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第二十届人民匠心奖揭晓 AMIRO觅光荣获“匠心产品奖”

2024年1月4日 14:18  CCTIME飞象网  

匠心聚,百业兴。近日,由人民网主办2023年人民财经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相关部委领导、财经领域权威专家、知名企业负责人、主流媒体齐聚一堂,为2024年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建言献策。会上,第二十届人民匠心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深圳市宗匠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AMIRO觅光历经严苛评定与层层筛选,荣获人民匠心产品奖殊荣,成为中国“匠心产品”新标杆。

此次AMIRO觅光获奖,印证了业内专家、行业媒体和广大用户对品牌及其产品的普遍认可,亦是AMIRO觅光深刻洞悉用户需求,深度融合光电科技和精准医学,以学科融合驱动产品创新和体验升级,不断探索护肤领域的前沿应用,引领精准护肤新趋势的正向结果。

据悉,第二十届人民匠心奖是由国家级媒体人民网发起的重磅评选活动,从2023年10月正式启动,征集了2023年度各行业、各领域优质的产品、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经“报名征集”“案例初评”“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多个环节,最终评选出人民匠心飞跃奖、人民匠心服务奖、人民匠心技术奖、人民匠心产品奖、人民匠心品牌奖五大奖项。

其中,“匠心产品奖”重点关注2023年度在质量水平建设与管理提升、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安全与绿色环保、市场推广表现、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卓越成绩的优秀产品。AMIRO觅光作为获奖榜单中唯一家用美容仪品牌,凭借在产品技术创新实力及优质的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一举摘得“人民匠心产品奖”,成为行业标杆。 此次获奖绝非偶然,在AMIRO觅光的“爆款”产品中,处处可见其将不断创新的匠心精神。

如觅光胶原炮第二代,针对东方人面中部易衰老的肌肤问题,开拓骨相抗老新思路,联合面中部大师宋为民共创大师模式,基于东方骨相定位面中5大韧带支撑点,强化面中抗衰效果;联合华测检测采集千位女性的面部皮肤阻抗数据,制定了分区能量标准,创新四色分区面膜实现能量分区精准释放;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智慧光电联合研发中心研制出48极黄金点阵射频技术,让能量更深入、更均匀。此外,针对敏肌人群的抗衰需求,产品还推出了“敏肌模式”,首创低温动能射频,结合微电流和蓝光,温和修复皮肤屏障,让敏肌也能安心抗衰。

觅光胶原炮第二代仅是AMIRO觅光在产品创新实力的缩影。在品牌发展初期,AMIRO觅光就将自己定位为“科技公司”,将创新基因融于发展血脉,筹建了光电科技、数字传感、透皮递送三大内部实验室,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分别成立联合实验室,形成“3+4”科研链条,并与中大八院、成都二院等大型三甲医院及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展开多中心的、多人群、多场景的人体功效临床试验,以循证医学验证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夯实研发底座,铺就“精准护肤”进阶之路。

在产学研医的深度融合中,AMIRO觅光也积极推动研究成果成实验室到市场,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如觅光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实验室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发布了国内光电抗衰领域首篇射频技术方向研究论文,深入研究射频电极几何排布方式和能量关系,并将该研究成果运用于觅光胶原炮第二代产品中。作为精准护肤行业的先行者,AMIRO觅光还联合广东省化妆品学会,先后牵头制定国内首个美容仪配套面膜团标——《适用于射频仪使用的面膜通则》和《适用于配合射频、微电流类家用美容仪的精华通则》等团体标准,推动精准护肤行业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得益于坚定技术的探索和研发投入,AMIRO觅光持续强化自身在医疗科技、光电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积淀,不断实现产品的颠覆性创新,截至目前,AMIRO觅光累计申请专利532个,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89个,打造了射频美容仪、光疗面罩、脱毛仪、智能化妆镜等多个科技护肤产品线,覆盖从美容到美体再到美妆多元场景,构建科学护肤体系,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精准护肤需求。

此次AMIRO觅光获“匠心产品奖”,无疑是行业对AMIRO觅光创新产品及过硬的品牌实力的充分肯定。未来,AMIRO觅光也将持续探索科学边界,通过多学科的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医疗科技及光电技术在护肤领域创新及应用落地,以匠心造产品,打通从肌肤问题检测到精准解决肌肤问题的肌肤管理全链路,将科学技术真正从实验室带入生活场景,让每个人自在体验生命之美,为业界树立起“匠心”标杆。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