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技术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红外产业还有数十倍成长空间

2021年3月5日 07:44  上海证券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让很多人了解了红外,大家知道这是高科技。实际上,红外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测温只是一个很小的应用,在掌握了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后,中国红外芯片肯定会找到更大的舞台,还有数十倍的成长空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让很多人了解了红外,大家知道这是高科技。实际上,红外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测温只是一个很小的应用,在掌握了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后,中国红外芯片肯定会找到更大的舞台,还有数十倍的成长空间。”日前,全国政协委员、高德红外(002414)董事长黄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高德红外的成长经历已经证明了产业的美好前景。过去的10年里,公司年营业收入从3亿元左右增至30多亿元,净利润从1亿元左右增至10亿元,均实现了10倍级的成长。

红外探测器领域已基本不存在“卡脖子”

“疫情对全世界都是一场考验,作为红外产业的龙头企业,高德红外冲在防控一线,圆满完成了任务,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信念。”黄立说。

黄立的感触来自于他亲身经历两场疫情防控后的对比。2003年,SARS暴发,由于刚好从法国进口了一批红外探测器芯片,创立不久的高德红外站在了防控一线。“那个时候国内没有这种芯片,唯一的渠道是找法国进口,还要经过很严苛的审核,当时我们供应了国内95%的红外探测器,总量只有1000多套。”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高德红外再次站在了防控一线。“现在我们自己能生产芯片了,可以说是,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我们不仅可以保障自己的防控需要,还可以支援国外。”黄立介绍,疫情发生后,高德红外已累计提供红外探测器超过100万台套。

“通过10多年的努力,我们红外探测器芯片不仅研制成功,而且大批量制造生产以来,在红外探测器领域,‘卡脖子’问题基本不存在了。”黄立说。

今年2月18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由黄立带领团队研发的“高性能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根据专家委员会评定,高德红外的制冷红外探测器技术已达到国内一流、世界领先水平。据介绍,高德红外刚刚通过鉴定的1280×1024@15μm双色红外焦平面模块探测器技术,是我国第一次研制成功百万级像素大面阵、双色探测器,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红外产业的技术垄断,使得我国成功跻身全球少数几个具备独立研制大面阵双色制冷探测器及其应用产品的国家行列。

掌握核心技术将“天花板”推高10倍

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不仅能够实现自主可控,还为一个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黄立说:“正是有了中国红外芯,红外热成像技术才能较大范围地普及,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2020年12月底,高德红外曾披露获得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装备总体资质证书,其中包括公司增扩的某类完整装备系统科研生产资质、某两类完整装备系统科研资质。至此,公司具备了从底层核心器件至完整装备系统的全产业链批产能力,进入全新的领域,真正实现了从配套单位向总体单位的跨越,实现了质的突破。

“我们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装备总体资质的民营企业,将公司发展的天花板推升到10倍以上。”黄立介绍,公司制冷型、非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已批量装备于国内多个政府装备类产品型号中,II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已中标装备于国内某高端型号装备产品。

核心技术的突破还大幅降低了红外探测器的成本,并快速打开更为广阔的民用市场。据了解,2020年度,高德红外累计交付给各行各业的红外芯片超100万片,客户中既有军工企业,也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如海康威视(002415)、陕汽重卡等。

“现在,我们部分型号的红外芯片成本已经可以做到几百块钱,很多行业都用得起。”黄立介绍,随着红外核心芯片小型化、低成本、高可靠性、大批量生产的实现,红外技术在电力、工业、安保、智能驾驶、智慧家居、医疗检测等民用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创新

今年参加全国两会,黄立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市场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建议。他认为,高质量的发展要靠高技术,加大对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内部需求,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外部需要。

黄立介绍,他在调研中了解到,高科技企业经常有一些员工,掌握了公司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就被其他企业高薪挖走。“科研成果泄露、外贸客户飞单、同行卧底泄窃密、离职员工泄密”等现象在企业普遍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也买不来的。高科技和相关产品的取得,往往都需要付出极大的投入,这些创新成果一定要保护好,使得他们因为自己的诚实劳动和智力劳动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黄立说,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所必须进行的创新环境建设。

如何做好知识产权保护?黄立有四项具体的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以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保护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和运行机制,二是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专项行动,三是加大对侵犯商业秘密的企业和劳动者的处罚力度,四是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