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飞象访谈图文 >> 正文

上海贝尔张寒峥:OTN2.0光网融合让业务部署更灵活

2015年9月24日 20:02  CCTIME飞象网  

    访谈时间:2015年9月23日

    主持人:马秋月

    嘉宾:上海贝尔光网络业务拓展及产品支持IP和光网络事业部副总裁张寒峥

    记者:承载网络一直是运营商网络建设的核心,尤其是这两年在宽带中国的推动下,我想让您介绍一下,咱们这个承载网络目前发展的状况,以及当前的痛点。

    张寒峥:基本上我个人看来,承载网络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从上海贝尔角度来讲,光传输这一块,我们总结出来三点发展方向,第一是提速,第二是融合,第三智能化。

    提速的意思很简单,传输从原来1.5G、2.5G、10G、100G,以后200G、400G、500G,带宽不断提升,这是大方向。承载这块100G今天来讲是必须的,再往后400G,这是一个数据上。第二为什么说融合,现在的业务越来越多,所以一定是说按需求哪种技术最适合利用,那么业务融合一定是说我这张网能够适应不同的业务,比如高速、低速、实时性、连通性,质量等要求都不一样,所以比较好的指标是我们一定能适应多种业务的发展,而且具有与前瞻性的业务。你这个网络建完了,明年有一个新业务上来换一张,后年再换一张,是不可能的,这张网络满足业务的需求。现在有很多的无线射频的数据,所以要有一个融合。第三智能化,智能怎么解读,第一个就是说网络或者网络管理上,得有一些智能的,我能够非常容易的监控运营状况,配置多种业务,包括实时报警分析;另外还有一块是智能本身的智能,出了故障能够自己恢复,自动恢复、自动保护。这只是初级阶段,更多包括融合一点,就是刚才我们说的接入网一块,传送网一块,似乎还是比较割裂,真正做到融合和智能,是在跨不同的技术平台,从IT层起需求,控制传统产业。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就是划区域、划层面的,这是我心中强调的,三个比较大的发展方向。痛点解决什么,企事业很简单,因为现在在我们的方向,从运营商的角度,是希望疏解或者说减少维护人员,降低维护成本,目前这也是三大运营商都有的趋势。那么要降低维护的成本,甚至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要从网络本身来解决,这些都希望我们自己来解决,还有以前大名鼎鼎开拓业务,号称要一周两周一个月的业务,多少人力物力,现在通过比较好的系统,你在几天、几小时之内把业务开展出来,从最大程度节省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第二,还有一个比较强烈的需求就是业务运行,IDC有很多的需求,有特殊的需求,特殊业务的接口,我无法提供这些数据系统,所以现在为什么自己接口,运营商其实需要这一块的业务,我的网络如何响应这个需求,我的怎么样快速融合向你,那么OTN是一个方向,包括下一步的动态网、智能网络,这一块也是解决运营商怎么样开展业务,还有灵活提供接口,这凉快都是对应的思路。还有一块我能想的现在的网络,监控、流量的计费的说了很多,都需要成本的,也需要开销,这一块很多运营商,现在我们的提出业务不要在三层,比如在二层、零层,我们提供生产监测,我举一个例子,咱们以前是一个光的系统,模拟的系统,感觉不太好监控,这一次我们叫波长追踪,我也能监控每一个波它的波长,这个苦于模拟量复发监测的弊病,这个都是来解决现有的那些弊病。

    记者:刚才提到承载网络的发展要按需、随需,上海贝尔T-SDN也一直在强调,而且今年4月份在咱们AON会议上海贝尔也正式提出了OTN2.0,我想了解一下上海贝尔在这块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行动规划,以及咱们展会上细节的内容。

    张寒峥:我们叫Smart Networking,先简单说OTN2.0,我们前几年提出OTN是一个大的概念,我认为当时那个环境是对的,需要大量的会聚,做保护。网络在不断前进,现在很多是100G的,我们提出OTN2.0就是光电融合的,光层配合电层,为什么提出这么一个需求?第一,我们发现很多业务以100G这种业务,进口的设备出口设备的基本不动的,基于这种需要,把高速的信号往光子里面直接存储过去,你要保证光子技术,这是我们提的一个,从往年的形式上这是一个。2.0还有就是说控制,调度,因为语言能力回到1.0时代,当时还是比较原始的,基本上直通要么上下,原始的形态,现在这么几年来业务发展了,已经非常灵活了,一个光进来,第一有多个方向,不再像以前要么下要么过,现在做的好的,网络灵活度极大的提高,这是从硬件设备上,另外是从网络的主网上,包括我们的所谓CDC,那么第一个C每一个光我们用不同的颜色标准的,第一个C是Colorless无色,第二个D是Direction方向,后面那个C是Conflict-free,无冲突,以前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都是第一个光,我左边下来右边不能下,现在我们通过这个左边也能下第一波,右边下一波,这个不冲突,后面那个C一定的价格上的创新,才能做到。而且真正用的,我们三个案例,这块就是说除了所谓的光电混合,以及最新的架构,我觉得构成了OTN2.0一个硬件平台,当然在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到了,SDN光电融合,包括在展台上,我们这些实物,联合组网基于SDN这么一个方案。。另外还有实物展示,不仅能看到业务调配,还能看到的我们的展示。

