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也是认真对待人工智能的时代!

2023年4月14日 15:26  人民邮电报  作 者:李跇 赵乐瑄 吴皓琨

可以聊天、解题、写诗、作画的人工智能,从银幕走向现实生活似乎比人们预计的要快。其在部分领域表现出可与人类匹敌甚至超越人类的能力。自ChatGPT面世以来,AI行业再度被引爆,AI大模型作为新一代颠覆性技术同时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头部厂商与创业者纷纷涌入,备受业界瞩目与市场追捧。

不过,Meta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杨立昆(Yann Le Cun)4月12日在法国电台的一个公开访谈节目中,详细回答了他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看法。Le Cun认为,ChatGPT是一个很好的产品,但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而言,这根本不是革命性的技术。Le Cun称AI聊天机器人仍然“非常肤浅”,因为它的知识结构只存在于“大量的文本库中”,缺乏对现实物理世界的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类AI系统对现实世界的了解比你家的猫少得多。”他说。

透过时间线我们看到,人工智能领域大动态的更新频率在短时间内似乎实现指数级上升。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当下各界对人工智能的聚焦与期待逐渐回归理性。毫无疑问,这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但同样也是我们认真对待“人工智能时代来了”这件事的时代。

1956年

人工智能概念提出。

2012年

深度学习元年,AlexNet模型问世。

2015年

机器识别图像的准确率首次超过人(错误率低于4%);同年,OpenAI成立。

2017年

Google Brain团队提出Transformer架构,奠定了大模型领域的主流算法基础。

2018年

GPT-1发布,首次将Transformer与无监督的预训练技术相结合。

2019年

微软开始与OpenAI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20年

GPT-3发布,模型参数量为1750亿。

2022年11月

OpenAI正式推出对话交互式的ChatGPT。相比于GPT-3,ChatGPT引入了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技术以及奖励机制。发布后短短5天,注册用户数就超过100万;60天后月活跃用户超过1亿人。

2023年2月

微软宣布数十亿美元投资OpenAI公司,后者估值高达290亿美元,创下AIGC行业单笔融资新高。

2023年3月

OpenAI正式推出GPT-4,其成为目前较先进的多模态大模型。GPT-4主要在识别理解能力、创作写作能力、处理文本量以及自定义身份属性迭代方面取得进展。

风风火火百十来天,AI圈子大变样!

2022年3月,AI绘画工具Midjourney发布。同年8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的一场艺术比赛中,一名游戏设计师用该工具“创作”的《太空歌剧院》拔得头筹。Midjourney借此一战成名,成为多领域热议话题。一段时间以来,随着ChatGPT火爆市场,大众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程度不断提升,众多投资涌入人工智能行业,一时间,ChatGPT以及相关产业站在了投资风口,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22年11月以来,人工智能这辆“跑车”似乎开上了“高速公路”。据中国证券网消息,4月12日,动作频繁的微软又宣布开源Deep Speed Chat,可帮助用户轻松训练类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Deep Speed Chat基于微软Deep Speed深度学习优化库开发,具备训练、强化推理等功能,使用RLHF(人工反馈机制的强化学习)技术,可将训练速度提升15倍以上,并大幅降低成本。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推陈出新的迭代效率着实令人惊叹。

生成式AI不仅变得更快、更便宜,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比人类手工创造的更好。从社交媒体到游戏,从广告到建筑,从编码到平面设计,从产品设计到法律,从市场营销到销售,每一个需要人类创作原创作品的行业都需要进行改造。某些功能可能被生成式AI完全取代,而其他功能更有可能从人机之间紧密的迭代创新周期中实现蓬勃发展,但生成式AI应该会在广泛的终端市场上解锁更好、更快、更便宜的创造。人们期待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创造和知识工作的边际成本降至零,从而产生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价值,以及相应的市值。

热度归热度,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引爆市场与舆论的背后,我们需要讨论一个话题——应该怎样看待AI以及应该怎样与AI相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与AI相处有几点需要关注:一是尽可能触及它的知识死角,也就是要将其陷入知识绝境,这种情况意味着你已经触达3000亿条知识边界;二是通过感知其逻辑断链的触发模式,我们在交互中需要在Prompt的帮助下,尽可能维持逻辑链条,这样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内容和创意;三是在交互过程中尽可能驯化其功能,让它按我们所想输出我们需要的内容,“言出法随、境由心生、所思所得”是我们想要的,也是AI的主要进化方向;四是在交互过程中发现其伦理和价值观偏见,以及事实谬误,从而用社会训练的方式纳入批判和治理的轨道;五是学会提问和提示,你强则AI越强,AI越强且你善于学习,则你也可能具有超级能力,ChatGPT已经跨越了智障阶段,进入了情感陪伴和智力共生阶段,也就是其能力涌现既来自其自身的海量规模,也来自社会训练。

为什么有人开始抵制ChatGPT了?

