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现场直播文章 >> 正文

精英论坛:IPv6在未来开放网络世界中的应用

2013年4月12日 14:08  CCTIME飞象网  

    “2013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4月11日在北京举办。飞象网作为直播媒体将对会议做全程报道。直播内容:

    精英论坛:IPv6在未来开放网络世界中的应用

    主持人:孙剑勇,盛科网络CEO

    参与人:毕军,清华大学网络体系结构和IPv6研究室主任

    罗敏:华为Shannon Lab 首席架构师

    郭献峰: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交换机PDT市场总监

    项小升:锐捷网络交换机与数据中心产品线总监

    叶志刚: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技术有限公司CEO

    孙剑勇:我是盛科网络的孙剑勇,我们做以太网的交换核心芯片,在SDN、OpenFlow上面也是凑热闹,做了核心芯片也做了不少的解决方案,有什么问题了解我们。今天我是代表(英文)主持这个会议,通过OpenFlow核心技术实现SDN。刚才叶总讲到标准组织之间有竞争的关系,最近出来一个(英文),(英文)昨天有一个很好的文章,所以大家可以看看(英文)和(英文)定位在什么地方。盛科网络在中国加入(英文)最早的会员之一,中国会员不多,我们毕老师最近被邀请成为(英文)的(英文),也祝贺他,我希望大家更多的加入(英文),中国力量也会参加国际标准组织,我们中国有很多独特应用影响这个标准发展。希望大家更多支持加入标准的这个组织。我们邀请我们的嘉宾,毕军老师,是清华大学网络体系结构和IPv6研究室主任。罗敏,华为ShannonLad首席架构师。还有郭总,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交换机PDT市场总监。项小升,锐捷网络交换机与数据中心产品线总监。叶志钢,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技术有限公司的CEO。

    我有两个简单的问题。我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很喜欢那几个词,一个平台一个是云现在多个一个词是SDN,各位对SDN的定义是什么?这里面有很多讲究。第二个问题我们是IPv6峰会,IPv6在SDN里面扮演大概一个什么角色?

    毕军:孙总来晚了许多听我发言,就讲这个问题,我发言里把有关工业界学术界标准组织对SDN,也不算说是定义,他们提到了什么是SDN,提了一下我的观点,SDN是原体系结构,是描述数据的数据,描述体系结构或者描述协议的体系结构,以这个标准检验,发现出网络体系结构我认为就是。原数据有很多种,只要你能很好的描述网络的数据平面,控制平面,虚拟化的需求,也都属于SDN的范畴。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SDN和IPv6是支持和被支持的关系,SDN是原数据结构,可以很好描述IPv6的协议站,和IPv6新扩展,安全扩展,过渡技术等等,我觉得完全两个技术是统一和结合的。谢谢!

    2:我也简单说一下,我之前讲的时候也简单说了,第一个问题SDN我的理解是广义的概念,就是所有能够通过应用或者软件来定义网络的行为模型的架构系统,我认为都可以叫广义上的SDN,今天我们主题谈基于OpenFlow技术实现的SDN,也许明天说另外一些专家,或者一个团队做出新的(英文)的另外一个体系结构,控制交换路由安全等等,我认为都可以叫SDN。现在大家关注是基于OpenFlow的SDN。这是我对第一个问题的理解。

    第二个问题的理解跟毕老师没有差异,谈什么架构的SDN,对IPv6都是一种承载的作用。

    4:以最佳软件实践来做SDN,我们怎么把最好软件工程的技术,来描述未来网络从架构到协议到实现到组建,有好多的接口,这样不管以后我们系统怎么变,我们能够很自如快速应对协议和架构的变化。

    第二SDN核心在把控制和转发分离,通过集中控制,中央感知网络的拓普状态,实现网络资源的最优利用。降低网络运维复杂程度和成本,这个是它的核心。

    至于IPv6和SDN我补充一点,IPv6的地址空间很大,我们可以减少地址转化,刚才王老师也提到NAT地址转化的代价,通过这个地址转化可能被黑客利用,这方面SDN在充分利用IPv6提供巨大的地址空间,更好的蚌湖我们一些应用,或者是我们一些网站。

    另外一个IPv6的可扩展技术,对未来一些新业务应用,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SDN可以利用它这个扩展以后的特性,在控制层面实现,减少硬件层面对协议本身的依赖性。

    1:刚才也谈到了SDN的理解,SDN的理解现在基本上是相同的,可能是软件自定义以后对网络的控制更加灵活,资源这方面会更加灵活。我们从SDN来看,或者我们有两个角度,一个业界的角度从它的开放,PC机的发展给业界带来很多新机会。从用户的角度,对所有用户来讲把自己网络变得更简单,让自己资源更灵活,自己业务开展能更好支撑。SDN很符合用户需求,对我们网络增强。

    对IPv6来看,终端更多,网络规模变得更加复杂,SDN谈到对网络简化这方面来讲,对IPv6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IPv6起来以后谈到的安全问题,管理问题是一个很严重问题,SDN的应用,SDN的出现,能够帮助IPv6更好在我们应用中推动。还有一个方面IPv6没有NAT的东西,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在SDN的部署,IPv6没有这方面的影响,也让SDN的部署变得更加简单,这是我的理解。

