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焦点图[510*285] >> 正文

汪涛:算法和软件是华为ICT领域最核心的竞争力

2019年5月20日 09:39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 (计育青/文)在2018年发布AI战略和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后,华为今天在京面向全球发布了人工智能原生(AI-Native)数据库GaussDB,以及业界性能第一的分布式存储FusionStorage 8.0,以创新的“数据+智能”理念实现了对数据基础设施的重新定义。

此次发布的AI-Native数据库GaussDB,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X86、ARM、GPU、NPU等多样性算力优势,提升华为云能力、推进AI战略,而且有助于构筑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

创新的价值

一直以来,华为致力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研发。在人工智能算力、算法、算据三大核心领域,华为持续的高强度投入不断取得突破。华为常务董事、ICT战略与Marketing总裁汪涛在接受飞象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30年的发展,华为已经成为能提供包括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华为的产品不止是硬件,我们近9万人的研发队伍中,有70%以上在从事算法和软件开发,这才是华为在ICT领域最核心的竞争力。”汪涛说。

在华为勾画的智能世界愿景中,硬件、软件、生态合作伙伴组成了紧密协作的生态圈。以数据库产品为例,华为的开发投资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2001年起,华为电信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就包含了一些自行开发的嵌入式数据库,还有一些用于电信设备的数据库软件。如今数据库已经是华为的一个重点研发领域,相关的研发团队规模超过了1500人。

华为GaussDB的研发计划是从2011年启动的,只是一直不为人知,直到现在以一个完整的产品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华为认为,要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数据库就不能局限于一个嵌入式组件,应该成为整个IT、云乃至通信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汪涛说。

汪涛表示,华为进入每一个领域,都希望能够通过创新为这个领域带来一些特殊价值,驱动这个领域向前发展。此次宣布进军数据库领域,推出业界首款AI-Native的数据库,也是同样的思路。

严格尊重数据的所有权

华为数据库有多种部署形态,包括本地部署、私有云、公有云等,服务对象也可以是个人、机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华为GaussDB数据库和FusionInsight大数据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60个国家及地区,服务于1500多个客户,拥有500多家商业合作伙伴,并广泛应用于金融、运营商、政府、能源、医疗、制造、交通等多个行业。华为云也已经发布了13款数据库服务,为行业客户提供云上数据仓服务。在IDC 2018年中国区软件定义存储市场份额报告中,华为稳居第一。

对于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数据安全问题,汪涛表示,这是整个行业都面临的共同挑战,华为在这方面遵循极为严格的标准和制度。一方面,华为尊重数据的所有权,强调只做数据的处理、传送,不会占有用户的数据;另一方面,华为云从来不会利用客户的数据去获取利益。

“在各个国家,华为严格遵守本地的相关数据法律。比如在欧洲,华为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严格遵守GDPR的要求。”汪涛说。

对于中国的ICT企业,西方国家习惯以极为苛刻的挑剔眼光来审视其产品和服务,因此华为在用户数据保护方面采取了业界最高规格的策略。就华为自身来说,也一直在致力于开发先进的用户数据保护技术,实现对客户、各个行业、各国政府的承诺。

共建健康产业生态

对于产业合作,无论是技术标准、平台还是应用领域,华为都保持积极参与、全方位开放的态度,并认为这是确保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据华为Cloud&AI CTO IT产品线副总裁黄瑾介绍,华为正在积极推动基于Open SDS(开放软件定义存储)的标准制定,这项技术可以确保存储系统与其它应用系统之间的正常互通。华为还积极参加了其他的标准组织,如基于融信的CNCF、Open stack等。“华为希望在标准层面形成一个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黄瑾说。

在平台和工具层面,华为正在向合作伙伴提供更加易用的工具,让开发人员可以在华为的异构计算、存储、数据库等平台上更快、更好地做开发。同时,华为还会融合伙伴的工具和平台,一起向客户提供更加易用的解决方案。黄瑾表示,华为正在与来自各行各业的很多软件开发商联合,向行业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应用解决方案。“华为还有‘沃土计划’,支持开发者在我们的平台上获得更好的发展。”黄瑾说。

目前,在行业应用层面,华为与软通智慧、神州信息、东华软件、易华录、用友政务、亚信国际等独立软件开发商结成了长期合作关系。在平台和工具层面,华为正在与Tableau、帆软、ARM、Veritas、中标软件等合作伙伴联合创新。在标准组织和社区层面,华为深度参与了OpenSDS、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OCP、OpenStack、CNCF基金会等组织和社区的建设。

编 辑:孙秀杰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