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现场直播新闻列表 >> 正文

工业互联网大潮下的产业与资本共进

2017年2月20日 17:44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 “2017工业互联网峰会”于2017年2月20日-2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飞象网作为直播媒体将对会议做全程报道。直播内容:

中信证券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师 许英博

许英博:感谢主持人,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也格外感谢各位现在这个时候还坐在这。

我想通过简短一点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从资本的角度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几点思考。具体的内容可以在稍候进行一些展开。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工业互联网发展下的产业与资本共进。

这是最近比较有趣的一本书叫《未来简史》,相信很多人已经读过或者听说过,这里讲到一些比较有趣的观点,体多未来数据和算法对于我们的工业和生活的影响会非常之大,在这种数据和算法的影响之下,可能会把人类分成两个不同的群体,其中一个群体掌握大量的数据和算法,有机会活在整个产业链的上端,而绝大多数人因为不了解过多的产业和数据,可能会成为普通的人。在神人和普通的人之间会有一个中间的层级叫做算法。对于这本书关注的人很多,诟病的人也很多,这种比较极端的猜想和预测最终回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很难判断,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数据对我们所处的工业时代投资和看方法以及我们生活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会在因以后变得更大,所以今天我们很多思考是围绕数据展开的。

过去这些年,大概过去五到十年,投资界的大部分是围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展开的,在互联网和移动领域过去五到十年产生了市值最大的公司,一类是石油公司,一类是数据公司。在过去五年之间,我们发现大量的全球最大市值的这些公司开始向数据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转变,这中间代表了什么,我们第一个观点和思考,是否意味着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可能从投资的角度上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数据成为了一个可投资的比较大的资源品。张图分享了我们对于数据产业链的一些思考,我们认为整个数据产业链自上而下分成几个非常关键的不第一个层面是数据产生的层面,在数据的产生层面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高市值公司,包括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公司,我们看到美国的FAG、中国的BAT,这几家公司已经有非常清晰的市场地位。与此同时在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始有大量的公司进入投资人的视野,并且开始产生一些高估值的公司,这些公司掌握了数据的源头,这些数据的源头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反哺互联网或者是工业,这一点是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开始有关注的领域。第二个是在数据的存储和云平台的层级里,无论是硬件的存储介质还是数据中心,或者这种SaaS、PaaS化的云的服务,实际上已经开始崭露头角,我们看到在股票市场上,亚马逊的AWS开始有快速的盈利增长,在中国市场上,云服务的公司包括像阿里云这样的公司也开始有很快的营收增长。第三个层级是基于前端产生的这些存储和数据,如果继续分析挖掘反哺原有行业,可能会产生一些比较有趣的现象。在大数据和数据挖掘领域开始出现一些独角兽,我们判断这块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下端我们讲数据应用场景更多是跟人工智能相关,基于大量的数据而以人工智能的方式,得到一些我们可能通过人力很难得到的或者说不容易得到的一些结论和推断,然后反之来影响我们的行业。目前在金融、汽车、商业、娱乐甚至工业领域里都开始有一些变化,整个这条产业链自上而下从数据的产生、数据的存储、数据的分析乃至数据的智能应用,我们认为这一条产业链将是移动互联红利逐渐放缓之后新科技的主要动力,而在这条产业链的左端和有端还有两个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左边是数据交换,通过API的方式,不同数据拥有商能够进行相对安全的数据交换,并且进行更广泛的数据挖掘和应用。而在这太产业链的右端是数据安全的领域,刚才已经有专家在进行分析,数据安全领域我们认为目前相关的上市公司并不多,而且估值水平并不高,但这块领域可能蕴藏着比较大的风险和机遇,机遇和挑战并存。整个这张产业链的图是我们认为新兴科技以数据产业链为核心未来五到十年可能会有的投资路径,而今天的主题工业互联网,我们倾向于判断是右上角的物联网的产业领域里。

谈到工业互联网,从工业端发起或者从互联网端发起或者从网端发起有不同的路径,但是无论哪种路径,最终会归于一个相似的结论从网络端向工业端延伸和从工业端向网络端延伸,最终是一个从感知到测算到执行,会是一个并行或者同时齐头并进的情况。在这个里面我们会看到来自于底层这种传感器感知层的机会,来自于中间控制层、网络层和监控层的机会,以及来自于顶层、工厂信息层以及应用层的一些机会,在不同的层面可能资本会有不同的预测,而我们从一般的角度来讲倾向于认为硬件的机会会领先于软件,感知层的机会会领先于应用层。但最终我们会看到,无论哪一条路径,我们会看多制造业和工业由原有的重销售、重制造转而向重服务、重云端的趋势已经出现,所以未来的投资机会也会伴随工业和产业的投资趋势出现变化。

