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一发生,作为四川移动网络设备提供商之一的爱立信迅速做出反应。当天下午6点,爱立信派出的22人通信救援队伍中已有8人超到灾区,1台卫星电话已运至灾区,10台基站正在路上。
爱立信参与过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救灾,关于灾区如何进行通信应急,该公司总结了以下经验:
用微波传输快速恢复通信
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光缆便会凸显出易损坏且修复时间长的弱点,而微波传输由于是在两点间进行空中传输,受灾害影响的几率大大降低。微波在速度和成本上也更具优势,一是只需1小时的架设、调试时间,二是体积小、重量轻、布线方便,即使没有合适的建筑物,把微波端站挂在路灯杆上也可以。另外,临时架设的微波设备可以轻松拆下、重复利用,有助于节省资源。
用空口卫星传输应急
地震发生之初,在传输线路瘫痪的情况下,赶赴灾区的应急通信车根本无法工作,当年爱立信采用空口卫星传输技术((即A_bis功能)为运营商解了燃眉之急。当时,四川联通在短短半小时内便激活了北京联通网络上爱立信基站子系统的A_bis功能,让四川联通的应急通信车通过卫星连到北京联通网络上的爱立信基站控制器,保证了都江堰地区应急通信车的正常工作。
对灾区的通话进行智能管控
灾难突然降临后,焦急的人们急于相互联络或者求援,这会对通信系统造成巨大冲击。为了应对这一“尖峰时刻”,通信核心网络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健性和管控能力。爱立信部署在灾区的移动交换中心,采用了智能过载控制机制,根据事先的参数设定,按照用户级别来划分优先级,确保高优先级的呼叫得到更多的系统资源。同时将无法接通的呼叫终止于建立话务的最初阶段,将其对系统资源的占用减至最小,节省出更多的资源给有效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