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互联网+农村流量经营的思考

2015年9月28日 09:32  移动Labs  作 者:韦茂源

   文/ 韦茂源
   

    农村电商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无数互联网巨头及创业者,当资本集中在电商场景的时候,运营商的流量经营是否有切入点?

    从2014年的局部数据看,农村用户的手机使用行为集中在语音,短信的普及率不超过一半,手机互联网的使用率约较低,流量套餐的开通率更是惨淡,自带套餐的流量活跃率基本为0,从相关的角度讲,上网行为的发生意味着流量的使用,因此流量的运营反而能培养农村用户的习惯,习惯的培养则意味着互联网+的可能。

    因此,笔者抛砖引玉,从农村流量运营的角度来探索:互联网+在农村市场的落地。

    一、农村流量经营,突破口在短信

    1、短信的推广路径:由短信到彩信,由图片到资讯,由资讯到互动,由互动到习惯。

    从用户手机使用的历程看,是语音到短信,短信到彩信,彩信到上梦网,梦网到手机互联网,最后才是APP和深度互联网。很多一线城市已经完成了这个历程的演变,但农村用户及很多中老年用户当前仍然停留在语音和短信,彩信这个阶段。尤其是农村用户,从先前的数据即可判断,其演变仍然很初级。

    于是,我们不妨思考:与其培养农民使用手机上网,不如强化其已知的短信应用,由短信应用,引出其接触互联网,由短信应用培养其融入信息洪流。从这个角度讲,短信、彩信,手机报,健康小管家、天气预报及农信通等这些类型的产品将能实现互联网+的转型,通过这些产品,由短信到彩信,由图片到资讯,由资讯到互动,由互动到习惯。

    笔者曾经在部分农村做过测试,通过彩信发送的高清大图和宣传语句,被点击率是同样内容、同样客户群外呼效率的2倍。这个数值一定程度上可证明短信式的内容传播更受农村用户欢迎。

    2、互联网内容短信产品化,适配才是最优。以手机报为例,这个在一线城市被其他互联网替代的产品,在农村以及中老年群体中,仍然有一席位置,其原因有二,一提供了资讯和定向内容的接入,省事省心;二、费流量,但很少,甚至可以忽略。农村用户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这种方式了解资讯,当其触发流量的时候,才由后台接入,将流量的优惠套餐信息告知用户,并且把一些量化的数据告知用户,使得农村用户敢用流量,爱用流量,从而形成稳定习惯。

    二、农村互联网+落地,突破口在渠道

    我们不难见到许多巨头在农村建立了许多信息辅助站,也有很多年轻的工作者活跃在农村一线,他们都是互联网+布局中的关键一环。相对于这些新增的渠道,且不看农村用户的接受度,单看其开销,已经是天文数据。回看运营商在农村的渠道,短信、外呼、营业厅、充值渠道、10086电子渠道、社会网点等,这些渠道都是互联网厂商无法复制、具有天然独特优势的触点。当前,运营商正在积极运营4G流量,如上文所言,在我们为农村用户设计流量培育路径的时候,植入互联网+,这个时机可能有一两拨千斤的作用。

    此外,笔者曾在2009年在某镇区开展过健康产品的营销,以暑期归家的学生为信息源,以村落为竞赛单位,把推广的酬金真实落到学生和实际拓展用户中,后续安排客户经理维护跟进,这种方式单一村落的拓展用户几近覆盖全村人群,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担任信息源的同时,也担任了后续的维护和促进,他们不断推广普及,培育周围用户的使用,在运营商同步配套的基础优惠基础之上,6个月后,该产品的留存率远高于其他渠道。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农村互联网+的突破点的确在渠道,而活跃的渠道则可以灵活放在本村的年轻一代身上,只要酬金合理,激励稳定,体系健全,他们将连同运营商的天然触点构成独特的渠道网。

    当大家的焦点都在电商的时候,笔者建议:我们不妨静下心来,从运营商的流量运营入手,借助传统产品打开农村流量运营的缺口,植入新型酬金对象和活跃机制,与运营商的现有触点构建渠道立体网,相信对互联网+的进程有帮助。

编 辑:马秋月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