如果以物联网大口径而言,我们倾向于判断未来的几年会是物联网领域高速发展的几年。我们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的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的物联网在全球可能会有3倍左右的增长,这是从终端数量的增长角度。如果从产业规模上来讲,会有接近2倍以上的增长。而对于中国可能终端数量的增长会更快,这样的市场领先于在工业和投资机会中同比应该是一个领先的增长态势。而在物联网产业内部,我们倾向于判断顶端和底端可能占有了相对高一些的产值,从顶端的应用层,我们讲不同的应用平台以及应用场景可能会占到另外30%到40%之间的一个产值规模,中间的网络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上下两块产业规模略小。细化到整个工业物联网或者工业互联网的角度来讲,我们倾向于判断这样的增速会比整个的物联网的产业略高,这里面包括的领域会更丰富一些,比如说制造业,采掘和重工业,专用穿戴装置等等这样一些行业,我们判断2020年中国工业物联网的规模可以在4500亿左右。我们看到工业制造端已经开始有一些应用和场景。

除了刚才提到的工业互联网之外,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相关的领域,物联网都有快速的发展,我们看多今年在公用事业领域这块发展比较快,受益于窄带物联网标准的提升,今年自来水包括其他的像水电、停车这样一些领域里,物联网也会有比较快的发展,相应的智能的表的增长速度也是比较快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跳出工业互联网就会发现为什么工业互联网会在现在迎来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左边这张图表示过去这些年我们的信息科技和电子科技领域的发展,左上角这张图是一美元可以购买的晶体管的长度和数量,会发现从过去十年以来晶体管的大和体积是显著缩小,在十年前一美元大概只能购买260万个,现在大概是2000万个左右,应该看到过去十年我们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飞速的。而同期电子信息产品的成本是在快速下降,所以也就给传感器的普及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带来了基础。伴随后续的一些通信标准的发展,我们判断在工业领域里面达到了一个接近快速发展的前提。

我们看多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是在快速进行的,不只是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物联网尤其是包括窄带物联网运营商的布局也是在快速进展。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我们看到资本的活跃,我们看多全球工业互联网和工业物联网的直投数量都是在持续增长。在2016年三季度开始略有放缓,但总体上处在高位。我们看到除了整体的工业互联网公司的投资之外,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具备投资机会,从整个产业链上我们看到的机会,包括自动化的元件,方案提供商,设备供应商,以及IT基础设施商,网络连接、网络安全、IoT安全等,在整个产业链端我们看到了海外巨头的市场地位,也看到了中资公司的快速兴起。在这个蓬勃的市场里,市场格局并没有完全锁定,中资公司仍然有自己的机会。从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案例上来讲,海外以GE为代表的公司快速发展,中国的自主品牌,比如在电梯市场、云服务市场上开始有一些崭露头角。

新兴的领域里我们看到来自安全性的挑战是非常大,所以我们在安全领域也在密切关注相应公司的一些进展,我们看到如果一个产业有足够多机会的话,资本会非常活跃的。过去的五到十年,全球的科技公司在这个领域的并购一直是在进行的,平均的并购规模在10亿美金量级,应该说还是一个比较具备规模的水平。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和重组也是一直在进行的,也代表了资本市场对这几领域的关注,除了公司独立的IPO上市之外,被已经上市的公司持股和收购也是现在的退出的方式。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前瞻研究的讨论,我们中信证券的前瞻研究团队在去年中期成立,我们主要针对一些跨行业领域的投资机会进行研究,这里面分享两点思考,第一点思考是科技对于资本是否真的友好。这点的意思我们想考虑的是,其实从过去十几年以来,很多人都在讲投资科技,但投资科技和投资消费品相比难度非常大,如果投资消费品选择正确的方向,我总是能够等到这家消费品公司足够大,但投资科技,可能会血本无归。从最早的显象管产业到CRT电视到液晶到现在的LED,包括后面的智能电视,我们会发现短短十几年时间,以电视产业为例,已经经历了几轮的变革,如果选错了投资方向,可能会带来很大的痛苦。第二点,我们想分享的是,在一个时代都会感觉到有点“焦虑”的阶段科技开始步入到一个卡行业的阶段会发生什么,由于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于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原有单一格局开始被打破,更多的跨行业的机会开始抢占投资人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包括对于AI的讨论,对于前面AlphaGo战胜一系列的围棋大师,对于特斯拉对于传统产业带来的冲击,对于传统家电型企业向其他方面转行的挑战和关注,我们判断从工业化时代到后工业时代,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在工业化时代,我们更关注的是产品的性价比和规模效应,强调的是降成本和产研分离,而在后工业化时代,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无论是C端消费者还是B端消费者,大家都在强调品质、效率,未来的机会属于产业融合,在产业融合处更容易产生碰撞的投资机会。

最后讨论一点,我们整个团队会继续关注工业互联网以及后工业化时代的各种投资机会,感谢大家。

编 辑:李乐羽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