    记者:您介绍OTN2.0您不是提到光电,其实我对光电混合技术还不是特别清楚,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具体的细节,它到顶有什么用点,刚才您说了这个有应用案例了,您介绍一下细处。

    张寒峥:我们做过测试,OTN2.0有三个省,现网实际网络下,OTN2.0从投资角度节省30%到40%。第一个省钱。第二个省,几乎是55%以上的光耗减少了。第三占地,占地空间节省了30%到40%。基本上都是1/3的节省。我先说结果就会吸引你的眼球,如何做到这个效果,第一你不需要这么多的电量差,为了保持它的方向性,有可能某一个时段左边进去右边出,南北的业务一个空的,但是空的你不可能关掉,所以又产生了一大堆问题,你的光层,我要下就下去了,从光层下到电层,我不再需要另外两个方向了,这个其实说起来,而且你很容易理解,我光层调度之后,我之后下的电只需要一个点,这是很简单一个,之所以以前没有做到,以前光波灵活性不够,现在解决这个问题。从主网上3、4个方向,现在8个方向、12个方向,这都是技术引进,你刚才问案例,就是有些具体能做不好做,但是比如说在美国一个一线运营商,在国家的层面运营这种CDC的网络的架构,另外还有世界一流的互联网OTT服务社会,它自己做,它做的非常超前的,因为它没有什么顾虑。它一般都非常愿意用这些。他们更多就是有一个大的数据中心,这种都是几个T容量之间的互动,所以一定要靠新一代的来支持。中国也在认准这个方向,现在其实在三大运营商我们都在探讨有一些地方开始在做实验,有些地方在探讨规范,以我的观点今年年底已经进入到这个过程中。除了运营商外,大名鼎鼎的一些互联网厂商也在考虑部署。互联网的特点就是他们叫讲究快,网络建网要快,配置要快,反应要快。再次强调这个网络要易于维护,它不像三大运营商庞大的运营维护。

    记者:听您介绍就是说,咱们承载网络不仅有运营商,还有互联网公司,而且成长的好像更快?

    张寒峥:成长这个基础,往大了说,电力、铁路、教育很多这种国内专网都是需要承载网络的,这些专网市场倾向于它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验证的技术。有的专网应用追求稳定,成熟可靠,另外专网市场没有太多的这种很激进这种网络需求,它求稳定,它在建网思路上可能相对稳健一些,它会追求比较这些成熟。也有一些比如说网络它会有实验性,所以他们愿意应用最新技术,你比如说国内某互联网巨头,200G,这个应该来讲非运营商市场算是第一名,所以在行业市场当中看到不同的需求,又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智能化,我们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我提供稳定,那么有激进的网络也可以,我提供高速最新的需求,类似的条件我在一个平台上提供多媒体的,一方面保护它的投资,第二方面其实倒过来对厂家而言,我可以把所有的研发的资源,投入到这个公共平台上,做的极致,而不是说开出多条线,这是分散自己的力量,所以体会在发展的这边有一个主流的产品,争取做到极致。

    记者:听您刚才介绍了,咱们承载网络涉及的方方面面涉猎的比较多,它在革新上其实不是说那么(统一)。

    张寒峥:我们跟运营商交流,这是一个渐进,而不是说那种革命性的,因为很少有运营商能够承担把这一带网络废掉,建一个新的网络,很少。电信方面的专家也是一再强调,分布建设,那么回过来讲,承载网络还是我刚才那个理念,我举一个例子,你比如说OTN2.0,但是你真正这是一个远大的概念,你真正的建设,可以搭建一个平台,你不用开SDN没有问题,你就是一个OTN的承载网络,满足需求,你有一个网管去配它,光是光的,电是电的,当业务需求的,你比如原来是100G、现在是200G、400G,获取以前的是保护的。再往后,我需要动态调度,那么我们有传输成本,网管结合之上,动态通过SDN控制,那么这一切在进行,在往后,包括像电信、运营商的发展方面,我要真正做到大部分的技术平台化完全统一,这个你建一体网络,和传统网可以融合了。融合有这种意念上的融合,说我传输设备商有数据,或者数据设备上有传输的接口。其实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像我们公司内部研发,这就是一个SDN的平台,那么称呼上有所不同,但是是一样的。所以说回顾我想说的,从最简单的硬件的配置,要扩容提速到最终的融合,可以一步一步来,不需要一步到位。这个我觉得应该来讲,理念上是符合运营商建设思路,投资也是一步一步来的,包括设备现在在不断的提供数据的功能,这也是目前满足接口,4G、4.5G、5G出来之后,数据要求比较强。OTN2.0第一天这个条一定要修的,不能越窄了。

    记者:您这边有没有要补充的?

    张寒峥:我们这次像2.0的展览,其实从光电的融合,到我们基于OTN2.0的解决方案演示,或者刚才提到的CDC等主要的理念,我非常真诚建议大家去看。

编 辑:张萌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