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5G >> 正文

欲快速提升5G人口覆盖率至95%,日本数字化转型为何迟滞?

2022年4月1日 08:54  21世纪经济报道  

 日本发展5G网络的脚步再一次加速。

当地时间3月29日,日本总务省发布完善5G移动通信系统、光纤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其中,将截至2023年底的5G网人口覆盖率目标从过去的90%上调至95%。

据悉,5G的通信速度远高于以往,若覆盖完全,它将被寄望运用于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领域。愿景虽好,但现实却给了日本当头一棒。直到2020年3月才开始5G商用的日本,在发展时间上明显晚于其他国家,并且在用户覆盖方面也显得迟缓。

在全球各国加快发展5G的当下,日本的焦虑不难让人理解。然而,以这种“揠苗助长”的方式,就能助推日本完成5G覆盖目标吗?

对此,银科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兼金融研究院院长夏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日本较难实现2023年底前5G覆盖率达到95%的目标,因为其发展5G商用的劣势明显,“目前5G的专利技术主要掌握在中国、美国、韩国和欧盟的企业手中,前6大企业已经占据了市场80%的份额。”

快马加鞭开启建设进程,日本将会在这场移动通信赛跑中占据怎样的位置?

日本5G发展迟缓

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日本暴露了其数字经济发展滞后的一面,如众多行政手续仍受制于“当面、书面、盖章”程序、政府补贴政策申请出现“堵车”、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因缺乏即时数据而效率低下等。出于对数字化转型的强需求,外界再次聚焦到日本的5G发展进程。

若能实现在2023年底使5G网络覆盖率达到95%的目标,日本很有可能会在数字化转型上迈上新的台阶。但多位受访专家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日本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不低。事实上,相比其他国家,日本的5G商用发展是相对滞后的。

2020年3月,日本三大电信运营商推出了5G网络商用服务,意味着日本正式进入5G时代。日本5G商用姗姗来迟,在发展时间上甚至比韩国和美国晚了整整一年,以至于它与其他国家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同年的9月,中国的5G用户数已经突破1.1亿;同期韩国的5G用户数也超过900万,占据其移动用户数的13.2%。

不仅起步时间晚,日本铺设5G基站的速度也未达预期。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日本的5G基站数量不足1万个,预计2024年达到8万个。可以说,如今的基站建设进度远未达到运营商当初所定下的目标。从日本三大运营商的计划来看,NTT DoCoMo曾表示要在2021年12月前将基站增加到2万站,KDDI和软银则采用共建的方式,计划在2021年末实现建设5万站。

为了推动5G基站建设进度,日本政府双管齐下。去年6月,日本总务省曾宣布对软银的“5G”特定基站铺设计划进行指导,并要求软银尽快采取改进措施解决基站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同年11月,日本又为支持5G投资延长原定两年的减税计划,推动扩大可使用的5G地区。但从效果来看,这些举措收效甚微。

中国银行研究院刘晨博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日本5G商用发展缓慢,既是因为全球疫情暴发所造成的延缓,又因为日本发展5G的环境较为复杂,“日本农村地区建设5G成本较高,在农村建设5G基站的成本是城市的10倍以上,短时间内难以拓宽覆盖范围。”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日本5G覆盖率为34%。刘晨向记者表示,在这个基础上,日本想要迅速提升5G网人口覆盖率,还要迈过好几道“坎”:“首先,要进一步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和基站建设数量;其次,要加大应用场景的开放,依靠原有在动画、自动驾驶等领域的优势,挖掘人们的应用需求;此外,还要解决5G网在区域中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而民生证券通信、元宇宙首席分析师马天诣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日本的5G商用发展还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日本IT人员数量缺口大,制造业需要大量具有数学知识的人才。美国数理科学博士约有30%的毕业生进入工业界,但日本目前仅为10%,差距仍然很大。”

数字转型“佼佼者”的败退

虽然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一定技术实力,但如今日本正因为5G技术的不足,面临着在全球科技版图被弱化的风险。

据第三方通信业务统计公司Dell‘Oro Group在2022年3月发布的2021年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份额显示,华为以29%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众多竞争对手,排名第一;诺基亚和爱立信分列第二、三,分别占据15%和14.9%的市场份额;另一家国内企业中兴通信则以1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可以看出,在全球通信基站的份额中,日本企业的存在感极低。

“相比之下,日本的5G无论是在标准制定还是在商用领域都明显存在劣势。”刘晨向记者指出,在美国、中国等国家已经抢占5G商用高地的情况下,日本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进入5G时代,5G网络是数字世界的底座,也是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础。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背后是广袤的市场。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在3月发布的《2022全球移动经济发展》报告,2021年移动技术和服务创造了4.5万亿美元的经济附加值,贡献了全球GDP的5% ,到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近5万亿美元。另外,5G的连接数占总连接数的比重将从2021年的8%提升至2025年的25%。

