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4月18日在北京举办。飞象网作为直播媒体将对会议做全程报道。直播内容:

Ixia高级市场拓展经理 Michael Haugh
MichaelHaugh:我个人是在IPv6测试方面工作二十年了而且我在SDN方面也工作三年多,也是我首次来到中国我很喜欢这次的中国之行我还带了一些北京烤鸭希望在这里有美好的时光。我们来看一下用SDN/OpenFlow实现向IPv6的过渡。我们怎么样来进行相关的测试,怎么来确保在IPv6的时候我们可以和SDN结合能够更好的来进行这样的一些应用,比如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等。
那我们现在在SDN方面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一些模式我们在基础设施方面是非常昂贵的,这方面也有很多设备我们有很多不同厂商进行设备的提供这些都是不一样的,也使得我们管理的困难,同时还加大了运营的费用因为有多厂商物理网络的建构,所以我们希望努力来应用,比如说运营商对这方面发展有时候有点灰心了,要把这个嵌入进去在这方面还要进行服务这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才能融入更好的服务,我们如果把这个模式颠倒过来用低成本软件进行编成,能够在更好界面来谈论,我们在应用方面也有很多智能化的因素,包括可编成的计算机你的手机等等都可以来做这样的应用这个就是我们的愿景,那么这个模式可以降低我们在运营上的成本从长远来看甚至是降低这样一个硬件的成本,也就是有时候我们可以比如说看到PC在个人电脑方面的这些硬件或者是软件等等,那么在以后我们可能会更好的在这方面来应用相关软件。
好的,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架构,也就是把控制面和数据面相分离,我们到这些协议它们都是分布式的这些协议,所有的设备都有自己的网络,所以你看到这样一个网络自身可以进行修复,我们怎么样来更好的在自身网络上进行更好的部署呢,那么它能够更好的来进行管理来进行相关的应用,所以这种分布式的那种模式它是怎么样来运行,如果我们把它,它并没有做得很好,所以我们怎么把它集中进行管理,我想跟大家说的是OpenFlow,一个是SDN的集成,我们是南面的接口这就是OpenFlow现在在做的,它自身来说并不是万能药解决很多问题,那么它的控制器有很多功能可以有很多应用,然后我们在这个IPv6它是驾驭在这个架构之上进行管理,所以在这个控制层也就是这个控制器可以发号指令,这个是可以进行配置的一个协议,但是它还不是图景的全部,OpenFlow它最开始是在斯坦福伯克利进行研究的,当地有一个研究的协会,通过这样一个努力,他们希望推动它全年的商业化,那么斯坦福它是建立起了这样一个ONF的一个组织,那么它就是包括有OpenFlow这样一个协议的界定等等,那么它已经公布了很多不同的版本到1.3这样的版本,也就是OpenFlow,这个组织ONF说我们在这方面的推进也遇到不同版本,而且我们现在又在努力推动下一步稳定化的设计。这个控制器它发号指令然后我们在编成时候能够进行相匹配,这是集中化的管理使这些硬件相关控制器能够更好的结合我们来看一下它这方面的匹配,那么它在这方面可能在某几个领域然后来进行这样一个匹配,还有在数据上比如说你可以从这个机器得到相关统计数据,然后这个协议本身它并不是说,它可以更好的来进行这样数据的编成,那么很快的我们来看一下OpenFlow v1.0版本是怎么样一个情况,我想在这个表上指出的是一看这个1.0它是怎么样来进行调配的,大家可以看没有IPv6对不对那么在端口上可以用IPv4没有容纳IPv6,我们怎么样用1.0连接到IPv6上,我们可以看相关转移机制我们讲过这个隧道,我们讲过46之间,还讲过转移的这种技术。
那么我们来看到这个1.0它所做的是在这方面你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支持,它主要在物理接口上为基础,也就是说这样一个服务器它是连接到OpenFlow网络,你可以连接它的接口并且指定流量往哪里去,比如说WLAN可以在指定流量搜索,另外的一个就是选择你用第二层也就是说WLAN match。另外一种是混合的模式,你用一般交换机的模式,很像双栈道的模式,然后SDN也是在实现自身的操作,但是它们互相之间没有这种交互性,所以这个可能是一个过渡的方案,就是混合的机制。那我们可以看一下图,那么在OpenFlow基础上它的1.0版本上的网络,那我们可以建立起L2来支持IPv6,如果你的这样一个网络那么它就像比如说在交换机上怎么进行运作,我们可以把它和一个隧道的界面相交接,相关隧道的技术。刚才讲到1.0,现在看一下1.3这方面有更多的功能还有它的能力我会很快的说一下因为我今天时间有限,有一个就是多表它不是单表的形势,那么现在你可以把这些不同多表连在一起还有其他各种表等等那么这样就可以让你对自己硬件进行控制并且也可以更好来管理它的大小型号,那么从1到3大家可以看进行的这个匹配,从12个到14个,比如说协议可以进行更多的衔接。那我们可以从1.0过渡到1.3看到,还有协议的提供,这些对于服务提供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1.3它是怎么样和IPv6相衔接那么你当然可以用这个端口为基础的这样一个衔接还有也可以用SDN在L2上进行的工作,很多数据中心都是进行在L2上的,你也可以上进行IPv6,我们也可以看更多更有意义的方式进行IPv6。
