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图文直播 >> 正文

广州杰赛程敏:TD-LTE室内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2013年8月22日 15:13  CCTIME飞象网  

    8月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指导,TD产业联盟与《移动通信》杂志社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协办的“2013LTE网络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南粤苑宾馆盛大召开。飞象网作为独家直播媒体将对会议进行全程直播。

广州杰赛科技程敏

    程敏: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参与此次盛会。我们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在2000年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改进的股份有限制公司,我们杰赛通信设计院专门从事规划设计、网络优化、云计算技术等科研开发业务。我们业务发展的战略是打造服务、产品加软件的综合性业务服务体系。目前我们杰赛科技院的业务遍及全国25个省,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600人。同时,我们设计院也一直在走国际化的发展路线,目前已经建设有印尼子公司和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子公司。

    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设计员在深度覆盖的思路和方法。

    室内覆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知道LTE肯定是实现深度覆盖,由于业务的特性决定室内覆盖是网络建设的重点。同时深度覆盖的问题必将更为突出,面对楼宇过高过密,深度覆盖的问题更加突出。

    我们首先要提出一个点、线、面的室内综合覆盖的定位方法。要在现有网络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我们室内深度覆盖真正的问题区域。所谓点分析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单个楼宇进行的测试。而线分析主要是通过路测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我们要结合面的分析。包括M2数据的分析,包括网络精细化方针等全面的深度挖掘的分析手段,帮助我们精确定位网络的深度覆盖的问题。

    对于点分析来讲,CQT测试可以真实反映用户的体验,DT测试由于是在室外测试,经常的情况是路测的数据很好,但是深入到室内的话,或者是到小区内部进行详细的路测的话会发现问题很多。

    面分析,通过MR数据的挖掘分析,全面发现网络的问题,MR的数据也存在问题,这个问题包括数据如何定位,以及上层覆盖没有导致MR上报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不能得到全面的反馈。

    我们推荐的是涉嫌跟踪模型进行全面的挖掘室内深度覆盖的问题。

    我们引用的是VOLCANO的模型,它结合高精度的3D地图,帮助我们发现网络的问题,同时具有精度高的优点,同时可以综合反映室内室外的问题。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应用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定位室内的深度覆盖的问题,后面制定解决方案的时候重点要考虑的区域。

    在解决室内深度解决方案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室外站点穿透解决,一种是通过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这两者各有缺点,对室内分布系统建设而言,可以解决单个楼宇的问题比较好,但是存在一个室内分布系统只能解决个体的楼宇,经济效益不高。而室外站点,一个站点往往会解决一片,整体的经济效益会比较好。

    所以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往往是作为室内覆盖的有效的补充手段。我们在做网络规划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合理的界定室内分布系统以及室外站点建设的两点间的平衡点,通过我们在国内多个城市大量漏雨的室内穿透损耗测试分析的曲线,这里有一个拐点,有90%的概率。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把这个作为穿透损耗的取值的依据的话,我们通过室外站点的建设可以解决90%以上漏雨的室内覆盖的问题。而剩下的穿透损耗过大的漏雨通过增加站点的密度效果往往不好。同时对深度覆盖的问题往往又很难解决。这个时候通过室内分布系统进行补充的建设,可以很好的实现室内深度覆盖问题的解决。

    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合理的界定了实现室内室外的手段的协同。具体来讲,室内深度覆盖的解决手段包括三大类,一种是通过室外站点的方式解决,包括灵活采用Small Cell,解决用户的覆盖。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我们突出体现形式多样,主要可以采用CATV,以及FEMTO等等灵活多样的手段,实现真正贴近用户的前端,实现用户的贴身覆盖。

    最后一个是室内室外一体化,可以通过共址建设室外基站,以及小区分布等方式,将室内室外作为一张网络建设进行规划。我们利用各种站型的设备实现无线资源的化整为零,实现信号的更为良好的覆盖,更好的效果和快速、低成本的网络部署。

    不同站型,目前除了蜂窝、SMALL CELL等地我们有多种灵活的方式,可以灵活的选择,这些方式可以实现我们低成本、快速的网络部署。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扇区等手段快速解决一些过高过大的漏雨深度覆盖的问题。在扇区的设计方面也可以通过常规,用天线的,以及设置针对性的扇区解决个别难点的深度覆盖问题。

    在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方面,我们突出体现了形式多样,可以采用多业务光纤分布系统的方式实现多个系统融合的接入。这种方式可以结合现有的有限网络的资源实现快速部署,另外也可以减少系统的容量设置,为后期的系统升级,减少困难。

    还有一种方式,我们可以采用共CATV的方式实现系统的快速覆盖。

    比如说电梯分布,我们针对现有现有网络的电梯方案,会存在一些安全性施工的难度,和干扰的问题,我们提出新型电梯覆盖的解决方案,可以采用电梯随行的电缆信号监控的方式。可以实现快速的部署,并且它的施工相对比较简单,对电梯的影响比较小,可以比较有效的解决电梯的覆盖问题。把线路电缆用于高层的临窗区域,这个问题也在实际的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最后我们想强调的一点就是室内室外一体化的建设的解决方案。

    突出体现的是室内室外一张网,我们去融合,去统一,进行室内室外的协同,具体来讲可以包括我们用室内外解决周边区域覆盖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利用大量的现有的建设的站点资源共同建设室外的基站,解决室外基站建设的选站难的问题。此外,我们最终的理想方案是实现室内室外手段的协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灵活的立体的组网。

    我们室内深度覆盖在TD—LTE的建设中必然是重中之重,我们如何用电、线、面的融合分析方法发觉网络室内深度覆盖的问题,并且通过灵活多样的解决手段实现立体分层的组网,去实现网络低成本、快速的解决。必将可以很好的解决室内深度覆盖的问题。谢谢大家。

编 辑:崔玉贤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