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让采访对象上镜能够美美哒,记者朋友们打光也是蛮拼的。
什么叫做幕后英雄,什么叫做背后的故事,上面一张拍自“2015世界移动大会-上海”(MWC Shanghai2015)的内涵图就有答案。
其实,在本届MWCShanghai上,为了让大家能够美美哒,还有很多幕后英雄操碎了心。
啪啪打脸,千万别!
这是一届非常高大上的移动通信大会。来自大会官方的数据称,MWCShanghai2015的参会人数已经超出了原本预计的3万5千人,共有350家企业在云集在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三间总面积为3万5千平方米的展厅中。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就意味着至少有数万台终端云集在了大会的会场。如此密集的终端并发连接数量,再加上各大参展商在自己展台利用LTE布置的Wi-Fi热点干扰,通话连接失败、上网卡顿等问题一触即发。可是,你毕竟是叫做移动大会啊!前沿的移动大会,4G上网发个微信却发不出去,似乎有哪里不对……

圈里人都知道,大型展会、场馆的通信保障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但是,这个难题却并非无解。
总体网络状态,稳定;嘉里中心会场区域关键性能指标,良好;核心区域关键性能指标,良好……来自MWCShanghai2015大会网络安全小组的一项项数据显示,大会现场的网络信号成功抗住了海量并发的挑战,为会议的顺利召开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一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答卷,而且其中肯定少不了上海贝尔的献计献策。
这并非演习,重复一遍,这并非演习
作为举办场所唯一的TD-LTE设备供应和通信保障提供方,上海贝尔并没有时间去进行完整的演练。6月初,展会4G通信保障任务下达;6月29日,设备进场,这时离展会开幕还有两周时间。更让人揪心的是,由于场馆内展会众多,所有的安装、调测和优化工作只能够在布展间隙进行,实际可利用时间不到一周。而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上海贝尔需要确保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主会场、嘉里中心分会场、下榻酒店及周边沿线的4G覆盖通信万无一失。
这时一场真枪实弹的战役。从“武器”选型,到既定战术和战略方针,上海贝尔调用了所有“高精尖”手段。
高屋建瓴拟方案——自MWCShanghai2015大会保障方案审批通过开始,上海贝尔的工程人员就开始投入到紧张的保障筹备工作,对现场展区进行全方位摸底,积极和用户沟通,准确匹配用户的需求,模拟高负荷话务负情况,从工程、优化、功能测试和实时监控等全方位制定了应急通信保障预案。
精英产品齐上阵——在上海贝尔向运营商提交的“室内规划方案”和“专网解决方案”中,其网络设计动用了几乎所有的网络覆盖产品形态,以适应不同的场地和环境情景。最终在长180m宽70m的室内空间中成功控制了干扰,实现TD-LTE的19个小区覆盖,同时在线容量达到7200,这不仅保证了用户的连接速率,更为高密度大容量密集场所组网提供了宝贵的经典成功案例。同时,400UE、VoLTE、CA、负载均衡均等最新技术的采用络体验,也帮助运营商实现了最完美的通信保障承诺。
尖刀精神勇当先——当MWCShanghai2015的与会者滑开手机屏幕,与同事分享大会演讲内容,或者向朋友发送现场展示的新产品图片时,他们不会想到,过去的一周上海贝尔通信保障小组的成员们是这样度过的:早上8点现场到位,凌晨3、4点工作才能宣告结束,尽管家就在上海,不过一些组员甚至整周都没有回家。为了解决布线问题,小组督导甚至钻到天花板里解决传输问题。保障大会顺利进行的“幕后英雄”,这样描述他们相信并不夸张。
在本次展会中,上海贝尔所承担保障的运营商在主场馆区域首日4G用户超过3万多,三天内共计密集承载了7万多个4G用户。
一座城市,一场大会,孕育了无数个故事,MWCShanghai2015会场上发生的每个故事情节五花八门,故事主角也都不尽相同,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通信保障,是让这些故事鲜活起来的基本要素,上海贝尔所要做的,无非就是让每个主角都能在故事中表现得更加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