正因如此,日本很早就尝试补足短板。早在2019年底,日本政府就决定在年度补充预算案中,列入约9550亿日元的“数字新政”相关预算,加大在信息化、智能化和基础研究等领域的投入。

在2021年底,日本又有了通过整合日企的形式提升生产技术的计划。有消息指出,日本总务省将会在2022年度建设广域试验网,把不同厂商的设备结合起来生产5G基站设备的“开放化”技术,届时NTT docomo、乐天移动、NEC等将会参与。

卖力推动5G商用的背后,是日本政府“早起却赶了晚集”的焦虑。

其实在移动通信方面,日本很早就脱颖而出。2007年,日本就使3G渗透率达到50%,远超美国、德国等对手。但可惜,由于日本的3G生态影响力有限,其i-mode模式最终还是落败于IOS和安卓系统。之后,日本就一门心思投入4G网络,即使日本三大运营商之一NTT DoCoMo在2015年已经成功进行了5G网络实地测试,也没有向5G投入。等到同行们都纷纷进入5G,日本才匆匆进场。而后,又因为受到疫情以及网络覆盖、套餐资费等因素的影响,日本的5G商用发展并不顺利。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Opensignal在去年6月发布的《亚太地区5G体验基准测试》报告,在5G游戏体验、5G视频体验方面,日本处于最末的位置。报告认为,这显示了日本在5G可用性和5G覆盖率方面的相对不成熟。

数字化转型效益几何

虽然5G商用发展未如预期,但对日本来说,此举已是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为了迎合全球发展5G的浪潮,更重要的是,5G商用在日本有着实质性的意义。

多位受访专家向记者表示,日本构建5G社会是结合其国内现状做出的部署。“在进入5G社会之后,高速的通信技术可以保证远程医疗,特别是远程手术的实现,这样就可以解决山区、偏远农村、海岛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无人机配送的实现,可以解决偏远地区和海岛送货难题。”马天诣向记者表示,5G技术有助于解决日本社会老龄化的问题。

此外,马天诣还举例称,日本农村面临着劳动力人口急剧减少和人口老龄化,若依靠5G技术实现耕种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车辆的无人驾驶操作,就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当前,通过5G技术协助农作正在日本成为现实。据了解,近日在日本九州,用于果园的自动驾驶割草机所使用的就是5G技术,日后可以用无人机代替农民去检查茶树的发育情况。

在建设5G网络的同时,日本还以此作为创新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国内的数字化变革。

夏春向记者表示,日本目前在B2B的产业数字化上领先,接下来主要推动B2C的数字化转型,“在这一方面,日本可以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例如疫情后线上的服务普及。依靠数字化生产和销售,实现精准营销,可以有效缓解日本老龄化造成的低增长、低通胀难题。”

但同时,刘晨向记者表示,由于基础设施水平滞后、应用场景相对不足等原因,日本在短期内与其他国家在数字化方面的差距还是难以缩小。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显示,由于数字化进展迟缓导致劳动生产率提升乏力,日本人均名义GDP到2027年将低于韩国。

错失了扩张5G市场的时机,日本把“战场”转移到6G网络。

近日有消息指出,日本官民联盟计划在6月向国际会议提交“6G”国际标准方案。日本有望成为首个提出6G技术要求方案的国家。“交通运输和医疗环境复杂多变,单纯依靠5G技术难以实现突破,因此相应领域的发展也将加快对6G技术和应用的需求。”刘晨向记者表示,相应领域的经济潜力是推动日本加快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

根据麦肯锡测算,到2030年全自动驾驶汽车将占全球乘用车销量的15%,到2040年将升至80%。而在远程医疗领域,美国咨询公司大观研究也在报告中预测,2027年全球远程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1551亿美元。

但现实情况是,日本选择跳过5G直接发展6G网络的计划可行吗?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5G课题组组长胡国庆博士表示,将来真正商用化的6G网络必然是以现有5G核心技术为基础做深度演进,同时引入太赫兹通信、空天海地一体化网络等新兴技术,跳过5G“地基”,直接建设6G“大楼”几乎是不现实的。

外界的声音无阻日本抢占6G网络的决心。据了解,2020年12月,日本就计划设立一项300亿日元的基金,用于长期性研发,支持相关的国家通信技术研究所委托私人公司和大学从事6G研发工作。夏春对记者表示,目前日本能否抢占6G通信领域主导权还是未知数,相信2025年大阪世界博览会可能就是日本展现其6G技术的关键节点。

编 辑:王鹏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