    5:我探讨第二个问题,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原本IPv6和SDN没有本质性的联系,它们可以说完全两个不同的事物,只不过机缘巧合在2012年2013年这段时间凑在一起,在十年前IPv6就大规模推广,我们不可能在这个场景共同探讨它,这两个技术是下一代互联网两个支柱。下一代互联网要演进让大家感受它的好处,这两个支柱缺一不可,当然IPv6更加缺一不可,你没有它很多事情玩不转了,比如说物联网诸如此类问题,缺乏地址做不下去的。

    SDN产生的长远影响,可能比IPv6不小,带来更多变革,IPv6更多是基础性的东西。但是SDN会带来很多灵活性可变性的东西,最终演进的结果我们现在这些人不可知。我对SDN的理解很有意思。

    回到第一个问题,我最早知道SDN的概念我首先感觉到害怕,对我们原有的流量控制设备,我们自己做的流量控制设备是不是竞争者,是不是替代,我原来做的东西没用了,花了几个时间研究发现它给我们带来一个机会,起身SDN这个概念包括OpenFlow并不复杂,不认为这个东西是一个特别特别创新的。但是它比较牛一点站的高度比较高,对互联网,一开始就是说对互联网进行一个全新的设计。它把这个概念或者说把这个定义确定下来之后,大家可以在游戏规则上来讲,去创新,这个是比较重要的。刚才神州数码提到所有以软件方式实现的都叫SDN,这个我赞同,但是我认为补充一点,不能任意变,我们公司软件设备不认为它是SDN,那个东西站在我们角度硬编码出来的,(英文)这些专家制定标准让大家接受了,在这个框架范围内,来使用它,这个有一定的游戏规则,但是又有很强的灵活性,这个是最大的优点,原有只有大公司,思科的(英文)很封闭,(英文)的系统也不会跟你用,这个它制定一个规范,这个规范又非常灵活让大家用,这是对SDN的体会。

    孙剑勇:谢谢大家的精彩发言。我自己个人认为SDN是一种架构一种理念不是一种技术,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应用,不同应用怎么去优化,我们做这个事情过程当中碰到各种各样应用的需求,每一个都有意思,大家更多找到应用,(英文)问我你有什么(英文)。我们没有多少时间,最后至少给在座的观众一个提问题的机会,就一个问题。

    提问:孙总我是麦克通讯的,对SDN以及IPv6作为业界的一个厂家,我们高度关注,甚至也投入不少的力量做一些实际的事情,我们低调一些,这里我问一个菜鸟级的问题,我注意到SDN里面在具体的工程层,或者实现层两个方面。一个基于OpenFlow,以它为核心这样的一种我叫做革命化的演进,还有IETF提出一种基于我们现有网络组建,或者实现架构,在节点型的架构进行扩展增加一些接口,这种我把它认为是一种演进式的,对于这两条路,一个革命化变化,一种是演进式的变化,这里我想请教各位专家两条路往前走分别是什么情况?你们更看好哪一条路?

    1:我们认为肯定是一个演进式的,因为这个跟我们IPv4到IPv6不可能全部切换,SDN的应用一定是演进的。在(英文)这么大规模,用(英文)不现实,不定分节点分布式做SDN的控制。

    2:刚才问题很有专业角度,我的观点,简单观点这两种方案可能我们都在做研究跟进或者学习,最终未来演进什么方向,演进结果目前我判断是未知的。这两年突然大家谈SDN,三年以后咱们还以IPv6峰会谈这个问题,那时候谈这个问题更权威,现在我只说市场接受哪个,将来哪个市场前途更大。SDN目前的架构来讲,很难做到整个(英文)的范畴的,目前集中的资源,或者说从协议本身基础特性,还是园区网,小范畴网络不一定是革命,也许算革新吧,我是这样一种判断。

    3:我说几句个人观点,可能大家不一定同意,我说这是一个伪命题,没有这样一件事。武侠小说到一定境界有剑和无剑是一回事。关注业界演进方式技术被使用,提出也是非常革命的想法,具体实践上肯定采取一种可行的方式做到,SDN也是一个例子,如果是一个很革命的想法,没有实现的途径,实际上那是笔头上的东西。做到对新技术有革命的思想,在部署和技术设计上一种演进具体实际的设计,这样使一个技术得到真正推广,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谢谢。

    4:毕老师最后说这几句话也是代表我的观点,从华为角度来讲,演进和革命,我们中央研究院的使命就是以革命性的手段,以最快的速度从关键技术超越业界。我们产品线,我们有大量的网络产品,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样利用我们已有的这些技术,在它现有技术,实现或不逐步实现中央集中管控的思想,我觉得演进和革命从华为两方面做。

    另外一方面从技术上讲我们现在开始把SDN和传统网络的接入点瞄到边缘,运营商可能不想改动骨干网。中央集中控制有那么多好处,怎么使用发挥效应,智能性的边缘通过软交换,智能控制,最短时间内以有限资源实现SDN带来的好处。真正实现无缝集成是另外一个问题。

    5:我观点非常简单演进最终产生革命,我们现在没法最终产生什么样的革命。

    孙剑勇:感谢刘总提一个很好的问题。今天我们早上的论坛就到这,感谢我们各位专家,感谢大会的组委会,谢谢大家!

编 辑:刘妍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