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技术 >> 正文

梦想照进现实 禾多科技完全无人驾驶系统现身日内瓦车展

2018年3月7日 15:42  CCTIME飞象网  

2017年上映的《银翼杀手2049》中,阴郁灰暗的城市上空一辆辆无人驾驶车疾驰而过。如今,我们似乎又离幻想中的未来近了一步。3月7日,意大利意柯那设计集团的Icona Nucleus概念车亮相2018年日内瓦车展,为人们展现出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终极形态,其搭载的完全无人驾驶系统由禾多科技设计。

Icona Nucleus概念车搭载禾多科技无人驾驶系统,亮相日内瓦车展

禾多科技创始人、CEO,倪凯博士(右);意大利意柯那设计集团董事长兼CEOTeresio Gigi Gaudio博士(左)

长5250mm、宽2120mm、高1750mm的Icona Nucleus概念车外形使用单体设计,如此尺寸的单厢汽车在现今道路上绝无仅有。概念车的光滑外表面与26寸弧形刀锋轮圈均经过航空动力学设计,它们与位于车底的扩散器相互配合,让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25的同时,如气泡一般的造型阐述了Nucleus针对未来的思考。车顶全景天窗使用不对称设计,视觉效果上再次强化了概念车的可识别度。

Nucleus概念车上搭载了由禾多科技设计的完全无人驾驶系统,完全取消了驾驶席。选择禾多科技,不仅仅因为双方团队成员间在历史上长期的项目合作,也因为只有通过强强联合才能打造出既有超高的安全性,又满足未来终极交通形态下人车共存的未来新车型。

禾多科技创始人、CEO,倪凯博士

完全无人驾驶系统需要非常强大的感知定位和规划决策能力。在设计过程中,禾多科技为车辆配备了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传感器,比如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更是大胆引入了以Velodyne的Velarray为蓝本的固态激光雷达作为整车传感器的关键一环,兼顾了传感器性能和车辆造型的要求。

想要实现L5全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不可或缺。但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雷达产品,其尺寸形状本身极大地限制了整车的造型空间。但成立于1983年的Velodyne发布的新品固态激光雷达产品Velarray,给了我们的设计师更多机会放飞思想。

Icona Nucleus搭载四个固态激光雷达,它们被安置在汽车四角,能够近乎完整地监测车辆周围状况。激光雷达的特性可以完成全天候的环境感知和融合定位功能,尺寸极小的雷达模块又能让设计师们将它隐藏于车身与玻璃面板之间,达到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完美共存。

除开激光雷达,Icona Nucleus还额外装备了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与激光雷达形成互补作用。Nucleus装备了6台隐藏在外壳内部的毫米波雷达,可以说是自动驾驶车辆的标配。毫米波不像光波在大气中传播衰减严重,即便是雨雪天气,毫米波雷达仍然能够很好地感知周围障碍物。

摄像头同样配置了6颗,其中3颗均布置在前侧,覆盖远中近三种焦距,功能上可实现交通标志识别、车道级定位和行人车辆检测跟踪和碰撞报警。

其余3颗分别在车辆的左、右和后侧,与前向的近焦相机组成环视系统,可供车内乘客了解车辆周围的全景图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以图像为基础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的功能。

禾多科技:做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自动驾驶早已是资本追逐的风口,从互联网、IT巨头到整车厂商、跨国零部件巨头,纷纷涉足自动驾驶领域,谁能够率先拿下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的入口,谁就赢得了这场追逐战中的抢先起跑权。

禾多科技正是这样一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技术提供商。其创始人倪凯有“中国无人驾驶第一人”之称,他所带领的禾多科技正努力把适合中国路况量产的自动驾驶,尽快地推向市场。

如果说禾多科技为Icona Nucleus概念车提供完全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展现的是自身的技术实力和行业超前意识;那禾多科技目前所做的“量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则是通过可大范围复制、可量产的最优定制化解决方案,为未来的共享出行注入“进化的血液”,推动中国整个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的商业化发展。

传统的主机厂不愿意轻易更换成熟稳定的供应商,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应用也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禾多科技选择了共享出行作为突破口,采取了可复制可持续的收入模式,及早布局,抢占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落地的入口,率先形成较高的竞争壁垒。禾多科技将未来无人驾驶共享出行的应用场景根据落地时间,由近及远分成“高速公路、代客泊车、最后一公里以及城市工况”几个模块进行规划,目前禾多科技在高速公路和代客泊车两个场景的产品已经相对成熟。

在2017年底,禾多科技就推出了中国首个横跨软硬件领域的自动驾驶研发平台—轩辕,前不久禾多科技则完成了在高速公路上的L3.5级结构化道路无人驾驶演示。而在低速的泊车项目方面,禾多科技更是进展迅速,已经与国内的数家合作伙伴展开了切实的项目合作,近期会在国内的多个城市进行完全无人看守下的自动代客泊车的示范运营。

编 辑:初夏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