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讯 (计育青/文)十几年来,电信网络的不断进步造就了互联网行业持续高速成长的神话,但作为电信网络的建设者和经营者,运营商的传统业务以及商业模式却不断受到来自互联网OTT业务的侵蚀。不但语音、短信等主营业务收入不断下降,从3G到4G不断投资的移动数据业务也一直增量不增收,运营商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持续减弱。
对于运营商来说,尝试与这种趋势进行对抗并不划算,更明智的策略是顺潮流而动,开放电信网络的各项能力,支持这股潮流的发展壮大,从而为自己找到新的收益来源。目前国内外很多运营商都在尝试对外开放自身的业务能力,为此提供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很多,不过连续5年来位居全球SDP市场份额榜首的一直是来自中国的华为(来自Infonetics/Gartner),华为的业务交付平台(SDP)因此积累了大量的成功商用经验。
“华为SDP的战略是做运营商数字业务转型的最佳合作伙伴。”华为数字业务产品线营销运作部部长李欣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认为SDP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其中还包含了一个与运营商合作共生的价值链,未来会持续给运营商带来丰厚的盈利。”
能力开放是必由之路
面对扑面而来的OTT业务洪流,运营商可以尝试推出自己的类似业务,但庞大的体量、复杂的管理体制,注定了运营商不可能像互联网公司一样灵活多变地应对用户需求、不断发现新的商机。当然,在数据业务领域,运营商也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运营商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海量的用户信息和用户行为信息,借助这些数据可以挖掘出用户使用习惯等极为珍贵的信息。运营商还拥有高质量的网络基础设施,可以让业务交付更有针对性,让不同层次的用户获得差异化体验。此外,运营商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也是一般企业难以比拟的,这就为运营商开展数字业务、为第三方业务提供支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欣认为,为了获得数字业务转型的成功,运营商需要立足自身的优势,加快构建自己的综合能力开放和价值链聚合平台。基于该平台,运营商一方面可将传统的通信产品进行升级演进,从基于终端、面向人的服务,扩展到基于API开放的网络能力,并建立平台统一对外开放;另一方面,运营商还可以聚合各种外部能力,通过灵活的商业模式聚合应用开发者、OTT业务提供商、行业SI(SystemIntegration)将业务扩展到OTT应用、行业应用,打造新型的产业链。
AT&T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通过对自身能力整合和外部资源的引入,AT&T构建了以API开放为核心的生态圈和价值链。通过计费、话音、消息、终端、物联网等能力的开放,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网络通信和行业应用能力,利用产业的智慧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业务应用。目前其月API调用次数从2008年的数百万次增长到乐数十亿次的规模,成为北美运营商构建开放平台和价值整合的成功典范。
根据丰富的SDP商用经验,华为总结了能力开放的三大价值。一是能够有效优化业务网络,降低TCO;二是通过能力销售,可以激活现网资产,撑大管道流量;三是能够获得大量新的收入来源。通过能力开放,运营商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开展业务创新和孵化,构建业务生态圈,在数字经济大潮中巩固自身在新兴价值链中的地位。
运营商核心数字资产
运营商的数字资产非常丰富,既有语音、消息、实时通信、传输网络等核心电信资产,也有云资源、地图、位置、支付等价值链资产,还有垂直行业的信息资产、来自第三方的API应用资产等。华为的建议是凡是有价值的能力都可以开放出来,催生更多的业务创新,从而帮助运营商建立在产业链中的关键位置。
华为将运营商可供开放能力分为了8类。第一类是实时通讯类,包括为第三方应用提供话音、消息、会议控制、多媒体通话、呼叫控制等能力,利用这些能力,应用开发商可以为用户提供及时消息(包括短信)、点对点通话、多方会议、多媒体通话等服务,实现以前只有运营商才能提供的通讯类服务。第二类是提供与用户、终端有关的信息,包括用户连接信息、网络接入信息、位置信息、终端更换信息以及用户流量余额等信息。第三方应用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准确获取用户接入状态,判断用户获取服务的能力和渠道,从而为用户提供最合适的服务。第三类是计费和支付能力,应用开发商可以借此解决内容和应用支付复杂、用户支付意愿低的问题。第四类是用户接入鉴权、统一账号和用户画像等能力,以及用户精准分析和精准营销能力,帮助应用开发商迅速开展业务,并建立高质量的营销能力。
