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知/文
前段时间中移动将推出“流量阶梯计价”新资费的新闻很受关注,媒体和专家都从不同都角度进行来评价。当然更多都是一些未知的猜测和担忧,比如负面一点的《流量阶梯计价,有口惠而无实惠》,《流量阶梯计费莫玩“明降暗升”戏码》,正面一点的《流量阶梯单价计费模式对运营商和用户都有利》,当然也有中性的如《流量阶梯计费还需科学论证》。
对于全国上下有拥有上百种资费的中国移动来说,一个新资费的推出其实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以前移动推出新资费都需要花很大的广告资源来宣传。这次只是因为赶上了总理“提速降价”的这个热点,另外搭上了“阶梯计价”这个老百姓都明白的专业名词,从而引起了大家更多的关注。因为现在正式的资费还没有推出来,所以任何的猜测除了给移动施压以外,其实都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阶梯计价作为移动众多资费的一种,必然有其推出所要遵循的原则。既要考虑和现有资费的关系,又要考虑营收和让利、以及需求激发的平衡等。不过具体针对这次挑战,个人觉得可以通过三个问题来衡量。
实不实惠
作为具有垄断性地位的中国最大运营商,中移动新资费第一个追求的必须是一种实惠的认同感。政治上,有李克强总理的提速降价的呼吁;需求上,从2g到4g,手机更好玩了、更有用了,但手机话费确实是花得更多了,关键是还不够尽兴,担忧很多,消费欲望被限制得很多,老百姓确实感觉到不够爽。所以,不管什么样的资费,让老百姓感觉到实惠,这个初衷是必须有的;然而,人对实惠对追求却是无止尽的,资费没有最低只有更低。那么这次移动的阶梯资费怎样才能让大家感觉到实惠呢?我认为两点很关键:
第一门槛必须更低,让那些农村的大妈大婶还是继续能实惠、低门槛地用上手机,如果阶梯资费起步价还是像4g全国统一资费58元的话,那群跳广场舞的大妈一定会觉得贵,所以阶梯资费的对比不是现有的4g资费,而应该是现有用户所用的套餐,阶梯计价的资费门槛至少不要高于2g时代的最低资费门槛,如神州行有款套餐每月10块钱的起步价,否则新资费就被认为是忽悠的新手法;
第二是流量阶梯资费应该是包括语音的,如果紧紧只是流量阶梯计价,流量部分便宜了,门槛低了,但语音、短信收费贵了,或者是没有什么变化,这也无法让消费者感觉到真正的实惠,像广东已经推出了4G流量王套餐,虽然资费上有点贵,但至少已经打通了语音短信和流量的收费,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
实惠是相对的,每一个消费者心中都有一杆称。流量阶梯资费的实惠应该让每类不同的消费人群都能真正切切的感受得到。不要忽略了那些真正渴望实惠、真正需要被关爱的群体。
简不简单
虽然收费标准完全相反,水电煤是用越多越贵,流量则用越多越便宜,但流量阶梯收费的名称来自于水电煤。其背后,是不管是企业自身还是消费者,基本上一致认为流量跟水电煤一样都是基础设施。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资费也应该像水电媒一样更为简单、统一?其实,不管是移动也好,还是联通、电信,资费简化一直是在努力进行的工作。只是因为各地竞争情况的不同,而导致一些区域性的资费和全国性统一的资费并行的一种情况,加上还有三大品牌时代留下的历史资费,这才导致了移动数不清的资费。而这样复杂的资费,不仅仅提升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和营销成本。
而从大环境、消费的大趋势来看,不管是产品本身,还是服务上,大家都在追求简单。能动动手指就能解决的话,就不要去营业厅;能够在手机上解决的,就不会开电脑解决;能够点一下就能解决的,需要点两下的业务就会被抛弃。互联网是不分区域的,以区域为核心进行资费设计和服务都不太适应这个社会了。中移动在4G套餐的设计上已经解决了全国接听免费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号码就基本上就没有了区域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流量阶梯资费应该成为一个全国套餐,它怎么处理区域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化与保持总体资费结构简单这一矛盾,这也是评估新资费价值的重要考量指标。可以说,简化资费工作不是缺少意识,缺少方向,而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缺少办法,流量阶梯计费能否承担好这一责任,值得期待。
创不创收
企业的任何一项政策都应该服务于企业发展的大局,企业发展的前提是持续的需求和利润的增长。哪怕是中国移动这样的国企、央企,也必须为几十万员工的生机负责,为每年近几百亿的税收负责。任何形式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期是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新资费的推出必然要承担这样的责任。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我们的李总理除了讲“提速降价”以外,其实还说了一句话叫做“薄利多销”。提速降价是工作目标,薄利多销是工作方法。运营商不管推出什么样的资费,都要能够激发消费者更多的去使用流量,实现价格降而收入不降,阶梯资费是“收入”、“成本”、“客户满意度”三者的平衡。这是运营商所需要寻找的平衡点。所以,成功的阶梯流量的设计不仅仅要给更多人选择实惠的权力,降低更多人选择的成本,而且要能够激发客户的选择欲望。让不愿意用流量的人用流量,特别是低流量的用户,让低套餐的用户多用流量,让高套餐的用户没有拘束的用流量。所以,阶梯资费的设计必须立足于现有套餐的基础上,在提供真真切切的实惠的同时,让资费的阶梯有更多的激发性,鼓励性。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推出一个只有局部消费者、只是用来配合政策的、只有小众参与的空头资费。
最后,简单地总结一下我的观点,核心观点就是中国移动的流量阶梯资费的设计应该站在“移动新一代资费设计”的战略高度来进行,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要有一统天下资费的大格局,不仅仅语音、短信、流量要统一,不同区域的资费也要找到有效的方法尽量统一,甚至是B端客户与C端客户的资费都可以实现统一;
第二要有惠及所有用户的使命感,不仅仅单价要低于2G,让实惠可以算出来,同时门槛也要低于2G,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实惠,不管是用流量的,还是打电话的,不管是贫困农村的大妈,大学生还是商务人士;
第三要有平衡收支的大智慧,不仅仅要合理满足客户对于资费更低的要求,更是要找到客户的痛点、氧点,让客户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多用流量,真正通过薄利多销来实现企业利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