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互联网金融是下一个风口 机遇和挑战并存

2016年4月29日 14:31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李陶陶/文)4月29日消息,在今天的2016 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第一财经CEO 周健工表示,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目前还面临很大的挑战,行业定义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等使互联网金融创新受到阻碍。

他表示,一两年前我们在谈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就认为互联网金融它是下一个大风口,互联网金融被用来看成一种金融创新重要的推动力,甚至被一些决策者和一些学界认为它是一个推动中国金融改革重要的推手。但是现在来看,从去年上半年到今年以来,这个领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所谓的金融交易所到很多打着互联网金融为名的一些理财平台,或者是P2P的公司,从去年,在资本市场上甚至吵的非常火热,只要沾上互联网金融和P2P他的股价就会暴涨。

周健工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 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它怎么去发展?如何解决现在的问题?其实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行业内的问题,它也是监管的问题。 今年在“两会”期间可以看到,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管的全覆盖,原来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互联网行业还是金融行业,有过许许多多的争论。

 互联网金融它现在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一个技术进步对传统的金融行业带来一些挑战,所导致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应该因为出现现在这些问题就把互联网金融一棍子打死,凡是技术进步所导致的问题应该用更好的技术来解决,周建工从分享经济角度谈为什么互联网金融一定是金融行业的未来 金融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易,当谈到经济的时候会谈到社会分工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有了互联网之后社会分工变得更加发达,以更低成本更大规模使人既成为生产者也成为消费者。所以就产生了分享经济。在分享经济的时候对整个互联网上的交易产生非常高的需求。

他介绍说,互联网金融最早是从支付开始的,比如美国有了ebay之后就产生了paypal,中国有了淘宝之后就产生了支付宝,基于支付帐户又衍生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互联网金融的业态,当然,我这里是非常不完全的列举,其实底下还有更多的,比如说众筹,比如说各种交易行为,其实互联网金融也影响了我们财经媒体,尤其是我们在报道资本和投资的时候,我们面对的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设计,我们如何报道,如何对趋势更好的把握,其实我们也在用更多的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使我们融入到互联网金融生态。

 “我们掌握整个分享经济往前发展,接下来很有可能颠覆金融里面最基本的几个东西,货币,通过互联网在人和人之间建立起交易行为,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许许多多货币已经多余了,你可以完全采用一种虚拟货币的形式,数字货币进入到虚拟货币形式,接下来是支付清算交易体系,挑战商业银行几种体制的模式。这样的金融带来的好处是它是一种普惠金融,互联网的本质是它能用非常低的成本去服务一个非常长尾的需求,非常场景化的需求,在传统银行体制下你没有办法服务到许许多多对融资有需求的消费者,尤其是在中国,中国的金融行业是管制非常严格的体制,金融是很难服务到中小企业的。当然,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都是这样的难题,中国个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被严重压抑和低估,比如中国各种各样投资理财需求、借贷需求、交易需求,包括便捷支付近几年有很大发展,但它还有待于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去发展。我们说所有的金融都是服务经济的,你可以看到有这样的分享经济,有这样一个基于互联网经济,它一定需要互联网金融。”他补充道。

 互联网金融对监管带来很大的挑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尤其在金融领域,监管总是落后于创新的,我们可以在这一轮互联网金融出现很多问题看到,监管是非常需要创新的,经过这一轮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监管在哪些方面应该做出创新。监管本身技术引起的麻烦和问题,新的挑战,监管本身需要创新,而且监管本身需要利用技术来创新,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列举的这些,其中有一项技术用在身份识别技术。监管创新都需要技术创新的进步。最后我想谈到一点,其实互联网金融经过今年之后,大家不约而同把眼光看到另一项技术,就是区块链,时间关系我不多谈。我想谈的一个观点是,区块链它可以广泛应用于金融行业的创新和监管的创新,为什么许许多多国家政府和监管机构对这项技术这么感兴趣呢?因为它很有可能用另一项技术解决金融监管中的难题,所以区块链非常重要。

最后,他强调,新金融的趋势一定会继续往前发展,当它遇到挑战的时候,技术带来的问题只能由更好的技术来解决,创新带来的挑战只能以更加创新来迎接这个挑战。

编 辑:李陶陶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