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深度 >> 正文

手机国内漫游费取消,噱头大于实质

2017年7月28日 18:40  创事记  作 者:贾敬华

文/贾敬华

日前,三大运营商相继宣布,9月1日开始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这意味着坚挺了23年的“化石费用”终于要彻底跟消费者说再见了。然而,消息传出后,很多用户纷纷吐槽,称手机国内漫游费取消套路太多,缺乏真诚。

漫游费取消暗藏猫腻

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的呼声由来已久,但多年来没有任何的实质性进展。今年3月份,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随后,三大运营商迅速行动,公开表态称今年10月1日前取消漫游费。

眼下,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这似乎值得表扬。从各地网友的反馈来看,漫游费取消背后依然猫腻重重。在新浪科技《三大运营商:9月1日起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的报道后面,1700多条评论中,反应取消漫游费实则是变相提价的占多数。

微博昵称“这微博没人要”的广东用户这样评论:广东的表示,以前市内0.15元,长途0.29元,现在新套餐统一0.25,是涨了还是跌了??????毕竟长途很少打,主要还是市内的!!!

江西南昌的微博用户“米斯特--LUO”表示:真不要脸,移动很早就停办了其它业务,只能办理全球通套餐了,因为只有全球通套餐是不需要漫游费的!所以这个政策对移动有什么影响。

类似的吐槽还有很多,事实是否像用户反馈的那样呢?事实上,早在3月份三大运营商承诺10月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后,很多地区的一些2G套餐就停止办理了,新入网用户只能办理3G或4G套餐。从资费上来看,2G套餐最低消费不过十几块钱,而4G套餐的最低消费标准至少要几十块钱起。

显然,手机国内漫游费取消更像是噱头。不可否认,手机国内漫游费是取消了,可用户的通话成本却提高,这已经违背了政府提速降费的号召。毫无疑问,手机国内漫游费取消着实缺少诚意,而流量漫游更是套路满满。

流量漫游何时能够取消

如果说手机漫游费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那么流量漫游则是三大运营商激烈竞争的产物。准确地说,流量漫游,是网民对本地流量套餐和省内流量套餐的形象化称呼。由于国内流量资费比较高,激烈的竞争之下,为了抢夺市场,三大运营商推出了低廉的本地流量套餐和省内流量套餐,提升竞争力。

以中国联通来说,国内1G流量大约在60元左右,省内1G流量只有10元,而本地1G流量也就5元左右。单纯考虑价格的话,本地流量更具竞争力。所以,在用户抱怨流量资费太高的市场背景下,三大运营商打破了流量只有国内套餐的陈旧思路,推出了本地流量套餐和省内流量套餐。不可否认,省内流量套餐和本地流量套餐,资费低了,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可是,省内流量套餐和本地流量套餐同样有一些猫腻。

现在,很多消费者的手机套餐中都包含国内流量,然后再订购本地流量包或省内流量包,猫腻随之出现了。当用户在非漫游状态使用手机上网时,消耗的却是国内流量;用户在外地出差上网时,仍旧使用国内流量。很多用户购买本地流量包或省内流量包,就是怕出差时国内流量不够用,在本地上网能够使用本地流量。结果,三大运营商的计费系统中,流量机制是优先使用国内流量,而不是本地流量或省内流量,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大运营商优先使用国内流量的不合理机制,迫使用户在购买了廉价的本地流量套餐包或省内流量套餐包后,再购买昂贵的国内流量包。坦白说,这有点强制消费之嫌。在技术上,优先消耗哪一流量套餐也是三大运营商可以识别的。所以,叠加了国内流量和本地流量,却优先消耗国内流量的做法,运营商有强制消费之嫌。

在三大运营商宣布9月1日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后,不少消费者纷纷呼吁取消省内流量和本地流量套餐,并降低流量资费。手机漫游费,如此不合理,在20多年后才取消。那么,流量漫游这个霸道消费条款,何时能取消呢?

归根结底,三大运营商宣布提取一个月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喝彩,反而更多的是吐槽,症结在于取消漫游费缺少诚意。一边是国家提速降费的号召,一边儿是运营商的资费猫腻,谁为消费者做主?

编 辑:王洪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