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WiFi免费大餐或终结:电信运营商成本施压

2013年1月23日 07:26  南方都市报  

CFP供图

WLAN产生的流量已领先于2G/3G数据业务,广东移动月初已开始调整WLAN收费模式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WiFi在国内的发展速度亦能用惊人来形容。同时在人们日常的手机使用中,“找WiFi”亦成为了一种新的习惯。很多人甚至会觉得,一家装修精美的咖啡店或西餐厅里没有WiFi是不可思议的事。甚至在广东一些传统的茶楼中,WiFi也成了标准配置。

记者获悉,从今年1月初开始,广东移动已调整了其WLAN (WiFi功能的业务名称)。而市场研究公司AnalysysMason近日发布的一份WiFi市场报告称,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无线和有线电视运营商正在部署WiFi网络。报告还指出,89%的宽带服务供应商已部署了WiFi网络,以分流其无线流量或拓展其服务。收费40%的服务供应商称,他们认为WiFi不仅仅是分流和疏通拥挤网络的手段,而且还是向其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一种手段。然而,谈到WiFi收费,抑或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转移支付,仍然在摸索中前行。

直接收费成国内趋势

如果你是省内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或许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在手机W iFi列表上出现CM CC字样时,习惯性地连接并畅想免费无线上网。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顿从广州亚运开始吃起的“免费大餐”已成过去。从今年1月1日开始,广东移动调整了其W LA N (W iFi功能的业务名称)收费——— 从过去的“全球通用户免费”改为“全品牌开通W LA N的客户每月获赠省内1小时W LA N免费时长”,另外省内标准资费从0.05元/分钟下调为0 .01元/分钟,相当于“1元100分钟”,省外则保持0.05元/分钟。

按此计算资费并不高,但对于一些吃惯了免费W LA N餐的人来说,还是会有些不习惯。但换个角度,一方面是暴增的W LA N数据流量,另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硬成本,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国内运营商必然会走W LA N收费的道路。

中国移动公布的2012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期内无线上网业务总流量为6260亿MB,其中移动数据流量为2001亿MB,WLA N业务流量为259亿MB。也就是说,WLAN产生的流量已大幅领先于2G/3G数据业务。如何把这部分增长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收费是最直接方法。事实上在全面收费之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有自己的W LA N业务收费标准,只是各搭配了一些有限度的免费优惠。

用户对收费服务更“苛刻”

“1分钱1分钟,也就是说上网5个小时只需要3元钱。”郭先生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平日经常使用中国移动的WL A N业务,他表示从免费到收费不会对他带来多大的消费压力,但心理上会有所变化。“我不会太在意免费服务的质量,因为毕竟是不要钱的。但既然开始收费了,我会更关注WLA N的速度、信号、会不会断线等细节问题,毕竟我变成了‘消费者’。”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早于我国开始推广W iFi技术和“无线城市”等概念,因此也同样经历过从免费转收费的过程,同样也产生过郭先生这样的想法。

AnalysisM ason研究报告称,“我们在手机网络上已看到了这一点。早期的数据服务计划对无线数据收取的费用很低,而且没有设定任何限制。等到用户逐渐养成数据使用习惯后,他们就开始采取分级计划或多设备计划来进行限制。”

一家为中国电信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负责人则告诉南都记者,自己考察过美国的一些WiFi网络技术公司,相对于移动网络来说,在WiFi网络环境中很难提供优质的服务。“这种情况在中国同样会出现,是WiFi从免费转向收费时最大的一道坎,运营商需要用通俗的方式向用户解释,诸如‘为什么WiFi网络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自己在用手机网络上网时不会遇到的’等。”

转移支付的可能

既然收费可能会带来不少后遗症,那么是否能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让基础的W iFi业务免费,再通过其他增值的部分来取得利润?A nalysis M ason报告认为这会是下阶段的趋势,而无线运营商已经开始想尽办法达成这一点。

报告举例称,运营商可以从W iFi网络访问端点收集数据,并将它们销售给广告商或营销人员。“从WiFi热点收集的地理位置信息,可能比无线运营商当前从其手机信号塔上收集的用户信息更有价值。理由是W iFi热点的辐射半径更小,因而更能够准确地确定用户的位置。”报告称,这让大卖场的某些零售商更容易对那些经过其店门外的用户发送广告和优惠信息。

另一种较为先进的盈利模式来自中国香港。香港电讯管理局数据显示,香港目前共有约8000个免费无线上网热点,除了政府提供,多数还是由商业运营的约17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提供。

在运营模式上,香港实行“官商合作”的发展战略,W iFi网络先期建设由运营商投资,然后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购买的免费服务涵盖了如公共图书馆、公园等公共场所;至于非公众场所如商场、酒店、餐厅等,则由运营商进行盈利运作,成本则由商场等自行消化。由于香港商业发达,竞争激烈,大多数商场很愿意承担这笔费用。

采写:南都记者 方南

实习生 王文佳 李冰如

[话你知]

三大运营商WiFi现状

中国移动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中国移动大力推进WiFi热点建设的一年,年底已形成378万个热点。此外,与WLA N业务同时发展的还有“无线城市”计划———包括无线覆盖和无线应用两个层面,无线覆盖是指为市民提供2G /3G /WLA N网络服务;无线应用市值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和各种无线终端随时、随地、随需地获得与政务公开、公共事业服务、个人生活等相关的各种城市服务信息;同时,借助物联网等技术,无线城市为政府和行业用户提供城市信息化应用,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城市各行业的生产效率。

中国电信

早在2011年初,中国电信就发布了“无线中国”计划,强化WLA N业务发展与覆盖要求,进一步提升覆盖规模、网络质量和运营管理能力,打造运营商级WLA N网络,使WLA N网络切实成为热点区域的大流量数据承载主体,形成3G、WLA N和FT T H (FibertotheH om e,光纤到户)协同发展的局面。按照中国电信去年的计划,2012年底的热点数量约为90万个。

中国联通

去年9月,中国联通发布智慧城市战略:以城市光网络、WCDMA无线网络、WLA N三大网络为基础,以九大数据基地为依托,以基于云计算的全国统一的智慧城市平台为载体,构建“共建、汇聚、开放”的发展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发展。按照中国联通原计划,2012全年新增WiFi热点数30万个。在此之前其WiFi热点数量很少,远不及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

编 辑:许向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