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4月11日在北京举办。飞象网作为直播媒体将对会议做全程报道。直播内容:

锐捷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市场部总经理杨红飞
我跟大家分享锐捷网络在IPv6的考虑,我今天题目是简网络,享未来。今天任何技术之所以有持续的生命力,最重要一个原因跟业务相结合,我们今天会场大部分人从事工作跟网络设备相关联的,但是我们今天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今天在整个网络界做应用人员从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做网络设备本身人员的数量。这说明其实今天最重要技术的发展,不是由技术本身带来的,而是说业务如何演进。在这个之前实际上我们有必要很简单看看今天网络界我们面临什么挑战?我做一个列比,这些年网络发展基本上是这样结构。最初局域网运用非常多,到互联网运用非常多,到今天移动互联网应用很多,这样路径发展过来,在每一个这样发展过程当中都有非常有代表性的公司所诞生。像局域网时代里面大量做操作系统,以及说基于局域网运用的厂商会出现,互联网时代网站,电子商务更大发展,今天移动互联网从事智能终端,围绕这些产业链的厂商受到最大的追捧。从这个网络界,以及应用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主导这个产业发展的关键。
前面有一位嘉宾介绍这个图,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分钟时间我们会发生什么。有一个数字说2013年中国移动网民达到5.2亿,跟你所用固网人员数量是相等甚至超过的趋势。今天因为我们一直特别关注的是行业客户的应用,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有必要在这里讨论IPv6,我们问自己一个问题是说,今天我们用户真的关注技术吗?他对技术的关注度有多么的重要?我们可以说今天在中国大地上最火一定说政府大力投资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平安城市诸如此类应用的建设。我们这个时候跟某一个城市里面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官员或者专家讨论说,我们讨论一下IPv6,我相信他们可能不是特别有兴趣。
或者我们讨论一下我们今天在智慧城市里面采取什么样的网络技术,获取兴趣点不是那么大,一定会关心是说今天我们如何解决交通问题,我们能不能用技术解决交通问题,我们能不能用技术感知交通问题,这些问题我相信是所有客户都关心的。而如果这个背景之下我们再来说技术上如何支撑的时候,我相信所有的客户都会有兴趣。这里我表达观点是今天客户关注,已经从关心技术转而关注业务。客户从关注技术转而关注业务的时候,今天的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瓶颈。我会有几个期间的观点。今天网络和业务的结合已经不够紧密。我们一开始会说,其实网络是能够支撑业务发展,越往下发展我们发现网络实际上离业务有点远。我们看网络只能看到数据流量有多大,这个数据流量背后包含什么内涵,我们是不得而知的,这个恰恰是用户最关心的。
第二个说今天业务变化非常快,但是网络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的。在座的各位我们举个例子,在北京开一家店,如果这个店,开一家咖啡馆,如果咖啡馆是全国连锁咖啡馆,你需要连到你总部数据中心读取一些数据,影响你开店最大障碍有几个。第一个你需要找门面,当你所有做完,你需要联网,把网络通起来,你考虑你用专线,还是微频还是什么?说到我们今天这个情况我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前些年大家不是关心微频的技术,去年开始微频的技术受到所有人关注。最重要微频里面有一个(英文)微频技术,现在大量应用,是因为今天的智能终端大家都觉得很好用。存在一个问题是说你如何在智能终端获取你的数据,所以你需要的是微频,这时候会有密集关于这个技术应用的讨论,这个技术应用很快。
我们今天网络随着技术的建设有点跟不上,第二个观点是说网络随着技术建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各位看过实际用户里面建设的机房。我每次看我们客户的时候,我都会跟他去提最后一个要求,能不能带我去看看你的机房。你看网络历史有十年的客户,一路建设过来,你发现它网络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复杂的时候要去管理好,像我们今天所说我们需要从原来IPv4过渡到IPv6对客户本身来说是巨大挑战,他考虑一大堆兼容和大量迁移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今天如果我们真的让IPv6发展的更快,其实我们首先看到说我们今天在哪些应用场景和哪些应用领域里面,我们让IPv6更好的解决问题。前面很多专家说到问题,是技术怎么发展,我们运营商做了很多工作。今天我们什么地方需要大量的做,需要网络支撑更大的规模,这可能是IPv6最好的应用场景。
今天很热的话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些通通融到互联网里面去,最后我们加上IPv6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今天有一个大趋势是说今天在所有的行业用户当中,它的网络部门的人员其实不是在成规模的增加,今天用户的网络管理部门的人员是在减少。举个例子我们拿工商银行来说,工商银行除了南北数据中心,每个省,在每个市行都有网络的管理人员,随着随着数据上收以后,在市一级,我们经常说的二三级很,它的网络技术人员取消了,都放到一级行里去了,我们拿江苏来说,工行在江苏某一个地市没有专门负责网络的人员,只有在南京才有。用户的发展就是这样子,今天用户这个部分的投入在减少,他认为今天网络技术发展到十几年下来已经越来越标准。工行增加IT银行最多的是开发中心,它会有大量工程师做应用的开发。所以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一个思考是说我们是不是把事情变得更复杂,还是说我们可以把它变得更简单。前面一位介绍的,华为当年解决融网的时候,我们把每一个乡镇放一个机器,我们扁平化,一下子使得中国很多农村用上了电话,这就是技术所带来的价值。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IPv6的技术,在座专家技术你们会更有发言权。我们要想把这些技术用得更好,我们应该把网络变得简单,有接入大汇聚、有核心,这样多层结构,能不能变成一层,最多两层解决,这样的话用户的压力会上来。因为今天用户不是就技术关注技术,而是关注业务。我们锐捷主张我们把网络简化,我们称之为简网络,可以让用户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业务,设想未来。我们会有几个建议和考虑,跟各位一起做一个讨论。
