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业界名博 >> 正文

用智能互联为绿色发展建立强大的底座

2021年9月26日 18:16  CCTIME飞象网  

9月25日,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主题的中关村论坛在北京召开。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论坛上进行了“持续创新,共建绿色智能世界”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华为将在联接、算力、低碳三个方面持续创新,与客户和伙伴们一起,为构建一个绿色智能世界而努力,让更多组织、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创新的价值。”

用智能互联为绿色发展建立强大的底座

一、绿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人类社会要健康发展,必须可持续。在信息化的今天,要做到持续,必须摈弃工业社会初期人类对地球的疯狂掠夺和破坏,减少通过大量的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通过破坏来获得发展。绿色是要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和自然相互依存,实现能源的再生,环境的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这样人类才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在发展中形成较为和谐的人和自然的关系,才不会因为人类发展,在短时间就完全破坏了生存环境,让我们失去生存发展的环境。

绿色发展的另一面,必须是智能世界建设,我们要做到绿色,必须用智能化来提供效率、降低成本,增加能力,但是智能化的建设成本如果是暴利的,智能化的能力,不是普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而是高高在上,只有少数人才能使用,它就没有办法渗透到社会管理、社会运营、工业制造、社会服务的所有环节中去,智能化的价值就会被大大的打折扣,就很难通过智慧化的能力来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把智慧化的能力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产业,所有的管理体系,智慧化不仅获得的以能力的提升,还同时是成本的下降,这才能做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智能联接是智能化的底座

做到绿色就需要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智能服务系统,需要智能感应、大数据、人工智能多种能力的整合,而智能联接和强大的算力是这个智能系统的底座,只有把这个底座建设起来,做扎实,才能支撑整个智能系统的运营。

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感应这些能力在智能化发展中非常重要,但是这一切都是通过一系列递进的关系形成的,人工智能不仅是算法它必须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撑,没有大数据,人类智能无法做到算法的优选,也不可能通过算法实现有价值的服务。

要采集大量数据,形成大数据的支撑,就必须要有智能感应能力。我们人类最初的感应是用眼、耳、鼻、舌、口、皮肤来进行感应,形成对外界数据的采集。但是人类的信息采集能力还是存在很大局限,感应的范围小,无法做到远距离的感应,精准性也差,比如我们能感觉到冷、热,但是无法做到较为精准的度量,而大数据就需要把人类对外界的感知,通过更多的感应器进行延伸,半导体、光线、毫米波等技术都被广泛应用到感应器中,人类对世界的感应可以延伸的更远,也有更加精准的定义。

要让智能感应能力的数据成为大数据,要让大数据为人工智能所用,这一切必须建立智能联接的基础上,只有有了智能联接的能力,才能让感应到的数据传输出去,才能接收数据进行反应,提供服务。强大的智能联接,就我们人类的神经系统一样,把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计算、存储,形成命令,再反馈到各个器官。有了联接的底座,一切智能感应、大数据、人工智能才能活起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智慧系统。

三、联接在哪里计算就在哪里

和智能联接紧密相连的,就是无所不在的计算能力。华为预计2030年,地球上将会存在2000亿个联接,而几年前,我们的预测还是500亿个联接。大量的联接,各种不同终端接入,云成为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的中心,这就意味了人类对算力的增加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以往的计算常常只是一个文档的处理,而人工智能计算,意味了很可能一个模型的训练需要几百亿次甚至是几万亿次的计算。算力也从原来的集中计算,变为分步式计算,除了大型的计算中心、存储中心,同时也还会有边缘计算,算力存在于云、网、终端不同的地方,它们组合起来,共同形成能力。

华为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将会增加20倍,将我们带入尧比特时代。全球的AI算力需求将增加500倍。面对如此大的计算需求,算力、算法和数据都需要网络化的协同,这就需要系统级的创新,集约化建设人工智能算力,将人工智能算力打造成新型基础设施。

算力会有一天和水和电一样,成为社会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它也会和水电一样,任何一个普通人都用得上,用得起,这样形成的算力,将会让人类的智能生活上一个台阶。

从胡厚崑的演讲,我们可以看出,面向未来绿色、低碳的世界,需要更多无无论是政府还是产业的思考和布局,华为要做的是,是通过强大的智能联接和计算能力,为整个社会智能化形成一个强大的底座,通过这个底座,支撑社会管理和运营的高效率,低成本,让强大的联接和算力渗透到整个社会运营中,成为社会管理和运营的一部分。只有有了智能化的托底,绿色、低碳才有实在的支撑。

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需要理念,更是需要用技术和产品形成真正的价值和能力。

编 辑:王洪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