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飞象原创 >> 正文

4G商用时代“三国杀”开战 竞争促使资费下降

2014年3月19日 07:31  CCTIME飞象网  作 者:马秋月

    飞象网讯(马秋月/文)3月19日消息,随着昨天中国联通宣布4G商用消息的尘埃落定,4G商用时代的“三国杀”战幕终于拉开。如果说资费和终端是目前各自手中兵器的话,那么“沙场秋点兵”终于开始,在各自建网的沙场上拉开阵势练一练。随着竞争的展开,资费进一步下降成为趋势。而终端尤其是手机成为各自手中摇旗呐喊的擂鼓以及“开疆封土”的“利刃”。

    竞争让资费更低

    昨天新闻焦点莫过于联通的套餐资费揭开面纱。推出“4G/3G一体化套餐”,76元起步,最高档次596元,套内流量比3G套餐大幅提升。同时为控制套餐外高额流量费用,中国联通还推出了套餐外国内流量“双封顶”措施,即对于用户超出套餐外国内流量费达到600元后,停止计费,用户仍可继续使用,当国内计费流量达到15GB时,将自动关闭数据通信功能。中国联通市场营销部总经理熊昱还透露,未来中国联通将适时推出自有组合套餐、共享套餐。

    就在联通宣布套餐的前几日,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也低调宣布4G最低消费门槛从128元降到58元。而且广东移动总经理钟天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4G资费仍然有一定的下降空间,中移动将推行‘双封顶’政策。”之前中国移动4G数据流量从40元400M到280元10G共7档,全国长市漫一口价语音从48元200分钟到408元4000分钟共7档,数据业务包括短信和彩信各3档。

    而一直沉得住气的中国电信,在今年2月14日宣布4G商用以后,便很少在公开场合谈论4G套餐资费的话题。中国电信囿于目前无4G手机只有上网卡,所以其4G流量套餐资费的标准是分为月付70元、100元、130元、200元以及280元共5档,分别对应每月1GB、2GB、3GB、6GB以及10GB流量,与中国移动4G上网流量包资费完全一致。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就表示当前4G资费过高是事实,但解决的之道在于市场竞争。随着中国联通宣布4G商用以后,三家运营商的竞争就开始了,4G资费也一定会下降。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此前表示,中国移动已经在进一步优化资费套餐,资费还会进一步下降。

    同在两会的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也认为将来4G资费肯定会下降。“而且单位流量价格一定会下降,不然消费者不满意。一种新技术新产品,运营商在考虑定价时既会担心价格对消费者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又会担心新的定价是否会影响其他业务存量,需要给运营商时间。”

    而飞象网CEO项立刚表示:“只有4G才能让流量价格更低。要想让流量价格降下来,唯一的可能就是技术的进步。虽然各家电信运营商最初的4G资费还不是特别便宜,但已经比3G时代便宜了,只不过一开始网络还不完善,如果过于便宜,大量用户拥挤进来,体验会不好,随着网络逐渐完善,价格一定会逐渐降低的。”

    然而,业内人士陈志刚认为,资费并不构成规模运营的核心竞争优势,除了网络连续覆盖的速度、终端品类丰富度和价格下降速度,服务的差异化将是影响4G市场竞争格局的第三个核心外围要素。

    终端成运营商“开疆封土”的利刃

    不可否认,好网络也要有好终端支持才能体现。这也成为运营商“开疆封土”冲锋陷阵的马头兵。

    就在昨天的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各手机厂商大佬悉数到场展台,场面身为壮观。联通更是一口气发布了61款终端产品,其中4GLTE终端25款,42M终端28款。中国联通市场营销部总经理熊昱在会上宣布,2014年中国联通预计定制4GLTE手机5000万部,全年共定制150款4GLTE终端。同时中国联通方面也表示推动发展LTE四模成为国际主流。

    中国移动此前宣布计划2014年采购4G终端5000万部,其中,手机将占到4000万部。而近日又调整4G终端策略,明确要求4G手机需支持五模,并将在第二季度推出五模千元智能机,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讨论。

    而一边默默的中国电信则没有4G手机推出,不过最近有消息称中国电信首款4G手机已在工信部相关部门的检测中,预计3月中旬即可通过检测并获得进网许可证。目前,许多主流手机厂商都已向中国电信小规模提供4G手机,用于其试验网建设和测试,相信随着中国电信4G手机的问世,其4G套餐资费也会渐渐浮出水面并逐步完善。

    

编 辑:魏德龄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