除了上述四类能力之外,运营商还可以开放网络优化、云服务、业务系统能力以及自有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帮助第三方应用更好地开展业务。
在能力开放方面,国内运营商也获得了不少成功经验。比如中国电信与用友软件开展的IMS网络能力开放合作,在用友ERP系统中置入了中国电信基于IMS网络的话音和电话会议能力。用友ERP的企业用户在使用ERP系统的时候,通过内置的语音和多方会议能力,实现点对点通话和多人电话会议功能。中国电信负责提供呼叫控制、电话会议等能力,企业用户根据通话时长支付电话费用给中国电信。双方的合作为企业市场提供了个性化的通讯能力,对外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对内扩大了IMS网络的使用场景,提高了网络收益。
中国移动的“无线城市”平台也在对外开放能力,包括用户信息、接入认证、短信、语音、数据分析、支付、内容审核等等。内容型合作伙伴提供资讯和生活服务信息,通过无线城市的渠道进行发布,并通过无线城市提供的前向和后向收费获取收益。生活服务类应用可以借助用户信息、接入认证等能力,直接在中国移动的庞大用户群中进行推广,降低了用户推广注册成本。
根据经验,华为提出了运营商能力开放的两种销售模式。一是将能力作为产品批发给企业开发者和应用开发者,企业开发者和个人开发者根据能力的使用情况付费给运营商;二是将能力作为工具提供给系统集成商和应用开发者,最终用户通过运营商付费后,运营商和开发者双方分成。
多年第一,源自坚持
李欣告诉记者,帮助运营商能力开放的企业和解决方案很多,但华为是全球实力最强的。
华为的能力开放解决方案包括APIExposure集成开放框架、开发者服务、数字业务商业使能、数字业务云等模块。其中APIExposure提供即插即用的能力集成与开放,并提供为运营商提供API上线、监控、售卖、结算等全流程运营管理;开发者服务提供SDK、开发工具、能力购买、API配置、监控等一站式服务,包括在线Web IDE开发工具和开发者社区;数字业务商业使能提供数字业务的端到端管理,包括产品管理、支付、用户数据管理、营销工具、商业流程、数字商城等等,支撑数字业务的E2E运营;数字业务云则为平台和应用提供云计算资源。
“华为开发SDP的历史可以上溯至2006年前后,在2010年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摘取通信领域最高奖项BestSDP(最佳业务交付平台)。”李欣说,“华为SDP已经连续五年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Infonetics、Infonetics”
谈到华为SDP的优势,李欣认为是全方位的。首先部署、使用都非常灵活简单,对运营商的现网业务“0”影响,开发者“0”学习成本,而且预集成的各种电信能力可以“即插即用”;其次提供有PayU/收入分成等多种商业模式,有效降低业务创新门槛。此外,在华为看来,SDP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实际上涉及到用户的商业流程的梳理,需要考虑整个价值链。“华为SDP通常会带着合作伙伴去跟运营商探讨能力开放,这对运营商来说,意味着实实在在的收益。”李欣说。
目前华为SDP已经在世界各地取得了大量的商用实践经验并帮助运营商获得商业成功,在拉美有几十个国家运营商采用了华为的SDP,近期印尼、马来西亚、沙特Mobily也采用华为SDP取得了良好的商业效果。“拉美的AmericanMovil使用华为SDP多国能力开放解决方案,目前单月收入已经超过了七千万美元。”李欣说,“基于华为SDP的中国联通沃+项目,上线近一年来,总营收已经突破1亿元人民币,最近一个月收入超过3000万人民币,增长率非常快。”
取得如今的成绩,李欣认为主要是因为华为长期坚持下来了。“是华为的长期坚持积累了今天的优势,与其它能力开放方案提供商不同,帮助运营商商业成功是华为的长期战略。”李欣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运营商数字业务转型最佳的合作伙伴。”最佳合作伙伴意味着运营商有了问题,首先想到的问计对象是华为,华为还要能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同时帮助运营商打造价值链,与合作伙伴一起赢得收益。
“现在华为拥有世界各地的能力开放商用经验,与底层的接口也在不断改进和革新以适应业务的发展,所以我们在SDP领域的优势将长期保持下去。”李欣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