信息生活”环境。
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国联通加大节能技术推广,建设一体化基站和分布式基站,实施网络IP化改造,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低成本建网。改造现网老旧高能耗设备,提高网络运行效率,降低能耗。2011年,共计引入下电设备超过1200台(套),累计节约电费约600万元;能源消耗总量完成185 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 6.3%,增幅下降超过 50%,节约能耗成本约 2 亿元。
在实施共建共享方面,2011年,中国联通积极推进共建共享,宣贯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管理办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1年底,中国联通铁塔共建率达到72%,共享率达到 88%;杆路共建率达到 57%,共享率达到 89%。此外,通过共建共享,推进青藏线、中印光缆、京沪线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建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