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中国信通院齐曙光:未来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年11月6日 08:45  中国信通院CAICT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聚焦能源产业主要有“源-网-荷-储”四个要素,即能源的生产供给、能源传输、能源的应用和能源的存储。

非化石能源、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概念类似但有区别。非化石能源是指除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以外的能源;绿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和低污染低排放的能源,包括氢能、核能和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在自然界可循环再生的能源。

目前,全球正处于能源体系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我国通过多年来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已形成了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煤炭依旧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支柱,占比超过了50%,但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连年递减。《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例约为25.5%,比上一年度增长1.2%,且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了2.7%,2012年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30%,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未来能源产业将具备三个核心特征,一是绿色化低碳化,未来能源是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我国“1+N”双碳政策体系中,提出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达到80%以上;从全球看,也在加速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化转型,频繁发布相关政策。二是数字化智能化,通过数字技术对能源体系进行更深更广的变革重构,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在能源产业各环节深度融合。三是多元化分布式,未来能源将更加注重能源安全,多种能源利用方式并存是能源稳定供应的保障,包括各类分布式能源以及虚拟电厂、需求侧响应等。

在数字技术与能源领域融合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数字技术赋能时其安全性、可靠性、连续性问题,网络安全、数据隐私、一致性与互操作性、数据清洗与解析、基于业务的数据建模技术瓶颈与挑战。二是不断激增的数字领域能耗问题,随着能源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应用传感器、服务器的数量以及传输网络规模大幅增加,如何保障其安全、可靠、稳定、高效、低碳运行是一个挑战。三是能源与数字不可逾越的技术鸿沟问题,懂能源的技术人才不擅长数字技术,掌握数字技术的人才不了解能源,从而为后期的长足发展形成了巨大挑战。

对应的建议:一要进一步做好能源领域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建设。二要强化技术创新,加速数字领域关键技术和低碳技术攻关。三要大力培养融合型人才,从学校、企业等各方加速人才培养。四要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和规模化应用,加强国际合作,携手推动未来能源发展。

编 辑:路金娣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