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旧 >> 正文

工信部发布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为产业发展夯基

2021年1月22日 11:29  CCTIME飞象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到2022年,初步建立起覆盖物联网终端、网关、平台等关键基础环节的安全标准体系,研制重点行业标准10项以上,促进物联网基础安全能力提升。到2025年,推进形成完善的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研制行业标准30项以上,提升标准对细分行业及领域的覆盖程度,提高跨行业物联网应用安全水平。

征求意见稿的出炉,引发产业链各方的积极响应,这充分说明物联网基础安全环境建设已经是整个行业的共同期盼。近年来,随着物联网规模化应用不断落地,物联网安全事件频出,智能家居、摄像头乃至电网等重要基础设施遭受攻击,对物联网进一步规模化拓展产生重大影响。据Markets调研机构发布的“物联网安全市场”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安全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125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366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3.9%。

“现阶段,我国物联网安全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物联网产业链涉及环节众多,安全建设需要多方共同合作推进,目前缺乏典型场景的安全解决方案和标杆企业,最重要的是缺乏完整的标准体系建设。工信部的文件对于行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将为整体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据中琛源科技旗下智能物联网项目“中琛物联”某负责人表示。

据悉,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包括总体安全要求、终端安全、网关安全、平台安全、安全管理五大类标准。这其中,规模日益庞大的终端设备的安全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据GSMA发布的《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其中,我国物联网连接数达到36.3亿,占比30%,预计2020年有望突破40亿,到2025年将达到80.1亿。特别是随着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物联网终端设备正不断向工业、农业、城市、交通、能源、医疗、水利、电力等领域拓展延伸。

终端安全之所以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前提,该负责人认为,一方面是由于传统行业特别是涉及国计民生的产业中物联网终端设备大多暴露在户外复杂的环境,易遭受攻击安全隐患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是物联网终端设备是大数据诞生的“工厂”,安全的终端工作环境是充分发挥大数据资产价值,指导精准分析决策的前提。作为专业的物联网综合服务品牌,“中琛物联”在面向行业客户提供“云管端”综合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终端设备的安全连接与管理能力。

例如,针对物联网终端通信连接安全,中琛物联自主研发了“双子芯智能卡”、“中琛模组”等多卡多链路通信硬件,实现了一张通信芯片聚合多个运营商网络的物联卡,一网干扰或终端迅速切换另一网络,保障了终端通信连接的持续稳定。据介绍,该通信硬件在工业、农业、水务等传统产业领域颇受欢迎,能够有效解决终端通信故障维护的难题。“终端硬件采用内置封装式设计,不暴露调试接口,抗物理破坏性强,也能有效避免被黑客利用端口攻击后台云系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介绍。

而在平台侧,中琛物联自主研发的“物联云管家”平台,通过搭载防火墙、访问认证及权限控制、异常行为检测等自动安全防御体系和主动漏洞排查机制等多重安全防护措施,来保障平台的运营管理安全。此前,“物联云管家”还获颁信息系统安全(三级)等级保护认证。 “物联网产业安全有赖于国家健全相关政策规范市场,同时也需要物联网上下游产业链携手制定安全标准,但相关从业企业也应在服务的范畴内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安全体系建设,为客户安全保驾护航,为行业有序发展尽一份力。”该负责人表示。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