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固定一 >> 正文

拐点已至: NB-IoT产业加速释放!

2020年4月17日 07:12  CCTIME飞象网  作 者:易欢

飞象网讯(易欢/文)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都面临质疑和叫好两种声音,NB-IoT也不例外,从出世以来,关于NB-IoT的讨论,从来都没有间断过。经过几年的发展,数据证明,NB-IoT的发展态势迅猛,质疑声渐小。

NB-IoT具有大连接、广覆盖、低功耗等特点,迎合了70%以上的物联网场景的需求。在数字经济大发展的大背景下,过去3年,NB-IoT实现跨越式发展,已在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化落地。

目前,NB-IoT已深入40多个行业,诞生了包括水表、电表等4个千万级应用,近10个包括智能家电、门锁在内的百万级应用,以及层出不穷的新兴行业应用。

可以看到,在当下,NB-IoT的表现亮眼,发展乐观,基于千行百业的广泛应用,NB-IoT正逐步改变着世界。

随着新基建选中5G后,产业链对于新基建背景下NB-IoT的发展也开始了新的预测和讨论:新基建背景下,NB-IoT的应用场景和趋势时怎样的?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刘郁林表示,国家对新基建的重视,为5G、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要加快形成以NB-IoT、4G、5G等技术梯次承接各类物联网连接的发展格局。

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数据显示,2020年1月,NB-IoT全球连接数突破1亿;2月,中国连接数也破亿。从运营商分布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NB-IoT连接数均已超过4000万,中国联通则超过1000万。目前全球已开通92张商用网络,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应用至40多个行业的50多种业务。

“经过前期积累,NB-IoT已经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曹明坦言:“尤其是5G又不断赋予NB-IoT更高性能、更强生命力,NB-IoT作为5G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在万物互联世界的构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行业方面,国内传统行业继续快速发展,智慧水务、智慧燃气连接数均稳步向2000万迈进,并且开始由抄表向网管监控等行业纵深发展。2G物联头部应用开始向NB-IoT转型,POS机、共享单车、车载跟踪等完成方案验证,揭开了5G NB-IoT替代2G物联的帷幕。

今年4月初,天翼电信公司公布了300万模组的招标结果,要求模组必须支持R14,绝大多数厂家报价均低于或与2G模组持平,这表明NB-IoT模组在性能、价格上都开始对2G物联形成绝对优势。

同时Mbol IoT创新伙伴成员单位从去年11月的1500家增加到1700家,标志着NB-IoT生态圈还在持续壮大。

中国的产业伙伴借助产业优势,成功进入海外市场。国内NB-IoT模组厂家,向海外供货超过600万片;电表厂家赢得中东超200万只NB-IoT电表订单。5G NB-IoT芯片需求量日益旺盛,近半年发货量增加1倍以上。

“相信在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的新基建和以5G为特征的新物联的双重加持下,5G NB-IoT将进一步乘风破浪加速前进。”曹明称,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加入5G NB-IoT芯片生态圈,以及头部厂家不断提升工艺,NB-IoT模组在性能和价格上都开始对2G物联形成绝对优势。

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

中国三大运营商一直是NB-IoT发展的主力军。在“5G NB-IoT“亿”征程线上产业峰会”上,三家企业也都分享了各自在NB-IoT取得的进展,同时,公布了2020年针对NB-IoT的部署规划。

中国移动方面,中国移动物联网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总经理肖青表示,从2018年10月中国移动正式开始发展NB-IoT业务开始,截止到今年2月底,中国移动NB-IoT用户数突破4300万。2020年,中国移动将NB-IoT作为物联网业务的发展重点。

在网络能力方面,中国移动已经达到基本成熟,实现全国346个城市NB-IoT的主要覆盖(实现乡镇以上主干道覆盖);打造NB-IoT优质网络服务,一点开卡,全国可用;基站完成900MHz频段FDD改造,可软开通;网随业动,协调全国网络补盲,具备快速部署能力。

肖青表示,2020年中国移动的工作重点主要分四个方面:第一,在网络保障上,加大NB-IoT的网络覆盖,通过室内覆盖的方式,提升NB-IoT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会提升跨省的网络优化和保障。

