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论坛 >> 正文

携号转网的推行有何难度?

2017年12月1日 01:39  赛立信  作 者:黄立娟

不久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要推动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意味着,我们有望在2020年可以“携号转网”。

携号转网的推行有何利弊?

携号转网的实施,对于用户可谓一种福利。

其一,当下所使用的产品资费套餐不符合自己的需要,继续升级套餐不划算,而其他运营商同等价位的产品套餐更加吸引自己,可是自己的号码已经使用多年,不方便或者不愿意注销该号码。那么,用户想在同等通信环境下保留自己的号码而不是注销后再入网,并能选择产生效益最大化的产品服务,携号转网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其二,当前使用的运营商信号服务并不好,想要获得更好的运营商信号服务。然而,原先的手机号码绑定了如银行卡、支付宝、微信、重要登记档案等信息,一旦换卡就要重新绑定,这对于时间和精力都是一种浪费。从时间成本来看,直接更换运营商并非最好的选择,而携号转网既满足自己保留旧号码的心愿,也节省重新绑定的时间,还能享受到更好的信号服务。

对于国家而言,携号转网是通信发展的趋势之一,它可以动摇部分通信运营商的优势地位,从而促进市场竞争,优化市场结构。号码携带还能节约号码资源,能更方便地集中管理号码资源,这对于安全管理也有一定帮助,例如在打击通讯信息诈骗时,号码数量少能进一步缩小打击范围,从而节省一定人力和时间成本。

当然,携号转网也有弊端。

对各方面良好的运营商来说,携号转网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效益,因为其信号服务好、产品多样化、产品资费受到众多用户追捧。在携号转网的推动下,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入网量,从而加快增收增量。

但对于实力有待提高的运营商来说,在竞争中本就处于劣势,如果推行携号转网,他们将在短时间内面临大量用户流失的问题,收入必然锐减。

虽然如此,携号转网并非只对强大的运营商有利。比如,日本在2006年10月推行携号转网政策后,通信市场上出现了“弱者猛进,强者恐慌”的局面,市场上出现了激烈的价格战。其中,软银和KDDI的表现最为积极,二者的市场占有率有了大幅提升,而NTT DOCOMO处于被动局面,其资费标准被外界抨击为“暴利”,在2006年11月首次出现月度亏损,新增市场占有率下降20%。在实施携号转网前,NTT DOCOMO的市场占有率达高到56%,而软银和KDDI分别为17%和28%。但在携号转网政策开始实施后,NTT DOCOMO市场占有率开始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携号转网的推行有何难度?

当然,携号转网推行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两点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号码携带服务涉及大量第三方平台改造和系统内外协调工作;二是网络的演进升级对号码携带的大规模部署具有较大影响。

实际上,实施携号转网过程中最重要、最难通过的部分在于运营商。为了留住用户,运营商设置了很多限制携号转网的门槛,导致携号转网手续繁琐,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办理流程,如果能研究出既方便运营商操作又能节省用户时间的转网流程,那将会大大提高用户转网积极率以及携号转网的效果。

从长远来看,其实携号转网对运营商的影响并不大,真正影响运营商效益的更多在于其网络技术、信号、产品资费定价以及促销优惠。运营商们与其担心携号转网带来的短期用户流失而去设置众多门槛,还不如完善维系自己的基站建设,以更好的资费套餐吸引用户。

携号转网对于国家和用户而言利大于弊,这项政策有了国家的支持,自然将持续推广下去。2020年将可能是携号转网的高峰期,消费者自主选择运营商的时刻也将到来。

(本文系作者个人研究之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作者系赛立信分析师)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