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论坛 >> 正文

华为平板的出路在哪里?

2017年7月17日 07:12  心声社区  作 者:胡剑

2010年至今,华为平板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从最初S7的七人小团队扎根武汉,到今年我们向全球平板TOP3阵营进发,其中,平板的旗舰M系列产品也经历了三代。从M1到M3,从亏损到盈利,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追寻一个梦——做安卓阵营最好的平板。

2016年IFA展会上,M3揽获“Best of IFA”等10余项大奖

持续亏损,如何逆袭?

“老兄,听说你在华为做平板电脑,我正好要买一台,要屏幕清晰,配置高的,帮忙推荐一下?”一两年前,我接到这样的任务总是犯难,根本没有底气,担心推荐的华为平板产品朋友不喜欢。那时,iPad是平板的代名词,面对业界NO.1,我们只能不断反思华为平板的出路在哪里。

2014年,平板M系列肩负着打造Media差异化的平板特性使命,在探索中诞生。然而,正如同所有新生命的成长都必然伴随着痛苦,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一直在艰难摸索,从M1的“音乐照亮人生”到M2的“揽阅”,始终和友商差距明显。第一代产品M1上市后,外界质疑充斥入耳:“配置低,跑马大黑边,大手机……”;内部团队人心不稳:多位骨干开发人员纷纷摇头叹息;再加上M2开发进度严重延迟,销量不足,M系列持续亏损,团队士气低迷。

作为项目经理,我心中五味杂陈。难道我们只能走过去的老路,做低端产品?仿佛在迷雾中穿行,我们迟疑驻足,看不清楚未来的方向。就在我们苦寻出路的时候,手机领域的喜报接二连三的传来,Mate系列、P系列……一款款精品策略下的手机不断获得成功,我们反复地问自己:难道不能做一款能和友商PK的安卓平板产品吗?在产品经理敏刚的带领下,信心又重新点燃,我们总结前两代产品的经验教训,基于用户对M系列影音主打娱乐特性的口碑,在第三代产品M3上倾注了所有希望。

Beethoven产品设计与交付团队获2016年金牌奖(作者前排左二)

是选贵的,还是选对的?

想要在安卓平板阵营脱颖而出,并不那么容易。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演进,平板和手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最大区别就是屏幕尺寸了。M3主打的极致影音,就要给用户一个最直观的影音娱乐体验。

首先得有个好屏幕。可是什么是好屏幕?各项性能都要达到极致才是好屏幕吗?2015年底,一场器件选型的两大阵营PK开始了。

“我们的M3 屏幕色彩饱和度和亮度的显示关键指标至少要比上一代提升30%,否则就别谈和友商PK了”,多媒体工程师陈工笃定地说。

“屏幕厚度必须做到2毫米”,ID王工也很执着:“既要轻薄,又要高规格的显示性能,要不采用规格最高的的A材料吧?”

可是采购人员跳出来,无情地否定了以上建议:“A虽然显示规格高、厚度薄,但供应和成本都不匹配需求,消费者是不会买单的,我们不能选”。

不断的争执,不断的论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成本和规格似乎是两条平行线,难以相交。作为项目经理,面对内部的不同意见,我也犯了难。直到在一次僵持不下的会议中,产品经理敏刚一语惊醒梦中人:“好产品可不是贵产品啊!不是所有规格都要业界第一,有没有其他解决方案?”

这个反问将我们从困顿中拉回到最初的原点。我们要做的是消费者认可的最好的安卓平板,而不是平板中的奢侈品。带着这个新的认识,我和兄弟们一遍又一遍地寻找最优解,最终形成了“主打指标有亮点,综合体验有特色”的方案。

为了突出亮点,我们在色彩还原和表现能力方面追求极致:画面上保留了消费者最易感知的2K分辨率高规格显性特征,确保了画面显示的细腻,并通过引入2012实验室的色彩增强技术,使得用户获得贴近人眼真实的色彩感受,纤毫毕现。

但这不足以说服消费者选择我们。我们讨论分析,长时间使用屏幕眼睛会疲劳,如果平板有能力过滤多余的对人眼有刺激的蓝光,一定会成为另外一个亮点。为此,我们从用户痛点出发,重点聚焦如何做到清晰视界、显示不伤眼的特性,增加了智能高精度调光,蓝光护眼等“花小钱”的特色功能。

消费者买不买账?事实证明,M3一上市,“开启清晰视界、护眼模式更贴心”的广告语马上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赢得了认可,用户调查对M3显示分辨率和色彩体验好评上名列TOP3。回望当初的执着前行,我更加坚信,好产品往往萌芽于争辩之后,更生长于满足客户需求的土壤之中。

1个间隙引发的“会诊”

没有声音,再好的戏都出不来!要做到看片爽,有了影,还得有个好声音。为此,我们给M3取了内部代号——Beethoven(贝多芬),希望产品的音频,像贝多芬的经典乐曲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实,早在2015年M2上,平板首次引入了业界顶级音频品牌harman/kardon的联合开发,在用户评价及市场营销上效果明显。M3产品上,我们毫不犹豫地保留了下来。可是,如何把好声音集成到平板这个小身材里面,并不容易。

