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MWC,中移动的“独角戏”折射中国4G的尴尬

2013年2月27日 09:11  毛启盈  

    打开邮箱,看到中英文的版本新闻通稿,这是中移动负责媒体传播人员从巴塞罗那现场群发。再看看中移动官方微博,仅在今天晚上4个多小时发了8条微博。这些内容全部是GTI峰会现场TD-LTE新闻。

    这在以往年MWC,是没有的事情。一方面,看出中移动对TD-LTE的重视;另一方面,折射出中移动对4G的急切。而中国电信和联通,至今没有任何消息,就连此前传闻中国联通常小兵董事长前往,也没有看到相关报道。

    所以,这是中移动的“独角戏”

    尽管有些“落寞”,但是,在4G产业链上,中移动尽量将戏演的逼真一点,更吸引大众一点。在MMC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出尽风头。记得昨天奚董的演讲,说4G手机终端第3季推出。

    在LTETDD/FDD国际峰会上,奚国华传递出7个积极信号:

    1、宣布“双百”计划:2013年使TD-LTE网络覆盖国内100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建设基站20万个,覆盖人口超过5亿,构建全球最大的LTE网络;计划采购超过100万部TD-LTE终端,包括MiFi等数据类终端及多款TD-LTE智能手机。

    2、目前已有31家厂商推出了125款TD-LTE终端。

    3、中国移动、Clearwire、KT等在内的多家LTETDD/FDD运营商完成了漫游测试;GTI推动的11个频段多模MiFi开发,标志着LTETDD/FDD从技术上具备了全球漫游能力,很快一款LTE终端就可在全球多国和地区进行漫游。

    4、由中移动联合日本软银、Clearwire、Vodafone等发起成立的TD-LTE全球发展倡议(GTI),经过2年多运营,形成了由51家国际运营商和44家产业合作伙伴组成的重要国际合作平台,全球共开通14个TD-LTE商用网络,28家运营商签署44个商用设备合同,超过20家运营商明确TD-LTE商用计划。

    5、2012年,中移动启动了覆盖中国15个主要城市、基站规模达2万个的TD-LTE扩大规模试验,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大规模TD-LTE客户体验活动。如在杭州,通过发放TD-LTECPE和MiFi,已经发展友好用户近万名,每月人均数据流量高达4.6GB。

    6、发布的TD-LTE终端产品,同时支持TD-LTE、FDD、TD-SCDMA、WCDMA、GSM五种通信模式及各模式主流频段,满足用户国际漫游需求。其中MIFI产品均支持10个wifi设备同时接入,大容量电池超长时间使用;手机均为高端智能机,4.7寸大屏,多核CPU,8M及以上摄像头。

    7、中国的工业与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也做了一个经济分析,预计到2020年,中国与无线频谱相关的产业总产值将达7.8万亿人民币,占整个GDP的4.39%,但每少获得1MHz频谱,产值将下降34.3亿元。因此,必须要用TDD技术将许多没有被很好使用的非对称频谱高效利用起来。

    Over!接下来是爱立信4G登台亮相!

    爱立信总裁兼CEO卫翰思在2013GTI峰会发表《融合的LTETDD/FDD解决方案和网络》主题演讲,对中移动4G前卫性以及合理性给予佐证:

    1、以中国移动香港的全球首个商用融合LTETDD/FDD网络为例,互联互通是网络社会的基础;全球有很多运营商拥有FDD和TDD频谱,但“只有中国移动以这种最佳的融合方式在运营网络”(强调“只有”)。

    2、2017年移动宽带用户将达到50亿。届时,LTE将覆盖世界人口的50%。LTE技术将获得巨大发展,而且各类LTE技术之间将实现互操作。

    3、爱立信拥有LTE市场最大的份额——目前全球超过50%的LTE智能电话流量是由爱立信的网络承载的。

    4、TD-LTE能够做什么?面对数据流量爆炸,我们有超过1000MHz未使用或很少使用的频谱可单独或与LTE FDD 一起使用,以增加网络总容量。

    爱立信在4G方面是激进的,但是,在中国4G方面市场份额远远不及中兴、华为,更多市场还是在日韩、欧美。

    话说回来,在国内,陪在中移动身边,是设备商,还有终端厂商……一方面是中移动浙广沪轰轰烈烈的4G试商用,一方面是电信联通的冷眼旁观。工信部、发改委对于4G牌照问题模棱两可。工信部仍然将3G作为2013年重要任务来抓,工信部部长说,今年将增加1亿3G用户。在此情况下,我们不得不给监管者谏言:是到了考虑4G发放牌照的时候了!

编 辑:刘妍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