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4月18日在北京举办。飞象网作为直播媒体将对会议做全程报道。直播内容: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下一代互联网产品线总监 解冲锋
解冲锋:大家好,欢迎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在这交流,题目是IPv6与SDN在核心网络中的融合应用。我们算一个数一亿三千万宽带用户里面如果统一拉平现在1.7%是IPv6,考虑IPv6覆盖率是5%,这也是有赖于运营商的努力,也是各界支持密切相关的,现在发展IPv6过程中网络也在进行新的一个变革大家也知道SDN的引入,网络IT化,硬件标准化等等一个变革,那同时要有IPv6的一个发展,这两种技术应该是在一个网络里面融合不可能两个技术两个网,那两个技术发生碰撞又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融合怎么融合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那从IPv6本身来说我们以前说是IPv4的,现在是双栈的阶段,业务是双栈的,用户也是双栈的,但再往前走是纯IPv6的,刚才崔老师也提到慢慢IPv4就退出了,但是从这儿也看出过渡技术本身从时间意义上也是发生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空间上说在一个大的网络特别像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覆盖这么大的网络商不可能以一种过渡技术解决问题,可能是多个技术共存的,在我们做的研究过程中面对的一个现实当然就说中国电信做了这么几年的网络部署我们选择的方案,也制定了过多的路线但在实施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也有一些议题是大家需要关注的,这是通过网络过渡的人都是有借鉴的,第一个部署这个过渡设备,特别是在固网里边它是偏重很多网络边缘容易备份的问题,那怎么做到经济性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是智能管道协同的问题。第三个就是一个面向反向业务的访问。第四个就是地址有效使用的问题。地址越来越少怎么把它得好,还有网络能力开放性的问题,这样降低业务开发的成本。第一个就容易备份的问题在以城域网为例,部署一些过渡的设备,这些都是要额外增加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不是需要备份就投资投资,这样投资是很大的,这里面要考虑怎么节省投资。
还有一个网络方要简捷可用,其次就是智能管道协同问题,这种提速分两种一种是前项的提速,针对单个用户提速要好一些,我整个都可以把它提速了,但是很多时候基本上是后项提速。有些过渡技术它是用隧道把那个IPv4封装在IPv6里面,那么这种情况下你在备份的设备就看不到目的地址,但是这个确实是我们发现的问题,有一些方案也有了。第三个是反向业务访问,比如说用户有四位摄像头,现有的过渡设备不属于后,在城域网有两种过渡技术有多个过渡设备,它的地址是没有统一管理的,每个部分都是无配件下,比如说在城域还有一个开放能力也可能对网络流量进行优化,过去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少未来这方面是值得关注的值得。
然后我们又回到过渡技术,包括隧道包括翻译他们本质上都是一些基本能力组成的,有的是有NET的,有的是没有的,还有一些是无状态有状态的,有的是64翻译的,那我们网络里面能不能把这些能力能把它进行抽象进行统一化的描述,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组合,这个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思路,所以第一个事情就是数据模型统一化,把它描述出来以后在SDN交换层进行匹配,那我们就把以前的过渡设备里面所有东西在一块硬件里面实现,我们现在能不能把它再进行分离把它也分为控制层应用面,或者一些插件来考虑,我们需要什么过渡技术,我们向应用层发出指令,这样是不就可以满足刚才我提的问题所以这样的话可以通过统一编成接口来实现过渡技术而不需要换设备做这样强制性的一个切换,这是我们提到很重要的方向,当这样的话分为三个方面的话应用层可以分为不同描述,也可以采用像SDN的协议接口直接拿来使用。应用层我们认为除了这种过渡技术之外也可以做一些其他功能对底层地址资源的管理还有底下流表的一些处理显示都可以在应用层来做。针对某个用户一个访问然后这样的话通过底层通用性提供解决方案。左边是不同技术过渡的调度以前是不同过渡技术是不同地址池,利用(英文)实现统一地址调度和解决,然后设备之间比如说城域网有多台设备,设备也可以通过集约化的控制器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负载均衡也是很重要,负载均衡不同组流表不一样因为不同的用户还有不同的业务,冗余备份组也可以来做。这是第二个界面就是我们相当于把交换机配置成一个网络侧的设备,我们也可以做这么一个设备,在应用层可以做这么一个配置。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应用层也可以对这些底层交换机信息进行一个查询一个显示,当前它都有哪些数据流都可以进行展示提供一个方便的手段。
如果说SDN和IPv6结合,可灵活支持多种过渡方案,新的过渡方案可通过控制器进行及时配置,弹性的资源共享和统一调度。还有一个对业务能力的开放,我们有一个事例我们知道有很多一些CGN的设备,那么这些结点之间相互通信的时候,一般来说它是要通过中间一个转向,但是我们也想网络里面部署很多网络设备,比如说CGN设备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上面直接转换,如果里面有IPv6端到端的通信发挥IPv6的优点,但如果没有地址,我们利用CGN设备可以转一下,把运营商转换资源可以利用起来,所以我们也可以目前利用思路可以通过开放式网络架构为第三方业务提供互通转换服务,实现IPv4-IPv4以及IPv4-IPv6的互通。
最后一个小节随着IPv6商用发展的起步,以SDN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将和IPv6在网络中融合,通过开放的IPv6网络架构,可以灵活满足过渡期不同过渡场景的需求。未来需要通过集约化控制,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和统一调度,提升网络资源使用的效率性。利用SDN的网络开放技术,实现网络能力的共享,降低业务开发的成本。这就是我的一个汇报,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