一个周五的晚上,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产线上制造PE张工突然打电话向我求助:“产线音频泄露,麦克环回测试出现回声,不良比例达到5%!已经停线,需要尽快安排处理”。我心里咯噔一下,睡意全无,音频泄露涉及音频器件性能、结构密封配合、产线组装工艺制程等多个方面,必须马上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上市备货。

时间紧迫,负责产品音频的台湾专家林工连夜从深圳赶到惠州工厂会诊, “这个指标临界,这个超标1dB……”我们从一台又一台的单体中分析数据,再从每一个数据中配合各种结构验证条件,寻找规律。是麦克器件的问题吗?可是更换不同机器的麦克器件,不良并没有随着器件转移。那是不是麦克孔附近出现密封不严的问题呢?把不良机器的麦克孔四周用胶封死,上线测试,还是不良……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林工说到:“根据经验,音频泄露关键还是在结构匹配上有漏洞,把良品和不良品麦克位置结构切片对比看看”。终于,通过高倍放大镜对比,我们发现了问题的关键——麦克外的密封胶套与后壳不完全吻合,原来是不良品的微小缝隙惹的祸!

找到根源后,我们在封套下增加垫片,加强压合,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一台台产品复测通过,产线上十多个大老爷们会心的笑了。看着黑板上大家讨论时密密麻麻记录的数据“天书”,我望了望窗外,天也快亮了……

每一次的坚持,每1dB的调试,在2012实验室SWS声场扩展的加持下,带来了M3双喇叭立体声效果的展现,低音浑厚、中音均衡、高音嘹亮的Hifi级的音频体验,最终,我们通过了harman/kardon金耳朵严苛的听音认证。

前置指纹,我们做到了!

配合大尺寸平板的使用习惯,顺理成章的,我们将指纹加在了产品前面。可在前置指纹上根本没有经验,让大伙儿犯了愁。

“它们都是按压式的,指纹通过螺钉机械固定在前壳上,而我们是触摸式的,指纹解锁响应速度会更快,可我们没有前壳,只能靠胶粘在屏幕上了,可靠性如何保证?”架构师朱工提出了疑问。整机工艺冯工也很担心:“贴合良率不好控制,供应商都没有做过啊,心里真没底!”

“友商不都做过前置指纹的平板,我们也一样能行!”我给大家打气。我知道,前置指纹的设计必须要克服多个工艺上的挑战,但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困难。尝试之初我们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针对整个工艺上的参数不断试验,确认效果,获取第一手数据。以此为基础,验证出各个工艺的关键耦合关系,再将指纹粘接的每个工序进行分析对比,并锁定胶水强度,粘接宽度和SMT焊接平面度,对影响关键因素进行集中验证。每一次的数据优化,都涉及工序,架构、工艺、结构、指纹器件、硬件等十多个领域的共同配合。为此,我们多次深入到供应商现场,匹配实验验证测试。从初期近乎100%的指纹长期可靠性按压脱落失效,到50%失效,30%失效,再到完全解决,从指纹贴合屏幕的段差间隙,到0.18mm,0.16mm,0.15mm……最终一系列试验下来,胶水验证了上十种,试验测试数据多达几十万条,供应商开玩笑地说“我们这里都成了华为研发分部了!”

在保证可靠的情况下,我们最终摸到了贴合间隙的天花板,也摸到了很好的指纹触感。结合不少消费者对华为终端产品虚拟导航的吐槽以及余总的建议,我们还将指纹滑动的动作和虚拟导航栏功能结合起来,取消了导航栏,使得屏幕显示区更大,消费者用起来更爽。

“三级跳”的骄傲

拼搏才有收获,好产品自己会说话。2016年IFA展上,M3揽获“Best of IFA”等10余项大奖,电商好评率保持在98%,占据平板产品好评率榜首,上市后持续热销。对自己做的平板,从不敢推荐,到主动自荐,到用户口口相传,这种三级跳的感觉真的很棒。

以前没觉得贝多芬这个名字多有意义,可有一次,客户听说我们产品的代号叫Beethoven(贝多芬)的时候,感兴趣地问我,“Für Elise(献给爱丽丝)?”我愣了一下。消费者不正是我们的爱丽丝吗?长久以来,我们在带给消费者极致体验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孜孜追求,就是为了带给消费者最好的产品。以客户为中心,做消费者最信赖的平板产品,始终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转眼十年间,我们从五湖四海汇聚,在武研扎根、萌芽、奋力生长,执着寻梦、逐梦、筑梦、圆梦……虽然现在我们的平板产品还有很多不足,跟业界顶级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但只要心中有梦,一切都有可能。2017年,我们再出发,从生存之战到向着平板全球TOP2、TOP1迈进。

本文来自《华为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