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应用 >> 正文

车联网成5G先锋应用领域 运营商有望开辟新战场

2020年8月27日 06:34  通信信息报  作 者:杜峰

车联网发展蓬勃兴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日前表示,智慧医疗、新闻媒体、智慧城市、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占比70%,将成为5G先锋应用领域。

5G 为车联网发展带来机遇,近期车联网产业政策密集发布加速车联网产业落地,在这股浪潮中,运营商加大布局,推动5G车联网产业发展,车联网市场有望成运营商新赛道。

5G推动车联网进入发展黄金期

我国车联网正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我国已有40多个城市级车联网试点示范,20多个智慧公路车路协同试点示范区,已在上海、广州等地建立10个国家级车联网测试示范区。

5G推动车联网加速“智行”,5G 通信技术在低时延、高移动性车联网场景的应用,解决了当前车联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多项利好政策的发布则成为车联网发展的催化剂。

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促进“5G+车联网”协同发展。推动将车联网纳入国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促进LTE-V2X规模部署。

今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明确提出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形成一批智能管理和服务、车路协同等智能交通领域关键标准的目标。

技术和政策的双重利好,为车联网发展打开了一个千亿级市场。赛迪数据显示,到2021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150亿元。

三大运营商争抢车联网先机

伴随着5G的东风,车联网将迎来规模化部署,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运营商的身影。

中国电信基于5G的车路协同领域,中国电信在通信标准化协会牵头了多项通信行业标准研究,其中《面向LTE-V2X的多接入边缘计算业务架构和总体需求》和《面向C-V2X的MEC业务服务能力开放和接口技术要求》的标准研究现已报批。同时,中国电信在雄安取得了LTE-V2X频率许可,正在开展网络建设和示范运营。

5G时代,中国电信正加快与车企的合作。今年初,中国电信上海奉贤电信局与中智行公司正式签署《联合建立5G智能车联网合作框架协议》,就5G车联网应用领域进行平台、云网、智能网联车合作,旨在打造全国领先的5G智能车联网创新应用。

联通方面,8月5日,天津联通与车联网先导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参与车联网先导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各种场景应用的开发与实施。在去年的中国联通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上,其发布了数智交通信号控制系等四款5G+车联网的产品。旗下车联网子公司联通智网科技有限公司也引入战略投资者,包括一汽、东风汽车、广汽等9家中国大型车企。

中国移动也发力5G车联网市场,其在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期间,联合中兴、美格、爱立信等多家单位首次成功将运营商GBA(通用引导架构)技术应用于车联网领域。今年6月20日,中国移动先后发布合枢车联网V2X平台和5G&C-V2X智能终端产品解决方案。

运营商谋局车联网大有可为

三大基础运营商,无论是从商业策略还是技术扶持,亦或是服务上,都踏上了进击车联网之路。相对于其他互联网厂商或设备商,运营商发力车联网具有不小的优势。业内人士介绍,在车联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车载通信服务网络及基于云系统的车联网服务平台、应用平台等平台,是最核心的部分,就此而言,作为基础电信企业,涉足车联网具有先天的优势。

同时运营商对车载内容服务的开发可形成支撑,其可从参与传统汽车信息服务开始,通过数据挖掘手段,开发更丰富的业务内容。

目前,国内车联网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5G车联网也在探索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面向车联网的5G要适应基于种种不同条件的车联网应用环境还具有多重挑战,现有的5G技术未必能适应。此外,5G时代车联网还需标识之间互通。虽然5G能支持车联网大量的传感器联网,但怎么实现车联网各标识互通,以及不同网络运营商的互通都是难题。

未来车联网要如何发展? 中国电信天翼物联公司车联网行业总监崔士伟建议,借新基建东风,大力发展基于V2X的路侧车路协同,让更多的道具具备智能化。推动5G在交通领域的应用,车联网C-V2X市场空间大,产业链上下游直接受益。相信随着5G技术的发展,以及来自汽车、通信及交通不同行业不断加强跨行业的产业协同,车联网必将迎来大发展,出行领域也将迎来大变革。

编 辑:值班记者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