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时间:2015年9月23日
主持人:吉利
嘉 宾: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董捷

记者:董总您好,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本届通信展虹信带来哪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董捷:今年是武汉虹信公司全面进入行业通信市场的一年。针对行业用户,我们推出了两款全新产品,一款是针对应急通信使用的一体化基站eCube,产品集基站、核心网、多媒体集群调度系统于一身,体积小巧、便于便携,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公安、武警、部队、应急救援、消防、抢险救灾等需要应急通信的场所。这款基站是目前业内体积最小,集成度最高的一款宽带集群基站。
我们同期还推出了一款LTE多媒体通讯终端FH688,支持TD-LTE1.8G/1.4G专网频段,和公网全制式,全频段,实现了公网和专网的融合。这两款产品的推出,将在专网行业通讯领域,特别是环境非常苛刻的应急通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eCube是今年新出的吗?
董捷:今年8月刚刚推出。虹信一体化基站eCube的机身是全金属密封外壳,eCube不依靠风冷散热,整机达到IP67的防护等级。正是由于我们的设计工艺达到这样一个全密封水平,才能确保最苛刻的环境下,设备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特别是在一些危险环境下,例如:震区,洪水、飓风、沙尘、火灾等极端恶劣的场合。eCube的第二大优点就是快速开通,当灾害现场的通讯设施受到损坏,无法运行时,可以把一体化基站运到现场,通过一键操作在5分钟内开通,为我们的现场工作人员提供应急通讯保障。在展会上,我们看到虹信公司的这款一体化基站是放在鱼缸里的,这是全球第一款能放在水里的4G LTE基站。
记者:现在打防水概念挺多。
董捷:现在打防水概念的手机挺多,但是能达到IP67防水等级的基站,可能虹信的eCube是首款。
再介绍一下FH688专网通信终端,确切的讲,它是一款用于行业的专业化的通讯装备。FH688在整体的结构、造型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行业使用的要求。它所支持的业务频段非常全面,包括1.4G、1.8G的专网频段,还包括国内运营商的公网频段,也就是2G、3G、4G所有的频段和所有制式,支持公网和专网之间的自由切换。这个特点,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为我们的专网覆盖区通常是一个有限的区域,那么以前用户很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当它离开了这个专网覆盖区的时候,他会失去联络,而现在FH688可以自动在公网和专网间切换,在任何地点都有通讯保障。所以这些方面虹信公司的专网产品走到了行业的领先位置。
记者:这两款产品,一体化基站和FH688现在市场上有规模应用吗?
董捷:我们目前正在一些地方开展试点,因为今年8月份才正式发布这两款产品,在规模商用前有一个试用和测试的周期,目前我们处于这个阶段。除了我刚才说到这几个特殊的应急通信行业以外,还包括煤矿行业、电力行业、轨道交通行业,他们也在和我们的产品开展系统集成测试。
记者:我们是走采购渠道还是其他的市场合作?
董捷:虹信公司还是立足于设备供应商这样一个角色,我们很愿意去和专网产业链上下游的同行们开展合作,形成面向不同行业的,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因为每一个行业,要求都不一样。可能其中的某些设备是相同或者相似的,但是组网方法、业务需求,应用模式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会和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以及在这个行业中的系统集成商紧密配合,共同推出有价值的整体的解决方案,并不是仅推这个产品,而是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记者:我们有没有一个市场的预期,今年要达到多少销售额?
董捷:我们虽然推出不久,已经得到了业内良好的反响,预期年内能达到千万级的销售水平。
记者:是这两款产品共同的份额?
董捷:对。
记者:因为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关注应急通信,虹信在这方面的优势是什么?市场情况如何?
董捷:虹信在无线通信市场耕耘多年,在射频技术和无线室内分布等领域在国内属于领先。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全力开展4G LTE产品开发,目前虹信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拥有LTE设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供应商,虹信基于自身的优势,大力推进4G产品在行业应用中的适配,使这些技术应用到行业通信领域,所以,当我们推出eCube和FH688这两款产品推出之后,马上得到了多个行业的积极反响。
记者:虹信在宽带集群市场有怎样的表现?
董捷:这一两年随着4G LTE技术的成熟和商用,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LTE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各行各业的用户同样也都看到了无线宽带的美好未来。传统的集群通信系统,是基于窄带的,只能提供语音类集群通信业务,但是当通信技术达到现在这样一个阶段的时候,大家越来越习惯通过图像、视频,和大数据来传递更丰富的信息,这已经变成了人们使用习惯。从我们的行业用户角度来说,他们也非常期待早日应用到这样的通讯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在近几年我们的集群通信技术在从窄带向宽带连接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被认可和接纳使用宽带多媒体集群这种通信的解决,我们也是正基于这样一个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未来预期,在全力发力于宽带集群市场。
记者:那我们今天就到这,欢迎您明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