第一说我们将原本的园区网、区域网数据中心形成端到端的深度融合。网络发展这么长时间,我们数据是不是真的形成端到端的打通,我们能不能确保每个运用都能有序的运行,未必,所以我们中间有不断附加设备产生。我们在一个园区网,城域网里面,我们能够为它访问互联网更快我们会有CDN,还有加速的设备,我们需要缓存下来,这种技术能不能被更好的应用。
第二今天网络接入方式变得很多种,我们以前都是有线接入,今天无线接入成本很方便的方式。大家访问的时候不在固定位置,我随时随地都能访问,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有一些统一的接入平台,可以使得大家接入网络一次性在这个平台所有完成。这对IPP来我说也是一个解决方案。首先解决用户的分地址,我们有很多接入设备给用户分地址,最后管理上肯定出现问题,我们能不能构筑一个统一的接入平台,我们在用户一接入直接把IPv6这个问题解决,背后传输安全这些问题用户不关心,这些完全在技术以及管理上解决。
也就是说在接入层解决,我们把网络数据业务化,我们做智能调度,其实这时候我们用IPv4、IPv6并存,过渡到IPv6去,对终端用户不是那么关心,他认为很好,因为他看到的是业务。我举个不恰当例子,所有用户单位都会买网管软件,今天多少网管软件被有效应用。我们针对于中国企业级市场客户做调研,我们发现100个用户里面,一个礼拜用一次网管的用户不超过10%,每天都用的几乎很少,少于1%,大量客户或者只有出现问题才会去看一看。我们问你买网管软件为什么不用,他说我获取不到什么信息,只是看到设备在那里,没有问题就OK了。我们更深入一步将原本网络工程师能力做一个延展,把业务和管理结合起来,使得他们话语权更重,今天所有用户投资决策发生了改变,以往IT投资一定是由IT部门决策。在今天已经发生改变了,今天要不要做这个IT建设,很大一个部分由业务部门说了算。业务部门说我今天做某一项运用开展,我开展某一个业务,我需要做多少投资,其中哪个部分跟IT相关联的,如果我们把资金解决,把主导问题解决,实际上为我们往IPv6过渡来得更快。这个中间网络要做好准备,将业务变得可视化。
最后一个观点是说我们将实体网络和资源一起做成虚拟化,形成统一的运维管理,会把这个进程变得更快。如果说今天你设备是设备,业务是业务,其实你无法去说服投资者说我们今天需要将网络变成IPv6,他认为我投了这批设备更新之后,我看不到给我带来的附加价值是什么,我们觉得这是问题的关键。所以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我们说如果把网络变得简单,首先在设备上我们需要将技术做融合。我们以前考虑在不同设备,不同功能由不同设备完成。在建设的时候我们会建设成糖葫芦串,今天网络出口环节放在四五台,甚至我见到七八台设备,每一台设备有一个功能,这个设备做防火墙,那个做NPN的,这是做(英文),这防(英文)攻击的,如果做(英文)转换,这是做(英文)转换,会非常复杂,如果我们都把它集合了,集合完之后对于用户来说建设会变得简单。
但是这种集合并不是说全部融合到一起没有区隔,实际上今天技术上可以解决。比如说我们今天将一台交换机设备能够虚拟成12台,意味着说这一台设备我可以看成12台设备,可以确保每一个业务都可以有一台。这些目的的背后都是为了让业务的运营能够区隔化,这在整个建设当中完全行得通的。
还有一个是说我们今天很多设备都需要配置,我们能不能做成零配置,我们能不能把所有的配置集中在一台设备上去,今天CPU的技术发展很快,很多网络设备处理性能越来越高,完全有存储空间,处理能力,把接入层的设备接入上面去,你可以用公有协议也可以私有协议,但是不可以把网络变得复杂,变得简单,拿一台设备加入网络,他的业务展开,不要考虑我如何去做配置,我配置怎么设置,怎么连接这些都不需要。这个思路发展,很快大家不会再去抵触说我们要不要过渡一个技术,大家心目当中对IPv6有一个印象,都会觉得IPv6太复杂假如我们能够把它变得简单,可能所有人都认为说这是一个好的方式。并且用简单的方式当然你设备性能要足够。但是这时候用户只需要管好几台设备就OK。可能只需要管好核心交换机能够控制所有,可能只需要管好防火墙设备,性能足够,把商业性能都加进来。我们完成这些过渡的过程,最好方式我们把今天网络特征做一个改变,我们建设网络不是首先考虑技术,而是够不够业务导向,架构够不够简单有效,我们能不能形成可视化的管理。
如果从示意图来讲,对于最终用户可能需要统一网络安全接入,中间有一个园区网,同时它有一个广域网,如果像纵向单位可能自己建自己的纵向网,最后到数据中心。左边是我们应用,右边是数据,最下面有一个管理平台,这个管理平台由原本单纯从设备曾管理过渡到对于应用的识别,对于应用的管理。
这是我们自己所开发的基于这样架构之下的产品,除了对于基础架构你可以对业务,甚至机房你服务管理,你所有把它融合在一起,你形成一个统一的监控中心。
同时今天锐捷我们在整个行业里面我们提供全系列的产品,最关键的一个是说所有的产品本身的操作系统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所有产品背后运行软件是统一套,你可以装到交换机、路由器里面,用户管理非常方便,可以实现版本规划管理,今天实际上对于工程部门管理部门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我们完成这些事情以后,网络给最终客户最好体验,给网络管理者一个很好体验,我们成为网络业务先行开拓者,我们往IPv6过渡拿来更多投资,在更多投资之下使我们过渡更快的完成,这是今天我想跟大家介绍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