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论坛 >> 正文

避免物联网项目失败的五个步骤

2017年11月30日 13:38  中国信息产业网  

作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任 卓 编译

物联网(IoT)无处不在,从冰箱到汽车再到厂房,他们之前的联系日益增加。IDC预测,全球物联网终端的安装数量将从2016年年底的149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820多亿美元。这一数量相当可观。

尽管如此,思科技术公司公布的最新研究显示,60%的物联网计划在概念证明(PoC)阶段停滞不前,只有26%的公司已经有了一个他们认为完全成功的物联网计划。更糟糕的是,三分之一完成的项目被认为没有取得成功。

鉴于制造商正处于物联网迅速发展的前沿,这些统计数据着实令人担忧。但这真的重要吗?物联网是最新时尚吗?并不是。物联网是工业4.0动力的核心,也就是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制造的方式,而且改变了我们制造的产品和我们使用它们的方式。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所有制造商都需要快速去适应。

制造商可以采取五个关键步骤,以避免物联网项目出现故障,确保制造商能够成功转变其业务模式,在利用物联网提供的巨大机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重新定位产品策略

物联网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创造连接的东西,而在于连接它们带来的潜力。连通性是嵌入到产品里面的,一个产品的收入将从产品本身,转移为通过这些连接设备提供的服务而产生。

在面向消费者的行业中,如今的客户即使是对最简单的产品,也希望能够在这些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享受新的服务。至少,你需要能够促成这种新的服务模式的能力。那些能够引领、开发以及提供/合作提供增值连接服务的制造商,将拥有竞争优势,并获得金融回报。

运动服品牌Under Armour是超越传统产品界限的完美例子。该公司收购了一些受欢迎的健身平台,包括MyFitnessPal,后者拥有1.3亿用户。这样,Under Armour就将目标服务与产品连接起来,提供给这些用户。

规划未来

无论如今的业务规模和覆盖面多大,必须提高能力,拓展业务,以满足未来市场和客户需求。短期计划可以节省开支,但如果无法对机会作出回应,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界定物联网项目时,务必要考虑未来不同的情况。例如为不同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扩大用户数量或拓展更复杂的供应链。向潜在的合作伙伴提问,了解他们如何帮助其他客户扩大业务,并深入研究这样做的成本。例如,你需要能够快速便捷地与那些运营地区中的网络服务供应商建立新的连接服务。现在询问你的供应商是如何以及在何处完成的,将使你确保无论未来物联网占据你多少业务,你都能做出回应。

自动化无处不在

制造业对于自动化来说并不陌生,但许多公司仍然依赖手工流程来管理自动化机器。请记住,对于每个连接的设备,都需要处理连接配置和成本,更不用说支持诊断和培训。

Cisco Jasper估计,平均每台设备每年需要100多次实时操作。当操作几十或几十万次时(即使是中小型工厂,也很容易超过这个数量),就很容易感觉到对业务造成了负担。自动化物联网设备的管理不仅可以降低处理成本,还可以在事件发生前对事件进行预测和提醒。

构建安全

制造业目前已经成为网络间谍活动排名最多的前三名行业之一,总体上也更容易遭到网络攻击风险,物联网就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网络和互联网连接,传统工业控制系统的攻击数量急剧增加,而转向生产连接设备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例如,杭州雄麦科技有限公司召回了其在2016年在美国销售的一些产品,安全研究人员确定该公司生产的一些设备的零件已成为一次全球黑客攻击事件的目标。黑客通过诸如网络摄像头和数字录像机等通用设备在互联网上发起复杂的攻击。

认知人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阻碍物联网成功的最大障碍并不涉及技术本身,而是人类自身,包括文化、组织和领导。成功的物联网项目包括IT与其他业务之间的协作水平,以及经常性的复杂的第三方生态系统,这对于习惯对工厂技术做决策的运营经理来说通常很困难。

转向物联网意味着IT需要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并嵌入公司战略的各个方面,而不是远离决策的功能。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型制造商而言,已经面临无法克服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的困境。然而转向数字制造的浪潮已经开始,那些不培训员工、不更新招聘政策或不补充内部技能的企业将很快被同行超越。

英国政府关心的也正是在这一领域发展国家技能,这在“工业数字化评估”中形成了关键路径,该评估报告是2017年年初发布的政府新产业战略的一部分。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