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iEnglish:人工智能激发学习兴趣,推动个性化学习

2024年1月16日 10:51  CCTIME飞象网  

近日,教育部公布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公示名单,全国共184所中小学入选。早在2023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便已提到,遴选一批富有特色的高水平科学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中小学基地,以促进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深入实施。

“当前,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已经对教育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广州市政协委员、民盟广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处处长蔡昶文表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公平化的支持,也必将给教育的变革带来新的机遇。

青少年成长和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众多家长和老师关心的问题。或许,这些问题很难有让人们满意的答案,不过在教育领域已广泛普及的人工智能给出了不错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的建立正是对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探索。

人工智能可以针对性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怀有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天生就充满好奇心,愿意探索世界。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AI作为一个稳定的学习伙伴,能够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有趣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而是成为了一种探索和发现的旅程。

iEnglish智能英语学习解决方案技术研发负责人贾先好告诉记者,目前智能学习产品基本上能根据与学生的互动,推送精准的个性化内容,同时具有数据记录、学习评价、实时反馈等功能。“AI则可以将以上能力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除了可以丰富学生画像、识别学习场景、提供更海量的学习资源外,还能覆盖到全学科、全场景以及自主学习的全过程。”

数十万iEnglish智能英语学习解决方案用户在iEnglish的帮助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英语习得路径,实现在英语场景下的无障碍沟通,同时也在iEnglish的帮助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基于强大的数据和算力,AI还可以创建虚拟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模拟真实场景中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实践性,从而彻底告别单调枯燥的传统学习方法。

海豚AI学负责人陈梦沁认为,让学习自然发生,其实就是不要去跟孩子对立,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美好、有意思,降低他的厌恶和畏惧情绪。“AI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给每个孩子提供匹配其学习能力的个性化学习方案,既保护了信心和好奇心,又能让他们真的有所收获。”

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对于教师而言,AI可以协助他们自动批改作业,提供即时的反馈,丰富的教学方式等。这不仅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使他们能够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教学设计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

贾先好认为,AI对教育的影响是直接、多元且长期的。“在学校、家庭等学习场景中,AI不仅能部分替代教师、家长的重复性工作,还能催生全新的自主学习产品或应用,甚至诞生新的品类,成为孩子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得力工具。”

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设立,促使人工智能真正、全方位走进学校,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推动教育模式的深度变革。无论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探索,还是教师的教育方式创新,都将在这里找到属于它们的舞台。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成功将成为教育领域的一股强大推动力,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