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6云与大数据文章 >> 正文

谢少锋:我国云计算发展全球增速最快 仍面临问题和挑战

2016年5月18日 10:53  CCTIME飞象网  作 者:赵志伟

飞象网讯(赵志伟/文)5月18日消息,在“第八届云计算大会” 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表示,我国云计算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的规模接近1500亿元,增收超过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但仍然面临着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生态系统有待完善,我国云计算标准体系和认证测评体系不完备,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法律法规有待健全,市场监管方式尚需改进。

谢少锋表示,云计算产业发展的现状有以下几点:1,要积极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的规模接近1500亿元,增收超过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2,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云计算的能力建设取得显著的进展。部分关键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3,行业应用广泛深入,带动产业升级的作用明显。4,大幅度降低创新创业门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基础平台。目前,云计算已经成为我国双创的重要技术平台,大量的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的开发团队,带动就业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5,大数据紧密融合,数据服务成为云计算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他表示,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挑战。谢少锋讲到:“ 1,云计算服务的市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 2,产业规模小,技术产品服务仍需提高。3,促进云计算发展的生态系统有待完善,我国云计算标准体系和认证测评体系不完备,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法律法规有待健全,市场监管方式尚需改进,产业联盟以及行业组织再我国发展还不充分。技术、应用、产业、安全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体系尚需健全。”

对于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谢少锋认为当前云计算已从技术导入阶段,进入到产业蓬勃发展,应用迅速普及阶段,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云计算还将继续呈现出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发展的良好态势,云计算产业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市场机遇。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2025年和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各行业迫切需要通过云计算系统助推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另外一方面云计算产业发展不断成熟,成功案例不断出现,也使得用户对云计算的认知和采用度不但提高。

其次,开元技术推动云计算的开元云的变革。开元云技术对云计算技术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云服务企业开始使用开元云平台,并积极参与开元云社区的建设。

第三,混合云将成为云服务业态的重要方向。混合云模式以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点融为一体,众多大型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实现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的高效对接和无缝的切换。为混合云架构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

第四,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推动云计算快速的发展,一方面云计算是大数据的基础,大数据的处理需要云计算提供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支撑,另外一方面大数据价值和规律能够推动云计算和行业应用结合并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积极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因此,谢少锋建议:要积极营造云计算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并重的原则,不断创新行业发展的思路,重新发展规划战略政策标准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积极组织开展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的相关,逐步完善云计算标准体系框架探索利用国际开元社区带动我国云计算产业系的发展,构建完善的云计算服务测评体系,规范云计算服务市场。

与此同时,加快突破核心技术,持续支持国外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用户单位优势力量强强联合协同推进,构建高水平云计算服务平台,推动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创新业务流程和模式,培育云计算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大力推动产业联盟的发展。

也要在现代制作业重点领域推广云计算的应用,继续深化工业云服务平台创新试点工作,一方面支持企业构建私有云服务平台,面向云平台开展信息系统的迁移,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另外一方面搭建行业云服务平台,探索模型库、知识库等设计创新资源的集成共享,推动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形成新业态、新模式。

此外,打造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保障体系及以整体动态开放相对共同的安全观为指引,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支持骨干企业研发吸引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技术和产品,组织开展应用示范增强安全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推动制定和完善云集散环境下信息安全的标准规范和管理政策,不断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切实保障云计算信息安全。

编 辑:霏雯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