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200亿投资,实际对行业的影响较小。
1月10日晚,新凤鸣公告拟以200亿投资建设新材料项目,预计年产 250 万吨差别化聚酯纤维材料、10 万吨聚酯膜材料。
新凤鸣表示,在目前聚酯纤维行业供需边际底部改善的阶段,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聚酯纤维消费有望持续向好,公司将着重在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方面下工夫。此次投资为进一步强化洲泉基地产业集群和生产力量,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竞争力,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股价跌停为哪般?
不过市场对该事件的反应却截然相反。1月11日开盘,新凤鸣股价跌停,板块中另一龙头桐昆股份跌幅也超9%。
对于市场的过度反应,不少投资者颇为诧异。实际上,该项目处于前期规划阶段,未进入具体筹划期,具体项目的能评、环评、可研报告等均未批复落实,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实际对行业的影响较小。并且公告显示,该项目一期投资约 35 亿元,建设周期为3 年,建设 25 万吨/年聚酯生产装置、40 万吨/年聚酯生产装置(差别化纤维产品)1 套,二期投资尚未规划。
华创证券认为,此次公司扩产的投产节奏主要在25年之后,并不影响近两年的供需格局,不改中期长丝景气预期。中泰证券同样指出,从投产节奏上看,公司产能投放节奏符合行业惯性增速,不会对市场供需格局带来较大冲击。此外,从产品结构上看,公司进一步优化调整内部布局,赋能远期成长。
对于市场担忧融资的问题,新凤鸣表示,此次投资以自筹资金为主,同时结合银行贷款,控制资产负债率保持在68%以内。公司每年30亿+的净现金流水平,能够满足资本开支需求。
对于市场的反应,有分析人士指出,实质上,“250万吨、10万吨、200亿元”是公司拿下燃煤指标后签订的框架协议,只有一期65万吨有明确的时间计划表,其中首套25万吨或将在2025H1投放,第二套40万吨或在2025H2投放。剩余的产能均无明确产品安排/时间表,是公司未来5-10年的储备,释放节奏仍由公司主导。
新凤鸣股价在12月份逆市录得17%的涨幅,市场资金取得了超额收益。当前市场情绪脆弱,再加上当天市场风格从周期防守板块往科技、消费、光伏回流,资金获利了结,导致极端下跌,属于市场过度反应。
1月12日,新凤鸣股价开盘后开始修复,最高涨幅2.2%,截止午间收盘,公司股价收涨1.67%。
涤纶长丝景气度回升预期仍在
新凤鸣是我国化纤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主要生产 PTA 和聚酯 POY、FDY、DTY、短纤等各类规格差别化产品,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PTA-聚酯-纺丝-加弹”产业链一体化和规模化的经营格局。截至 2023 年 8 月,公司 PTA、涤纶长丝、涤纶短纤产能分别为500、740、120 万吨/年;其中涤纶长丝市场占有率超 12%,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涤纶长丝制造企业之一。
业绩方面,新凤鸣于2023年实现扭亏。据三季报披露,新凤鸣实现营收442亿元,同比增长16.49%;实现归母净利润8.87亿元,同比增长212.19%。
根据Wind,截至1月10日,三大主流长丝品种POY/FDY/DTY的价差分别为1181/1861/2531元/吨,环比23Q4均值分别+2.7%/+3.8%/+1.1%。
当前,供给端,涤纶长丝产能增速有望放缓,供给端压力有望缓和。根据统计,2024年行业新增预计仅3套装置合计91万吨产能。叠加前期萧山大厂装置停车,产能净增速仅0.3%,为近年来最低值。需求端,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国内纺服消费有望持续向好,叠加海外去库周期存结束预期,纺服出口有望迎来边际改善,涤纶长丝终端消费动能有望增强。
随行业整体格局优化,价差中枢或将继续上移。新凤鸣作为国内长丝行业领军企业,有望充分受益涨价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