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相关新闻 >> 正文

华为笔记本是另辟蹊径,还是生态“联接”?

2016年2月22日 07:54  百度百家  作 者:马继华

智能手机越来越大,手机上网越来越快,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很多年轻人觉得智能手机(或者再加上平板电脑)就可以实现一切娱乐与工作需求,由此也让台式电脑与笔记本电脑淡出了社会关注的核心,PC上科技媒体头条的机会极少。但是,这一切很可能在2016成为过去。

今天,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则海报吸引了我的关注:“有人说PC将死,怎么还会有创新的可能?”这条来自于华为的海报也将人们猜测已久的、华为将涉足PC行业的传言公之于众。而这句反问,也看得出此次华为对于涉足PC行业信心满满,这其中又有哪些战略上的深层含义?

智能手机厂商逆袭笔记本市场

笔记本市场已经相当成熟,操作系统是WINDOWS,处理器为INTEL,大家使用的软件也多是OFFICE,但是,大多数用户也应该有感触,真正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变得越来越难。在前些年笔记本市场大整合之后,仅剩的几家行业巨头受到的外界冲击并不大,有点安逸的生存状态让笔记本的创新并不快。

同时,与平板电脑市场不断下滑,甚至苹果平板都开始遭遇滑铁卢的时候,笔记本的销量与收入却相对稳定,甚至有复苏迹象。很多智能手机厂商与科技领域分析师们发现,笔记本市场的利润率大大高于手机,而用户市场也十分稳定,不仅仅不是夕阳产业,相反,随着科技创新的飞跃,笔记本市场正在重新成为朝阳产业。

笔记本市场稳定的局面正在被改变,苹果的笔记本已经蚕食了一部分新潮时尚用户,而另外几家智能手机巨头也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当“野蛮人”。据传,最近两年风头最劲的华为将强势进入笔记本市场。作为世界第一的通信设备商、世界第三的智能手机企业,华为已经在三五年之内高速变道,在几个重要的科技领域直接从外车道进入了超车道,这次笔记本市场袭入,将引发笔记本市场的剧烈震撼。

智能手机将为笔记本创新带来新灵感

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功能也十分强大,但不管是从手机的屏幕、操作方式还是使用的操作系统、应用来讲,对于商务应用都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而“沉寂”多年的笔记本市场正在被重新认识。

我们虽然都在讲笔记本电脑,可实际上“笔记本”这个概念也一直在创新与演变,如今的笔记本已经不是傻大黑粗的原初状态,也不再是仅仅的手提电脑移动办公的需求。现在,笔记本更加注重移动化,然后才是电脑化,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办公要求,更需要具备更多的娱乐功能。

从某种角度来说,包括华为在内,这些智能手机厂商要做的笔记本将一定是“手机+笔记本”的融合,通常的做法会是屏幕与主机可自由拆卸组合,兼容流行的笔记本操作系统和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形象的说法是“插上是笔记本、拔下是大手机(平板电脑)”,至于其他的创新化的设计将是不同企业八仙过海的结果。

手机厂商做笔记本既是建设生态也是利用生态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笔记本只是用来办公写PPT、文稿或者用来打高强度的网络游戏,产品比拼的都是配置和性能,处理器、存储能力、屏幕大小、音响好坏甚至电池容量成为决定用户是否购买的关键要素。即便如此,我们也发现,这些笔记本市场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的比配置,如今也已经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的惯例。如此,笔记本市场与智能手机市场就有了无形中的结合点,产品理念、供应链管理甚至研发团队都可以“共享”,也促成了智能手机产业的佼佼者跨界进入到笔记本领域。

华为在研发投入巨大,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并且已经拥有自己的芯片产业,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和团队,借助发展迅速的手机产业积累了营销经验与客户粉丝群体,这些能力都可以平移到笔记本市场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发挥整个企业生态的优势。

同时,作为通信设备商和智能硬件企业,华为的运营商业务、企业信息化业务都逐渐完备,此前已经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者业务方面取得了骄人业绩,现在独缺更商务化的PC电脑产品,显然让整个产业生态的建设存在缺憾,补齐笔记本市场的空缺势在必行。不管是作为企业新的业绩增长点,还是未来业务的战略布局,华为笔记本都不可或缺。

我们可以肯定,华为既然要做笔记本,肯定不会是去红海里搅和,应该是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础进行娱乐+商务的全方位创新,寻找市场的差异化突破口,在移动与固定的历史潮流轮回中发力弯道超车。智能手机企业开始大规模的玩笔记本,将促进整个笔记本市场的创新加速,也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选择,笔记本市场由此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