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XR产业迎来新时代发展,苹果/三星/微美全息持续培育创新土壤抢占“黄金赛道”

2023年12月5日 16:25  CCTIME飞象网  

在今年的WWDC上,苹果(AAPL.US)带来了一款重磅的One More Thing—Apple?Vision?Pro,旨在将数字内容与物理空间无缝融合。

Apple?Vision?Pro的起售价为3499美元,最初计划于明年1月推出,如今,该头显上市时间有可能在明年3月。

彭博社知名爆料人马克·格尔曼在最新“Power On”时事通讯写道,苹果正在处理Vision Pro相关重要任务,最终的设备测试也在进行,据称,苹果还在制定Vision Pro销售计划。

三星XR眼镜“Samsung Glasses”现身

11 月 22 日消息,三星(SSNGY.US)计划明年下半年发布一款 XR 头显设备,代号为“Infinite”,并计划在明年年底前上市发售。而根据知情人士消息,这款 XR 头显商标已经现身数据库,名为“Samsung Glasses”。

三星最初计划在今年年初就开始其 XR 头戴设备的量产,但在了解到苹果 Vision Pro 的规格后,三星认为需要对其 XR 头戴设备进行全面的调整,以提高竞争力,因此延期至明年发售。

另根据韩媒报道,积极拥抱XR、元宇宙的三星还在积极招揽来自微软和Meta等的XR人才,旨在构建一个以三星为中心的XR生态系统。

XR行业需要一款“iPhone”

目前,XR技术在教育、医疗、游戏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回过头看,从VR元年,到元宇宙概念的火热,XR(VR/AR/MR)行业的发展有过高潮,有过低谷,而行业内急需要一个品牌和一款产品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和方向。

同时,XR市场判断成熟并非只看硬件部件技术是否成熟决定,软件生态是否完善是留住用户的关键。它的体验和内容生态的建设对于行业内将会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吸引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对于目前XR内容生态和体验产生正向的影响。

XR和各个行业的交集已越来越深,消费级更成为行业重点拓展的方向,在XR设备的服务与体验上,全球多家厂商仍在积极持续探索。像Meta(META.US)、微美全息(WIMI.US)等有雄心壮志的厂商,近年来研发各类XR关键技术和组件新兴创业项目,做专利和技术储备。

Meta将研发AR眼镜专用芯片

Meta(META.US)一直希望仿效苹果,在XR头显领域实现全栈自主自立,比如芯片。但所述愿景屡屡受挫。前不久,Meta和联发科宣布将携手研发用于AR眼镜的芯片产品。Meta表示AR眼镜需要高性能、低功耗、低延迟和紧凑的设计,所以“需要开发全新的芯片”,而联发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合作伙伴”。

不过,双方并没有透露进一步的细节,包括时间和功能等等,只是表示搭载联发科芯片的AR眼镜将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与大家见面。但根据媒体早前的消息,Meta的首款AR眼镜预计会在2027年发布。

微美全息5G+XR开拓产业新空间

据了解,微美全息(WIMI.US)以具有行业前瞻洞察的“航行者”为视角,数年来专注耕耘VR/AR、AI、5G、元宇宙、大数据、数字经济等科技与互联网前沿领域,全方位呈现科技前沿成果,不断探讨新科技、新商业、新模式的未来价值,将携手合作伙伴共赴剧变革新下的XR破冰之旅!

事实上,微美全息通过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在XR视觉呈现上支持多种先进图形技术,如AI、裸眼3D、超分辨率渲染等,可大幅提升VR/MR的视觉效果,支持更细致灵敏的用户交互,使虚拟场景与现实空间无缝结合。

此外,微美全息基于5G+XR等多项创新数字技术,打造出体育性、竞技性、策略性的数实融合解决方案及体育赛事应用,增强用户虚拟体验中的现实感。体现新时代技术与人类智力完美结合的体育竞技新模式,彰显出新时代竞技体育科技项目的独特魅力。

XR市场前景广阔,微美全息推动XR技术取得进一步突破,全面打造“XR+文旅”新场景,为游客提供以文旅数字化内容为核心,集合参与性、互动性、教育性、娱乐性等特征的特色文化和旅游体验。业内分析认为,微美全息凭借自身实力,通过5G+XR加速行业创新,未来有望凭借技术实力继续领先。

写在结尾 

XR技术正处在快速演进阶段,各开发者和厂商提供强大支持,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更多思路和方向,有助于加速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推动XR向消费市场渗透。另外不管怎么说,XR行业的发展依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沉淀,它有着很多可能性,很多想象中的东西正在逐步走进我们的现实,再次改变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