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讯(魏德龄/文)今日,三大运营商与国内虚拟运营商一起在此前有所争议的进价偏高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双方共同签署了移动转售业务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文本,从而解决了此前困扰虚拟运营商的“批零倒挂”问题。
此前,尽管虚拟运营商均推出了自己的众多套餐产品,不过在价格上虚拟运营商的价格甚至还会高过基础运营商。而原因则在于目前虚拟运营商从基础运营商处的进价甚至可能还高于运营商向用户推出的产品的售价。根据当时的相关统计来看,虚拟运营商的语音业务资费标准基本是在0.12元/分钟左右,但国内三大运营商语音业务资费在套餐当中的资费却为0.1元/分钟。虚拟运营商的流量资费约在0.15元-0.2元/MB之间,而移动、联通在通过4G套餐的推出后已经将流量降到了约0.05-0.06元/MB。

针对这一移动、联通、电信面向消费市场零售的通话、短信、流量平均价格要低于批发给虚拟运营商的平均价格的问题,不久前,多家虚拟运营商已经开始向工信部就此问题提出了意见,要求工信部可以让转售业务的批发价格可以不高于运营商市售价格的平均水平。
今日,国内的三大运营商与国内六家虚拟运营商企业代表共同签署了虚拟转售业务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文本,笔者从会议上了解到该文本不是法律或条例,而是基础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之间达成的共识,需要签署的双方共同维护。此文本中要求虚拟运营商在三大运营商中的业务进价将可以随着运营商市场中的价格浮动来随时变化。
随着今日虚拟转售业务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签署,未来虚拟运营商将会解决此前遇到的“批零倒挂”问题。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会场中也表示目前移动转售业务还处在试点阶段,如果虚拟运营商在试点过程中遇到政策障碍,可以及时反映给工信部,工信部将会营造公平的竞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