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固定一 >> 正文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手机厂商持续升级健康管理生态能力

2021年5月6日 07:23  CCTIME飞象网  作 者:魏德龄

飞象网讯(魏德龄/文)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下滑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手机厂商无疑正在以智能手机为原点,不断扩展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功能,并配合相关智能硬件与服务,意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持续升级的健康管理能力

近期,手机厂商在健康管理功能上的科技树加成持续不断。不久前就曝光出了三星此前申请的关于折叠屏手机的专利,其中利用折叠屏可弯折的特性,可以夹住手指进行健康指标的监测,可包括血压、血管年龄、主动脉压力波形、身心压力、疲劳程度等。专利中显示,传感器可内置于折叠屏幕的下方,或是机身的背面。这些功能也将有望在未来的Galaxy Z Fold系列或Z Flip系列中得以应用。

与此同时,三星的Galaxy Watch 4和Active 4也将有望在二季度上市,该产品将会新增血糖监测功能,借助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开发的拉曼光谱分析法来实现,进而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日常经常需要关注的关键指标。

Google也在今年通过软件的方式为与Pixel系列手机所匹配的Google Fit带来了心率测量功能,可利用镜头与算法间的配合来分析手指末端微血管的收缩情况,继而推测用户的心跳速率。另外,还可以配合前置摄像头来对用户进行呼吸监测,分析出每分钟的呼吸速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外界也早已曝光了Google的首款智能手表产品Pixel Watch,该产品将最快在10月份发布,搭载高通Wear 4100处理器。该产品一旦发布,无疑也将与Google Fit在日常使用中产生相互关联。

 

健康需求增长

实际上,相比于智能手机的需求量放缓,市场对于可穿戴设备的需求量却在上涨。

根据《2021蓝牙市场最新资讯》显示,由于人们获得了更多的个人居家时间,对于健康的更加注重,可穿戴设备市场表现出色。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和安全治疗的关注度提高,推动了可穿戴设备和医疗设备的增长。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甚至将超越疫情前的预测。2021年,蓝牙可穿戴设备预计的出货量将达到2.05亿台。到2025年,可穿戴设备将占蓝牙数据传输设备出货量的27%,蓝牙可穿戴设备年出货量将会达到4亿台,其中智能手表可达1.56亿块。

苹果的最新2Q21数据也显示,可穿戴设备、家用设备和配件的收入,同比增长了 25%,达到 78 亿美元,刷新了每个地理区域的在该季度的收入记录。在本季度里,有75%购买Apple Watch的用户是首次购买的新用户。

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升级也自然成为了手机厂商们的关注点,从而进一步挖掘市场需求。目前,心率测试、血压、血氧功能已经基本开始在高端产品中普及。正如上文中三星的消息显示,血糖监测功能也将有望成为未来高端智能手表中的标配。无疑,通过配合手机上的一些监测软件,手机厂商将在未来能为消费者提供有关健康的方方面面的数值参考。甚至,这些数值还能进一步挖掘持续的消费能力。

 

健康内容还能持续收益

2020年,苹果在发布Apple Watch S6的同时,还一并发布了Apple Fitness+订阅服务,在Apple Watch各项指标的基础上,以视觉化的方式在iPhone、iPad、Apple TV上进行健身训练指导。用户可以使用有世界级教练编制的健身房风格的体能训练,在使用过程中,Apple Watch的活动记录也会同步显示在大屏幕上。教练也涵盖马拉松、瑜伽、武术、体操、铁人三项等多领域的专业人士。

而从苹果的市场数据来看,包括Fitness+、Apple Music、iCloud等在内的付费订阅用户在2Q21已达6.6 亿,上季度为3500万,本季度增加4000万,过去一年付费订阅人数增长1.45 亿。同时订阅服务业务还一直有着较高的毛利率,当季利润率更是达到了42.5%。

另外,无论是iOS阵营,还是Android阵营,同样还有着大量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相关应用,这类应用同样可以基于用户在佩戴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并计算出相关的数值,给出健身或健康指导。这类应用在订阅付费的过程中,像苹果这样的平台运营者同样可以获得分成。

同时,可穿戴设备、订阅服务也多围绕着自家品牌的智能手机来运转,也就反过来增加了自身品牌的生态黏性。当智能手机用户换机时长不断增加,厂商们无疑更希望增加用户的忠诚度,继续成为其下一台手机的品牌选择。进而当用户需要换机的时候,看看自己的智能手表,甚至真无线耳机、平板,以及包月或包年的订阅服务,就已经有了令厂商放心的答案。

编 辑:值班记者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