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博客观察团 >> 正文

中国移动应该怎样降价才不会招骂?

2015年9月7日 09:04  CCTIME飞象网  作 者:马继华

    马继华/文

    中国的三家电信运营商一直宣称自己的不断的降价,而且这也是事实。按照工信部和三家运营商的财报,中国的电信资费每年都保持20%左右的降幅,这个幅度不所谓不大,而且远远超过其他资源性垄断行业。

    但是,与运营商的自白和有关部门的解释不同,广大的消费者就是不买账,越是降价越是挨骂,很多运营商的人士非常恼火,以为老百姓不领情,认为即使是彻底免费也一样得不到用户的好评。

    在这里,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即便现在三家运营商都宣布以后免费打电话、免费上网,也不会得到社会好评,因为运营商根本不会这样做。多年的经验表明,电信运营商从来不会真的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降低价格,只是会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被动的降价,这种行动自然买不到好。

    运营商怎样去降价才能让社会满意、群众满意、用户满意呢?简单的看,至少应该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1、降价就是降价,不要那么多有关损失的算账,让人感觉是不情不愿。

    每次降价,运营商里总是会有人站出来,各种计算,让消费者感觉到运营商像吃了很大的亏,但是,每次运营商随后公布的收入与利润数据却依然亮丽,于是,这种纸面上的损失也就成了笑话,更让老百姓感觉自己像是被当了猴子来耍,久而久之,运营商的社会形象就变成了守财奴。

    2、既然是降价,不降则已,一降就超出消费者的预期,否则不降,添油战术是最大的失败

    现在,每次电信运营商的降价都是有折扣的,社会上普遍预期会降低10%,运营商却往往只降低5%,或者分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套餐来降价,感觉到实惠的人不说话,而感觉自己降价不多的会发言,整个社会舆论的感觉就是降价不多。运营商往往一年中多次降价,加在一起的降价幅度很大,可因为多次连续的动作,社会的感知度并不高。

    3、主要给低收入广大用户降价,而不是让高收入高消费者享受到最大好处

    电信运营商始终坚持大客户大优惠的传统理念,甚至很多运营商人士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而实际上电信运营商的网络、频谱等等都是有限的公共资源,与水电煤气等并无二致。大客户多消费就应该多付钱,而小客户可以更大的优惠甚至免费,可运营商的多次降价设计往往都是越大的客户越得到更大的实惠,不挨骂才怪。

    4、每次降价都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有关部门也不要去抢什么功劳

    电信运营商的资费水平确实是在降低中的,这个毫无疑问,可问题是,几乎没有一家运营商会是主动的为客户着想的降价。从整体上看,每次电信运营商的大幅度降价都来自政府的推动,从个体上,很少有电信运营商在推出优惠之后会主动通知客户选择更便宜的资费,往往都是能多挣一天就是一天多挣一块就是一块,直到这个用户觉醒来变更套餐。可是,等到这个客户觉醒的时候,就会对此前本可以省钱却浪费的历史怀恨在心。运营商有大数据分析,为何就不能替客户着想,主动帮着一个一个的客户去省钱呢?

    5、降价也要讲究点策略,先降价到底,然后减少优惠,而不是越来越低

    降价是一种感觉,需要有明确的感知,如果运营商都是逐步的降低,每次都比上一次降低一点,那么总是让客户感觉上原来的资费是贵的,不管怎么降,用户都感觉的只是上一次的贵。从这个角度讲,如果运营商一次降价,然后在一定的时段之内逐步取消优惠或降低优惠幅度,然后来者的价格会高于此前,那么人们就会对此前的便宜记忆犹新,价格便宜的历史感知明显增强。

    6、既然是降价就痛痛快快,而不是通过所谓的套餐或者优惠促销活动,遮遮掩掩自取其辱

    运营商们的降价最大的问题就是遮遮掩掩,往往通过套餐或者营销优惠的方式去做到,这种方式肯定不如直接的降低基本资费更有效果。简简单单是降价感知提升的关键。如果你降价了,社会舆论却感觉不到,那就是最大的失败。

    对于老百姓来说,降价总是好的,但对于运营商来说,怎么降价也是个艺术。既要实实在在的降价有利于民,也要高调的降价获得好名声,运营商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了。

    【每日一文,坚持十年,欢迎业界读者沟通交流,请微博@马继华或加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

编 辑:董萍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