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2012信息通信展难以为继的背后

2012年9月21日 21:11  新浪博客  作 者:高凡玉

    2012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就要落下帷幕了,开幕几天以来,各界对此褒贬不一,绝大多数的看法是通信展如同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展览会的波及面和影响力明显下降。甚至面对本届通信展的空前萧条现状,联想到了通信业的冬天提前到来。

    从表面看,最直接的变化是本届通信展上,缺少了许多知名品牌厂商的身影,诸如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移动、LG、RIM、HTC等终端厂商的集体缺席,首先使本届通信展大打折扣。作为具有中心地域优势的北京通信展,这些在国内终端天下有着绝对影响力的品牌缺席,意味着本届通信展没有了半壁江山的认可和支持。至少这些没有前来参展的品牌厂商,感觉到自己的品牌不会因为没有参展此次通信展而有任何市场上的影响,一些供求合同的签订也不会受此限制。而对于参展的设备厂商,诸如中兴、华为、爱立信、上海贝尔等,本届的参展规模比照往年呈现明显的缩小,更有甚者比如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则退出了本届通信展。所以从参展厂商的数量和规模看,本届通信展肯定是一届文齐武不齐的展会。如果通过近几年通信展的相关数据和实际效果看,明年的通信展可能还会继续今年的冷落局面,也许更冷清,更有可能沦落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一些小范围厂商自娱自乐的摆摊游戏。北京国际信息通信展如何延续下去,需要考虑新的转型方式了。

    北京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的时间安排,目前还是依照每年一届的传统。虽然业界也有一年大展一年小展的潜在规律,但近几年的趋势却是年年都办出小展的效果。外部环境在发生变化,而通信展却雷打不动,很显然沦为了面子工程。为了办通信展而办通信展,根本不考虑通信展的实际效果了,通信展变成鸡肋也就理所当然。到最后则成为主办单位的职能业绩和会展公司的赢利工具,为了证明一个正在裂变的行业,还仍然具有强大的标杆作用,来保持曾经领先的辉煌,只能是一个被颠覆行业的自我安慰。所以通信展从举办时间上,可过渡每两年一届的安排。

    北京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目前依然围绕着通信业为主,以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运营需求为主线来设计。但通信业面临的转型困境,对传统业务的重新定义和不断的探索,对互联网业务对传统通信方式的颠覆和替代,相互之间业务概念的模糊与交叉,甚至电信运营商传统主营业务被互联网企业的蚕食和改变等一系列的变化,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通信展的未来走向。包括之前举办的互联网大会,都在不动声色的分解着通信展存在的基础。如果从信息和通信发展的趋势看,信息和通信的融合早已经在相关领域开始融合,密不可分,而互联网领域的日新月异,也间接促进了通信企业的快速转型和更新。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通信展理应要囊括进更多的领域来表现。再广阔一点看,未来的三网融合虽然在坎坷中不断难产,但整体的大环境要求的进度不容再继续拖沓下去,问题积累到一定阶段,广电系和通信系势必要在主管部门的强力干预下,放弃自身的行业利益,达到真正融合的目的。所以通信展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不再是以三大电信运营商为主的展会,更应该顺应形势的变化和要求,与互联网大会及广电系广泛参与的一个综合性的展会,这才是可预见的办展方向。

    北京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从举办的内容上看,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基本上是人云亦云的展览,在自己的内涵上缺少独一无二性。类似的通信展,诸如今年2月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6月上海的“亚洲通信展”,都提前夺尽了风头,吸引了关注者的眼球。最主要的是展览会背后的驱动利益问题,展会费用和参展所带来的合同与效果不成正比。一些新技术和产品的展现,各个参展或者未参展的厂商早已提前渗透到运营商的相关部门和用户手里,在通信展上的展示,不过是捧场和集中亮相的舞台而已。而从办会宗旨上看,体制需求大于了经济需求,展览会不过是几个机构和相关利益方的面子工程。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改变这种现象,基本死路一条,而要通信展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不妨在展会的宗旨和每年的主题上多做一些调整和挖掘。避轻就重,既有面子,又有内容,还有效果,达到多方共赢的最佳效果。而通信展的未来,不应该局限在新技术和硬实力的展示上,更应该在思想和观点上留下本届展会的独特理论建树。

    至于通过本届通信展的衰落,发出了通信业冬天一说,远没有达到冰天雪地的状态,毕竟一个展览会的阴晴代表不了一个行业的兴衰。只能说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对3G网络的投资和采购高峰已过,对设备制造商只是一个短暂的休眠,而对终端厂商则是呈现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况且工信部近日对4G牌照发放时间做出明确的表态,对设备制造商更是利好的振奋消息。相反,多种方式和渠道的掠食,削弱了通信展存在的意义和举办规模,应该说通信展的冬天来临才不为过。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