第二,在生态建设上,上线NB-IoT的R24版本,R24版本与现有R23相比,在优越性、移动性、功耗上都会有非常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会重点选择八个行业聚焦,进行深耕。

第三,在产业引领上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模组成本进一步降低,迅速能够接近2G成本的价格。同时中国移动还会组建低功耗实验室,在低功耗领域进一步深度地探索。

第四,在支撑能力上,整合云管端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还会升级已有的NB-IoT的覆盖地图,让用户能够去更好地了解运营商的网络覆盖程度,为业务真正的做到按需建设、按需部署,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体验。同时还会落地NB-IoT的定位能力。

中国电信方面,天翼物联解决方案部陈建华表示,中国电信在2017年的时率先打造并运营了全球最大NB-IoT网络,对全网41万基站进行软件升级提供服务。“目前中国电信NB-IoT的整体覆盖率达到97.84%的水平,服务着全球最大的NB-IoT客户群体(将近5000万户)。中国电信NB-IoT燃气表用户数突破1000万。”陈建华表示。

据悉,面向未来中国电信积极发力NB-IoT R14版本的部署,以提升大数据包和高速移动的应用体验。除了对基站软件升级,中国电信还通过开放实验室等,开展NB-IoT网络质量与支撑效率提升,目前已经在5省18市开展NB-IoT R14版本业务测试,进展处于领先状态。

中国联通方面,在NB-IoT方面发展了1000多万的用户,目前推进900MHz频谱演进,建成了8个核心城市节点的NB-IoT网络(覆盖全国)。对于未来的发展,联通物联网公司首席产品官李凯表示,NB-IoT是一个按需建网的过程,中国联通会重点发展表计类为基础的NB-IoT基站。

在李凯看来,NB-IoT商业模式不能只靠连接,而是需要将生态建设起来,打造新的商业模式,从物联网连接中获得新价值。为此,中国联通将通过平台、生态和网络赋能传统行业,比如通过行业联盟、5G联盟以及物联网联盟等,与产业一起发展体验更好的NB-IoT应用。

仍面临三重考验

虽然以NB-IoT为代表的移动物联网发展虽然取得了突破性成绩,但在工信部信息发展通信司副司长刘郁林看来,NB-IoT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第一,NB-IoT应用有待进一步普及,目前我国大部分NB-IoT连接集中在少数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程度还有所欠缺,大量基站处于轻载、空载状态。

第二,物联连接中,采用先进移动技术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升,与NB-IoT、4G、5G等先进技术相比,2G、3G技术的普遍利用效率较低,但是现有存量物联网连接中,2G、3G连接仍占较大份额,在新增物联网连接中的占比也接近20%,还需要加快形成以NB-IoT、4G、5G技术梯次承接各类物联网连接的发展格局。

第三,NB-IoT网络覆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地区NB-IoT网络覆盖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承载2G连接迁移的要求,但局部覆盖深度方面还需加强。

同时,他对移动物联网产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加快5G网络建设,统筹完善NB-IoT的网络覆盖。物联网要发展,网络是基础,各基础电信企业要加快5G网络部署进程,以SA独立组网为目标,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的网络建设,并向有条件的重点县镇住延伸覆盖,为移动物联网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针对重要应用场景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NB-IoT网络质量,加强深度覆盖,有力支撑各类应用继续发展。

第二,加强物联网管理平台建设和能力开放,电信企业的连接管理平台要和垂直行业建设的应用管理平台在持续完善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打通连接,特别是运营商的管理平台,应该向行业应用平台开放接口和能力,帮助行业客户更加灵活、便捷的管理业务,更大程度发挥NB-IoT网络带来的价值。

第三,充分发挥产业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作用,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开展移动物联网发展监测工作,促进和指导各地NB-IoT应用和产业发展,鼓励有能力的大企业和单位建设开放实验室,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研发、测试、验证等,催生更多物联网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建立移动物联网资源库,组织优秀应用案例征集活动,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编 辑:值班记者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