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可穿戴设备的“跨界”神器!奥迪威压电气泵:打造高精度的“腕上血压计”

2023年12月26日 16:48  CCTIME飞象网  

“跨界”新机遇

2023年,可穿戴设备迎来跨界新机遇,其被正式列入2023年《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血压测量及高血压诊断流程,高精度的“腕上血压计”随即成为智能穿戴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市面上符合国际标准血压检测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主要通过微型气泵、气囊等结构加压,实现精准可靠的血压测量。

微型压电气泵

微型气泵是新型流体泵,采用微流控技术原理以实现流体的精准控制。随着近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微型泵呈现出高背压、大流量;小型化、低能耗和高精度输出的发展趋势。当前,微型气泵有多种结构形态和驱动方式,其中微型压电气泵由于结构简单、性能优势突出而备受关注,它能将传统泵的驱动源部分、传动部分及泵体三者合为一体,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响应快;应用超声波技术,低噪声、无电磁干扰,低能耗;驱动电压低,且可根据施加电压或频率控制输出微小流量和精准气压;输出力矩大等。

(微型压电气泵工作原理)

微型压电气泵由压电振子、泵阀和泵体组成,内无电动机,无旋转部件,压电振子为其动力驱动源,在交流电驱动下,压电振子在电场作用下径向缩短或伸长,同时带动弹性基片弯曲变形,从而改变泵腔的体积。压电振子正向弯曲(即压电振子伸长)时,泵腔容积增大,腔内压力减小,气体流入泵腔;当压电振子反向弯曲(即压电振子收缩)时,泵腔容积减小,腔内压力增大,气体被挤出泵腔,从而形成平缓的连续不断的气体定向流动。

作为一家深耕超声波技术二十多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奥迪威已有量产第一代微型压电气泵及微型压电风扇等相关技术的丰富经验。近期,奥迪威再次成功攻克各种技术难题,研发出一款集超声波频段、具有大流量输出和高压力负载于一体的新一代微型压电气泵。

超声波频段,低噪音

微型压电气泵谐振频率为24.5±2KHz(>20 kHz),属于超声波频段,超出人耳听觉范围,噪音低至40dB以下,即使在深夜穿戴该产品启动智能检测也不影响他人休息。产品不易受电磁干扰,性能稳定;其压电振子韧性好、抗断裂性能好、抗氧化性能强,可靠性高。

大流量输出,高压力负载

微型压电气泵内无电动机,无旋转部件,结构简单,只需调节驱动电压或频率即可控制出风量,响应快。如驱动电压增大,气压大,则流量大,反之亦然。从以下P-Q特性图表可知,受压电振子径向振动大的特性影响,产品输出流量大,且在40 kPa压力负荷下,气体流量仍能保持正向输出。

低功耗,提高整机续航能力

市面上部分品牌智能手表的续航能力并未达到消费者的要求,使用微型压电气泵将有效改善整机的续航能力。微型压电气泵以高性能压电振子为驱动源,机电转换率高,产品驱动电压低,功耗低至1.5w,有效提高整机续航能力,是智能穿戴监测血压的不二之选。

小型化、轻量化

微型压电气泵体积小(尺寸:21x19x3.2mm,不含气嘴),重量轻(重量:3.5g),符合智能穿戴设备小型化、轻量化技术发展需求。产品内部没有传统马达、传动轴等复杂结构,不受摩擦磨损和粘滞效应影响,扬程高,不泻压,耐用性强和可靠性高。

快速降压,用户体验更佳

经实验检测,微型压电气泵连接100CC容器,由260mmHg下降至15mmHg的时间≤10s,用户在使用装配该产品的可穿戴设备检测血压结束后能快速解除压力约束,体验更佳。

应用广泛

1、医疗行业

在医疗领域,微型压电气泵利用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特性,可用于微量缓释药剂的释放,包括胰岛素或癌症镇痛等药物。

此外,在负压吸附领域,如烧伤科、医美或妇产科治疗中,微型压电气泵可以用于制造轻薄的电子敷料,通过其出风量调节简单的特性将气压实现均匀压力在皮肤上,抽出积液,促进伤口愈合。

2、消费电子行业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微型压电气泵在微观散热领域也具有先发优势,可用作散热器,为游戏型、设计型电脑的芯片、LED和PCB等电子器件散热。

3、化工行业

微型压电气泵可用于燃料电池、芯片集成冷却、微流控系统、微喷射系统、生化检测、减阻控制等领域。

Canalys发布的《2023 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重点市场厂商排名》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全球智能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达到 5100 万台,市场从第二季度的复苏转为平稳向上趋势发展。数据预测,2026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500亿美元,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前景可期。此外,《“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重点提出研发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设备和其他生理参数检测设备,发展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等健康监测产品。乘着市场、政策两大“东风”,可穿戴设备企业“跨界”养老医疗行业正当时!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