突然,有人开始抵制ChatGPT了。近日,由马斯克、图灵奖得主Bengio等千人联名的“暂停高级AI研发”公开信,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立即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少六个月,理由是这种系统对社会和人类构成潜在风险,其签名人数已上升至9000多人。他们认为,具有与人类竞争智能的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对社会和人类构成潜在的风险。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启动不同程度的调查工作。目前,人工智能系统的产出者正在陷入各种竞争和加速,但没有人(包括它们的创造者)能理解、预测或可靠地控制这些系统,这有可能对人类社会带来不可预计的影响。

如此看来,人工智能发展正步入十字路口。在各种针对人工智能思辨的当下,人们开始疑惑:手推磨带来封建主义,蒸汽磨带来资本主义,“人工智能磨”又会带来什么?

与其说抵制ChatGPT,不如说是我们下意识抗拒着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发展的某种不确定性。

一个事实是,在人类百万年的进化史中,对于未来的忧虑被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血脉里。而正是这份心底最真挚的情绪,推动着人类不断进步。250万年前,因为害怕饥饿与寒冷,我们学会了生火;1000年前,因为恐惧远处的敌人,我们学会了制造火药;60多年前,因为担心信息闭塞,我们利用互联网穿梭于世界各地。

今天,我们在充斥着对于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尝试着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诸多痛点,而且似乎成功了。

ChatGPT、文心一 言、Midjourney等在顷刻间解决学生冥思苦想一礼拜的难题;在毫秒间找出程序员冥思苦想许久的程序漏洞;在须臾间帮助人类画师完成梦寐以求的大作……

技术进步是面对社会发展不确定性时寻求确定性的路径:我们学会生火是源自对黑暗角落的好奇,用火药的是那些一往无前的勇士,发明互联网是源于我们对连接起全世界的宏伟梦想。接下来,想必我们也能学会善于利用人工智能,为当前这场波及全球的人工智能之争找到一个明晰的答案,因为我们深信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才是技术进步的最大动力。

最后,为什么有人开始抵制ChatGPT了?人工智能这样想:

“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抵制可能源于对新技术的恐惧。人们可能担心新技术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使人们感到压力和不适应。此外,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抵制也可能源于对技术风险的担忧。任何技术都有风险,人工智能也不例外。这种担忧可能导致人们对人工智能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医疗水平、改善教育质量等。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人们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人们需要在保护人类利益和尊严的同时,积极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生成式AI服务管理司法动作来了!

一面是各大科技巨头抢夺新型领地,一面是社会各界提出多方面的恐慌与担忧;一方热情高涨,敞开 怀抱迎接新兴科技,一方呼吁降温,甚至关闭大门封杀抵制……自ChatGPT打开 AI新大门以来,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话题乃至争论便愈加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

经过国内外长时间以来的体验,AIGC许多潜藏的风险被不断暴露出来,它们与每个人都休戚相关,不容忽视。因此,国家立法出手了!4月11日,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国家网信办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明确适用对象为研发、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面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众提供服务者。

人们所担忧的风险问题,实际上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隐私安全问题、技术滥用问题以及知识产权和他人权益问题。《办法》中针对这三类问题都做了初步规定,并明确了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例如,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尊重社会公德、公序良俗;提供者应当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预训练数据、优化训练数据来源的合法性负责;提供者应当明确并公开其服务的适用人群、场合、用途,采取适当措施防范用户过分依赖或沉迷于生成内容;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等。

除了我国,世界各国对于AIGC的监管也都在路上。与《办法》发布同一时间,4月11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拜登政府已经开始研究是否需要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实行检查。美国商务部也就相关问责措施正式公开征求意见,包括新人工智能模型在发布前是否应经过认证程序等。美国商务部下属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正在就企业和监管机构如何合作进行调研,以此为基础,建立人工智能模型可信度、合法性和道德准则相关的审查制度。欧盟2021年就已经提出《人工智能法案》条例草案,去年12月6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人工智能法案》的共同立场,旨在确保投放到欧盟市场并在欧盟范围内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统是安全的。

要发展,也要安全。通过《办法》可以看出,国家立法的出手并不意味着压制、限制。相反,秉承发展的主基调,划定责任主体、制定行业底线、明确法律后果,才是我国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健康发展点起的最亮绿灯。正如《办法》中说到的——国家支持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推广应用、国际合作,鼓励优先采用安全可信的软件、工具、计算和数据资源。

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落地和应用场景拓展的趋势不断明晰的当下,法律的监管必须跟上。《办法》的推出坚定了我国未来走好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之路的决心。对于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而言,相信只要动作在底线之上,便能获得支持,大有可为。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