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信息消费:通信业新一轮发展的引擎

2013年7月17日 08:41  中国信息产业网  作 者:洪黎明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鼓励智能终端产品研发,开展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7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促进信息消费的重大政策利好,昨日的《人民邮电》报也刊登了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对促进信息消费有关政策的表态,包括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设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加快推动中国4G牌照发放和产业化,这些无疑为正面临转型“酷热”考验的电信运营商送来了一丝清爽,也给信息通信业下一步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中国宽带已经背负“落后”之名多年,万众期待的宽带国家战略究竟会不会出台、何时出台?下一代移动宽带通信技术标准和市场之争正处于关键时期,国家对3G、4G发展的态度如何,4G牌照什么时候发放?社会公众、各行各业的信息化需求正迅猛增长,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壁垒却成为重大障碍,如何实现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这些问题一度困扰着信息通信从业者,并越来越成为行业发展乃至扩大信息消费的羁绊。而此次国家及时明确促进信息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必将刺激信息消费的快速增长,并为信息通信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是当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本内涵。那么,什么样的产业既能满足当前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要求,又能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长远目标;既能推动经济转型,又有利于民生改善?扩大信息消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抓手。以往我国依靠对高耗能产业的大量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不仅造成了高污染、高排放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而且引起了低端产能过剩,这种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实践证明,促进信息消费不仅有利于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释放消费潜力,而且会带动新兴产业成长,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工信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达1.7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近9300亿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

    宽带国家战略实施在即,通信业应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夯实信息消费的基础。促进信息消费,宽带“不给力”、“拖了后腿”已成各方共识。对此,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光纤入户,提升3G网络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据工信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将加快设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持续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统筹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要求各级政府将信息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宽带建设普遍服务基金的设立和地方政府规划层面的支持,将成为推动“宽带中国”战略“落地”的两大抓手,也将消除宽带运营商的“后顾之忧”。在此前提下,通信业应以开放、合作、共享的态度加快推进光纤入户和3G、4G网络建设,为基于宽带网络的视频、社交、游戏、电子商务等各类应用提供高速、流畅的接入,增强信息消费用户的使用体验。

    部门信息共享壁垒消除,公众和行业信息化应用将繁荣发展。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共享,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加快就业信息全国联网”。有别于以往国家部署信息化工作时笼统地提出促进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而是在社会公众最关心,也是信息化应用需求最强烈的教育、医疗、就业领域,明确提出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对于社会公众和长期致力于提供这些信息化服务的运营商来说,可谓“大快人心”。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服务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既关系到民生改善,也是信息消费的重点,同时也是各地正在纷纷上马的智慧城市、无线城市的主要内容。但是长期以来,各个政府部门及行业之间信息资源不共享、不对社会开放的状况,已成为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巨大障碍,信息通信业的信息服务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公众的信息化应用需求更得不到充分满足。而今这一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变。据工信部透露,下一步国家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消除阻碍信息消费的各种行业性、地方性、经营性壁垒。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公开和增值性开发利用,将促进公众、行业信息化应用更加丰富。

    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将加快创新发展,要求信息通信行业加快创新转型的步伐。在iPhone手机问世之前,世界对这款手机的需求是不存在的,只有当iPhone手机面世后,新的需求和新的产业链才被创造出来,这正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通过创新供给引导消费”的本意。丰富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消费内容将成为刺激信息消费的源泉,并将加快我国基础软件、智能终端、应用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拓展新兴服务业态。目前看来,“创新供给”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最有可能实现。通信业作为信息消费的网络支撑,同时也是信息消费产品、服务和平台的提供者,应抓住此次难得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网络、技术、渠道、用户规模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针对公众信息消费需求和行业信息化需求开发出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消费产品,在促进国家信息消费目标实现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战略转型,面向未来开辟出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