在SDN网络上那么你可以看到IPv6的这样一个地址还有它这样地址的应用,另外一点我想说的是你看到了这样一个图纸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三种设备,那我们都可以来实现对IPv6的支持,但是你的这个控制面上面,你可以看到所有IPv6方面的协议,它就可以从这个边缘设备传输到控制器,也就是说有很多的工作都需要在控制器上来做并且进行加工和梳理,那么如果大家来想这方面测试的工作,比如说我怎么来看到底有多少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这方面用户它的使用情况,那么这个流表它必须要有可以测量可拓展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控制面上这个控制器它要做到一个主控的工作让它的拓展性得到体现,所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它非常重要的特点那么在ONF刚才说到的这个组织里面,我就是在做测试工作组负责的工作,我们在看协议它的运行还有副操作性,这个测试每年大概有两次,第一次会在中国的北京也就是在天地互连实验室当中进行,我们也会进行这样一个测试我觉得这个测试是非常的激动人心的,因为有很多人他们有机会到这里进行相关测试这个环境会得到很好的控制也会更好对协议运作有一个了解,比如说中国电信可以把应用和控制器带到实验室带来测试,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我们可以做得很出色的一些工作,比如说我们在美国也做过,我们做过四次,在过去两次当中都是IPv6测试的,尽管在这方面受到的支持有限我们还期待有更多的进步。
另外在一致性方面我们对1.0一致性的测试还有1.3,在这方面的测试结果今年晚些时候会得到公布也会得到相关认证也就是这些运营商和厂商必须得到相关认证,要确保他们是符合标准的,那么在我仔细讲这个测试之前我想告诉大家设备的一些情况,我们进行三个分配OpenFlow,就是你完全软件基础的,完全靠交换机,在协议方面做得很好,在转发方面运行就会有问题,另外还有就是你对于现在的这个路由还有交换机这是第二个体系比如说华为等等,这方面也牵扯到软硬件的测试,它现在的硬件不一定就是会支持这个OpenFlow,而它的转发表这方面它也会受到局限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到L2上面还有在第三层方面两方面用的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可以对它路由进行测试,那么有一些它可能是在软件方面进行的转发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它的表现就不尽人意,所以在这个系统上面我们必须要确保这个转发表那么它在这个软件上表现应该是有一致性的。
那么还有一些硬件它需要得到优化,那么有时候我们用这种可编成的处理器是非常昂贵的,也就是你有一些比如说好的这样一些硬件你可以在此将它的功能优化加以使用,好了,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三方面的测试,一个是一致性,第二个是表现和拓展性的测试,那我们需要来看一下OpenFlow的交换机还有控制器进行测试来看它们是不是如预期般运行良好还有基准的测试,包括流表的表现还有它的性能等等,那么这有很多方面都需要考察我们也是在这方面方法论的标准工作,在一致性方面有时候把交换机隔离开来了,因为我们觉得比如说在ixia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在这方面我们模拟了控制器的工作做这样流表向它进行指令,然后在其他的这些端口我们也是在数据层上进行,希望你的设备做什么到底需要修改报头还是让它做一些其他工作,让它工作越复杂看到的越多还有在以太网方面,可能有时候表现不太如人意,你需要做测试来运行。
那么我们在控制机的时候,那么在最开始测试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交换机上面并不能够得到完成,可能这个控制层在对于分包的解决和分析中不能有效解决和分析内容,所以我们需要控制器来分析所有信息,一旦控制器出现问题整个网络都会受到影响。那么我们从另一方面看控制器,我们需要给控制器加压,我们来监测这个控制器的性能包括它如何来配置整个的性能。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那么我们目前就是希望能够提升我们的性能提升我们的能力然后测试这些控制器,同时我们也刚刚完成了一个测试,这个测试的结果我们在网站上都可以看到。最后就是测量基准点的问题上我们对控制器的测量是这样的,有一个是我们做过的就是流表的能力如果我们在配置SDN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它所有的支撑能力,所以说这个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包括流表的能力,能够将这个流量推送到多少设备所以再一次我想感谢大家,虽然演讲很短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内容可以和我们联系,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